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摘要:基本樂理課程是音樂專業學習當中的必修課和基礎課,是學生真正學好音樂的保障。中職學生生源素質相對較低,在音樂學習當中的主要表現就是基礎薄弱,實踐技能不足,再加上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對學習理論不夠努力和用心,所以無法確保課堂內外的音樂教學質量。另外不少音樂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照本宣科的基本理論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欠缺吸引力,無法保證學生對樂理知識的掌握。為了徹底改變當前中職音樂基本樂理教學當中的實際問題,為學生學好音樂奠定基礎,教師要立足實際探索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要求,精心安排音樂教學活動,保證樂理教學的質量,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音樂;基本樂理
一、中職音樂基本樂理教學的意義
基本樂理課程是中職音樂教育的基礎和專業必修課程,雖然該課程是中職學生音樂學習當中的初級課,但是卻影響著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發展和音樂理論的深化掌握。想要把學生帶入音樂世界,就需要先從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積累著手,而中職階段的基本樂理教學就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中職音樂基本樂理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夠夯實學生的音樂理論基礎。從音樂教育系統角度分析,基本樂理是音樂理論體系當中的一部分,是夯實學生理論基礎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基本樂理掌握水平,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音樂表現當中必不可少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把握知識和技巧之間的關聯性,為學生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打下基礎。二是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深造提供保障。對于要進一步學習深造的學生,必須要通過掌握樂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促進音樂綜合素養的發展,為之后學習高難度課程,比如和聲課程、曲式分析課程等等奠定基礎。所以要培養合格人才,進一步豐富音樂人才儲備,體現出中職教育的育人作用,就必須抓好基本樂理教學,完善樂理教學方案。三是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開發和拓展中職學生的音樂,才能與音樂潛能,促進中職學生音樂審美素質的發展。為了提高中職生的音樂審美素養,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先從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著手,也就是從基本樂理教學角度出發,讓學生在不斷增加理論積累的過程中總結審美規律,掌握審美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綜合音樂素質。
二、中職音樂基本樂理教學的實踐措施
(一)全面了解學生,貫徹因材施教
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在音樂學習當中體現的非常明顯不同的學生,對于基本樂理學習的需求各不相同,再加上學生本身的音樂學習基礎、個性特征、喜好特點、思想認識等有著很大的差別,這讓他們對基本樂理的掌握方法有所不同。面對學生的個體表現,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對學生的了解與研究結果運用差別化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做好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安排。例如,對于音樂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把基本理論教學標準作為根本依據,確定教學計劃,并適當增加教學內容的綜合性以及挑戰性,讓學生在進一步夯實基礎的同時學到更多的復調、和聲、編配等知識技能。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必須側重于基礎,在設計練習時,也要從基礎角度出發,逐步掌握基本樂理當中的重點。當然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還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動態化調整,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能力發展層次變化差異化指導的方案,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策略。
(二)重視學科滲透,培養綜合能力
中職音樂基本樂理教學開展的目的是促進復合型音樂人才培養。而復合型人才必然是具備多樣化音樂技能的人才,而不只是掌握其中的某個音樂技能,那么在樂理教學當中就應該把握綜合性的教學要求,采取學科滲透式的教學方法,把樂理教學和其他的音樂技能課程教學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就業競爭力。當下中職生的音樂知識面比較狹窄,能力構成相對單一,欠缺創新、學術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成長成才當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對此,落實學科滲透式教學至關重要,具體來說可以將視唱練耳訓練與基本樂理滲透結合,以便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聽覺審美素質進行培養;把基本樂理教學和鋼琴演奏、和聲審美結合起來,為學生掌握和聲理論和投入和聲訓練創造條件;法聲樂演唱和樂理知識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有感情演唱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并借助這一方式引導學生建立音樂立體思維。
(三)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教學當中,中職音樂教師因為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樂理知識,常常會用機械化的方法要求學生對概念要點進行理解和記憶,很容易扼殺學生的創造力以及主動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更讓學生出現了很強的逆反情緒。在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音樂教師也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引入大量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優質的學習環境當中掌握知識要點。例如,在教學調與調式時,教師不必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而是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專門針對本課的知識要點制作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互動探討當中解決學習難題。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當中開展比賽活動,比一比,誰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記住24個大調,并積極尋找記憶規律,從而產生以賽促教的良好效果。
基本樂理教學是開設音樂專業中職院校的必備課程,想要培養合格的音樂藝術類人才,就必須提高對音樂樂理教學的重視程度,并發揮基本樂理教學對音樂教育的綜合促進作用?;緲防斫虒W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學生的主體參與,以及教師的科學化指導,更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以及優化互動。中職音樂教師要正確把握音樂人才培養需要,客觀分析基本樂理教學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教學當中積累的經驗和技巧,進行教育方案的調整,讓學生在樂理學習當中鞏固音樂素質,為音樂實踐素養的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張鐵成.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理論探析——評《音樂教育的基本概念》[J].教育發展研究,2017(3).
[2] 龔迅.淺談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樂理課程教學框架與教學流程[J].音樂探索,2018(14).
[3] 于丹丹.高校流行音樂專業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的相互滲透探究[J].黃河之聲,2018(20).
[4] 劉江元.多元音樂的基本樂理構建[J].音樂創作,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