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 李琳
少年階段的學生在思想和價值上面已經有了初步的形成,有自身的判斷能力和想法,但是很多的學生仍然存在說臟話、亂扔垃圾、行為舉止不夠文明等現象,對學生文明素養的培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文明舉止不規范嚴重性和危害性,沒有主動改善自身行為的意識。
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是課堂,但是有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沒有做到遵守課堂紀律,并且不能集中精力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很多學生在上課期間會出現聊天、吃東西等情況,對課堂紀律不以為然,下課期間或者在生活中遇到教師,沒有做到積極、主動地跟教師打招呼,這不僅體現出小學在行為上的缺失,也明確了小學學生在基本禮貌上的缺失。
作為學生,在學校要能遵守課堂紀律、尊重教師,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能遵守交通規則、禮貌待人。但目前學生普遍存在漠視公共秩序的情況,不能良好地遵守交通規則,公共場合常常忽視他人的感受自說自話、大聲喧嘩的現狀,給他人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至影響了學校風氣和學習的氛圍。學生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沒有自己進行嚴格的要求,在公共場合沒有做到有效的遵守規則,不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與發展。
當前,大部分學生在文明禮儀上面都存在認知偏差,沒有用良好的態度對待文明禮儀和自己的行為。很多學生都存在攀比心理、追求時尚,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和網絡信息的影響較大,將粗俗和不文明的行為當作是自身特征的體現,還有學生明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仍然隨波逐流,無法做到對自身行為的有效約束。一部分的學生由于思想認識不夠正確,經常對文明語言及禮儀方面的問題持有輕視的態度,將文明禮儀認為是多余的行為和不必要的行為,忽視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文明禮儀作為我們行為和言談舉止的直接體現,需要學生能有較強的意識在生活和學習中做到充分的體現和執行,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但是在目前,很多學生都對禮節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較強的禮節意識。對少年文明禮儀的形成,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于學生文明禮儀的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意識,從而實現學生文明禮儀素養的有效提升。
很多學生在文明禮儀的認識上存在的問題主要來自家庭教育。父母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在家庭教育上沒有做到對行為禮儀的正確認識,會直接對學生造成影響。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家長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學生文明禮儀方面的培養和提升,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好孩子,針對學生道德品質以及文明舉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沒有正確的認識,從而也沒有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文明教育,影響了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
很多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時,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不僅使學生對家長的行為和教育不認同,還會導致學生在文明禮儀方面的意識不夠強,甚至出現了認知偏差。同時,家庭中還存在父母和長輩對孩子過于溺愛,滿足孩子在家中提出的任何要求的情況,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會導致孩子在行為和價值觀上存在一定的誤解。同時,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不文明行為,家長沒有做到及時的制止和糾正,也導致學生在長過程中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
家長自我行為存在過失。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沒有做到有效傳輸正能量,在孩子面前經常會表現出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自身的行為舉止和言談也不夠正確,直接對孩子造成了情緒和行為上的影響。如若家長不能以良好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約束自己,經常在學生面前展示較為負面的情緒,就會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和習慣,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在增強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通過自我進行文明禮儀方面的教育,以學生的內動力推動其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規范的學習。學生在自身文明禮儀教育的過程中,要夠積極、主動地了解正確的文明禮儀方法和知識,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嚴格地要求和規范自己,改正不良行為,轉變錯誤理念,實現對文明禮儀的自我教育。
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需要在日常的教育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禮儀教育的持續性,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接受相應的文明禮儀教育,逐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在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為學生營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才能提高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增強學生文明行為,讓學生能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提高文明禮儀素養。因此,學生家長必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生活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過程中,家長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家長作為學生的父母,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標桿,家長要嚴格要求自身,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做到嚴格地要求自己,提高禮儀素養,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從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能在家長的影響下實現文明禮儀的提升。
在少年文明禮儀培養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家長在文明禮儀和行為規范上做到嚴格的要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提高學生的行為規范,讓學生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