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越發深入,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走入到各階段的教育單位中,也逐漸走入到了學生的課堂中 ,在小學課堂引入信息技術,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顯而易見的作用和影響。所以信息技術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內容便更加多姿多彩,課堂也會活力四射。促使學生能夠從德智體美勞出發形成全面發展。同時,這也符合核心素養的基本教學理念。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核心素養
引言:
目前,信息技術教育在小學教學課堂上已經很常見了,并且其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階段強有力的新型教學手段。此外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也都會開設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而擁有信息素養的人才一直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核心。雖然我國在信息課程教育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完善,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還不夠,但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在為進步和完善信息技術課程給予充分的幫助。同時,小學教育教學也正向著時代的趨勢發展,將信息技術與學生核心素養有效融合,能夠直接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改正弊端,落實核心素養的理念。
一、運用信息技術培育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意義
在小學英語課程當中,則要求著學生需要全方面的掌握英語知識點,對于英語知識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應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應試的目標上。這種對于學生的養成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發展,不僅對于學生應對考試,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更加穩固的知識基礎,在社會實踐中,能夠更加具有實踐意義,使學生能夠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而在教育不斷改革的背景下,英語也需要轉變教學思路,比如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理解語篇內容中的陌生單詞,以及一些新穎的語法,固定組合還有長難句具有很好的輔導作用,教師應改變以往應試角度的教學態度,改變信息技術結合實踐教學思路,這對于學生開發英語學習興趣、進一步掌握已學的知識內容、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拓展新的知識點、了解外來文化知識、提高對于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及綜合素養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提高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較大的困難和阻礙源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及認知能力差。而信息技術的引入則能夠實現教學過程的回放和預習,促使一些優異的學生快速預習下一單元的內容,也能夠讓基礎差的學生鞏固知識點,讓學生自己掌握教學進度,能夠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教授新知識的同時,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例如在教授語法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一體機上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趣味動畫學習視頻,開拓學生思維以促進學生理解知識。
同時注意在授課時,教師一定要隨時為學生講解,讓學生能跟得上教師的思路。所以針對這一類知識點,教師們完全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教學,做到轉換自然。另外還有就是要注意課堂互動,最好隔一段時間就設計好一個問題,以加深學生理解。也可以在課前將自己上課的內容以多媒體信息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上,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下提高學習效率。
2、結合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游戲中學習,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更深受小學階段學生的喜愛。而小學英語的課程教學正適用于這種在游戲中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有趣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孩子感受英語游戲的快樂,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更有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教小朋友可以通過認讀各種顏色的字母卡片熟悉26個字母的發音以及寫法。同時生動有趣的圖片激發小朋友認讀英語單詞的興趣,豐富的色彩設計讓小朋友樂于挑戰拼寫,全方面提升學習英語的能力
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合理編排有趣的英語游戲教學小活動,提升、彰顯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核心素養。
3教師要把握教材內涵,落實核心素養
為了讓老師們更好地把握教材內涵,更加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落實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師組可以開展教材培訓活動。對英語1-6年級的教材進行全面解析,并結合課堂實際給出好的教學建議。然后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和不同模塊的特點進行深入解讀,對教材知識點進行詳細梳理,闡明重點該如何呈現,難點該如何突破,抽象的知識如何變得具有可操作性。積極思考,就教學中存疑的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活動的開展,讓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進一步提高認識,更加清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和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英語教師將積極實踐創新,讓更多的美好在英語課堂里出現。
結論:
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養成以及閱讀能力的拓展具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將信息技術更好的運用到小學課程教學當中來,引導學生朝著全面性的發展,從而確保核心素養下的養成。
參考文獻:
[1]蔣鏡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與運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3):156-158.
[2]陳志.核心素養在校園生發[N].中國教育報,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