□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張麗紅
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知識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從實踐來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數學教學工作者加以重視,積極探尋有效的應對措施,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不同于小學教育中的其他學科,數學課程偏重于理科,體現出了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薄弱,而信息技術運用融入了多種教學形式,比如圖片、小視頻、動畫、音頻等,使原本抽象的知識,以具體而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方面的強烈刺激,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面對相同的數學知識內容,不同的學生在理解上和掌握上也是不盡相同的,特別是在一些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方面,差異相當明顯。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以多樣化的方式講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幫助學生真正地投入數學學習中。
要想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師生關系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灌輸,師生互動較少。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使教學更具靈活性,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差異,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必然會影響到數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教師可以對班級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性的教學設計,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相應的數學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都開始了校園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基礎教育中,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然而在一些偏遠的西部發展落后的地區,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比較落后。比如,校園網絡不穩定、校園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不完善等,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教學能力,然而在信息技術應用上,卻顯得力不從心,不能熟練地操作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遇到一些技術上問題會束手無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的順利發展。
在小學教育發展過程中,一些學校重視硬件設施建設,而較少投入學校的信息化資源等“軟”建設,從而制約了學校的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實效。
信息技術的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教學優勢,切實促進了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形式化地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從而對信息技術產生了重度依賴。信息技術對教學確實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并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適合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教師要依據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推動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想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就要注重認真地篩選并合理地運用網絡教學資料。將一些高質量的資源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料,而且可以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另外,在查找網絡教學資源時,教師要選擇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素材,以有效拓展和鞏固學生的數學學習。只有將高質量的教學資料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才能發揮信息技術最大的價值,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時,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決不能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比如,一些能讓學生用手和腦進行操作的內容,就不要刻意追求信息技術的使用,在一節課中,如果過多地使用圖片、視頻等形式,長此以往,小學生會失去新鮮感,反而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出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有助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眾所周知,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動畫、圖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建出一些相關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枯燥、抽象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各種情境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不能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發揮信息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得有趣、輕松、生動,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樂趣,課堂教學質量自然會得到較大的提高。比如在“長方體的認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點、線的閃爍,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讓學生認識長方體各部分名稱。之后可以把長方體的實物去掉,抽象出平面圖,讓學生嘗試說出長方體各部分名稱。這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也完成了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再通過面、棱的移動,重新拼合成長方體,同時再配以聲音和色彩,以得出長方體的學習結論“面對面的面積相等,相對棱的長度相等”,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知識。
在信息化時代,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并將其與實際教學相融合,充分發揮其優勢,通過探索多種途徑,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