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峰
摘要:信息技術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十分廣泛,對教育領域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所以在現代教育工作的開展中,信息技術的提供,設備工具的完善,也凸顯了信息化的作用。所以對于初中地理教學而言,教師也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推動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讓現代教育更加高效開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教學策略
引言:因為信息技術對于教育領域的影響越發深刻,所以教師也要對相關的技術、設備等,進行充分的研究,在應用中,更好地實現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融合的方式、融合的效率等,該如何做才能被學生更好地接受、更好的利用,也需要教師能夠展開多樣化的實踐,從而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創建現代化的地理課堂。
一、輔助教學,化抽象為簡單
在地理教學中,知識的講解需要輔助一定的工具,才能讓學生理解更加到位。如過去,最常用的就是地球儀,學生需要對地球的形狀、地理現象等有直觀的了解,而不只是展開想象。信息技術和工具的利用,可以在地理課堂構建更加直觀的內容,讓地理課堂活動越發生動、有趣,也能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地理學習中,最需要學生建立的一項能力就是讀圖能力。地理知識離不開地圖的展示,而且地圖的種類是非常多樣的,需要學生快速、高效的從地圖中收集信息,解決疑問。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師的講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能力。最基礎的如一些平面地圖,如行政區劃圖、交通干線圖等,能夠針對性的學習圖例和讀圖方法。而且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中,還可以展示一些立體的地圖模式。比如說地形圖,立體的圖形有對比感,可以讓學生直觀的進行觀察,理解什么是盆地,什么是平原,什么是高原。在對比研究的過程中,提升教學效率。另外,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也會了解一些數據,展示圖表,如地區降水量、客流量等,了解對應的自然現象、經濟文化特點等。所以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也可以更好的匯總數據,對比數量關系,便于學生展開更為細致的分析。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是非常便利的。
二、補充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知識儲備
信息化的教學背景,不僅提供了先進的技術,也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谟嬎銠C網絡,教師可以快速收集所需要的教學資源,補充信息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儲備,提升教學質量。
首先,地理知識包含內容非常廣泛,學科教學中,需要帶領學生來探究大自然的奧秘,了解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經濟和文化現象等。為了更好地提升地理的教學效果,打開學生認識世界的視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收集更多的資源,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問題,我們也能夠展示更為細致的內容。如某一地區的地形圖,通過搜集,能夠快速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夠感受這個地球的豐富多彩。因為地理這一學科也是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的,對于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快速收集,補充到教學活動中來,加以講解。另外,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如在“多變的天氣”中,可以展示一些近年來的極端天氣,再展開進一步的講解,學生的理解可能更為充分。所以網絡平臺的利用,可以讓學生打開對世界認知的渠道,研究新鮮的地理現象,掌握第一手資料,這對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結合技術利用,攻克學習難點
在地理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也需要培養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能力,以攻克學習難點,提升學習效果。信息技術的利用就可以很好的輔助教學,將地理知識的相關內容以豐富多樣的情境展示出來,給予學生更多思考、探究的機會,拓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首先,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不僅要了解表面現象,也更抽絲剝繭,從中來發現問題,展開探究。如中國的經濟發展,為什么會有地區差異,這一問題的探究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學習基礎,匯總各個方面的問題,如人口、地形、自然環境等。那么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內容的匯總,補充給學生全面的信息背景,讓學生展開探討。其次,地理教學中也有很多的規律、現象,比如說黃河為什么是黃色的河水,就需要研究整個黃河流域,這是空間跨度非常大的一條河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將黃河的整個流域展示出來,甚至可以結合ar技術,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黃河的壯闊。然后在此基礎上,研究也會簡單很多。因為通過教材文字,有些內容是很難理解透徹的,所以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展示動畫、視頻或圖片等,打破教學禁錮,讓學生更加輕松的攻克學習難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創建更加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相關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所以教師也要能夠積極的探索技術與學科融合的優勢,進行充分的利用,拓展課堂的信息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展開積極的學習。
參考文獻:
[1]趙林.初探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融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3):75-76.
[2]于春英.試論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融合的必要性[J].中華少年,2016(1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