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梅
摘要:自從素質課堂開展以來,小學音樂課堂也被逐漸重視,過去那種被主課老師搶占的現象逐漸減少以至于不會出現,小學音樂教師的重要性又顯現出來了。為了吸引小學生們的興趣,讓他們對音樂感興趣,喜歡音樂課堂,音樂老師們絞盡腦汁、各顯神通,為小學生們營造一節節饒有趣味的音樂課。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教學;措施
引入:
小學音樂趣味教學也就是要讓孩子們學的快樂,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們學習音樂感到快樂呢?本文就這個觀點展開探討,具體探討快樂學習對孩子教育所起的作用以及又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值得音樂教師借鑒和參考。
一、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的重要性
(一)吸引孩子的興趣。小學老師要注意自己面對的群體是思維較簡單且課堂氛圍非常活躍的小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復雜的樂理知識教學結合一些外在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做音樂游戲、音畫結合等方式,同時學習的時候要引導孩子們打拍子,掌握節奏。教師在面對不同曲風的音樂教學上要考慮到小孩子的特點,歡快曲風的歌曲一般教學難度會小一些,對于表達情感悲傷的、復雜的歌曲老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采取適當的形式來引起小學生對歌曲的共鳴,從而達到對歌曲的深層次理解。比如《賽馬》這首歌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上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用水杯、鈴鐺等物品模仿歌曲中馬蹄、馬鞭的聲音,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開發孩子的想象力。一堂有趣的音樂課應該是結合了多種教學形式的,著名的教育學家曾提到過“做中學”,也就是在行動中學習。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音樂課最重要的是“做”,為了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老師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比如一般在音樂課上課前孩子們經過了一個課間休息,有的或許在打鬧,一時間可能靜不下來,老師可以嘗試以“聽兒歌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堂,通過發問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二、增強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性的措施
(一)情境表演。對于某些歌劇的賞析,如果沒有了解到它的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就算一遍遍的聽,也是無法理解歌曲背后的婉轉曲折,只能聽出個大概意思。教師在帶著孩子們賞析一首歌劇時,可以提前把歌曲的寫作背景,即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創作的這首作品、以及作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學生,讓學生私下排練,上課的時候可以分角色扮演。這樣就能大大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能激發每位同學的興趣,此外還能讓學生對作品的賞析理解的更加透徹。
(二)多媒體教學。音樂教學不同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性的學習,它更加注重孩子感官的調動。由于場地和器材限制,教師在教學生識別不同樂器的聲音時不大可能做到將樂器帶到現場親身示范,那么多媒體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教師通過給學生展示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同樣也能調動他們的視覺和聽覺,體會到音樂的魅力。
(三)帶著小朋友排練情景劇。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快樂、活潑的情境氛圍,來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音樂的快樂。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這一經典兒歌時,老師可以請小朋友們進行情境演繹,分別找三位不同的小朋友來扮演“蝸牛”、“葡萄樹”和“黃鸝鳥”,并在他們表演的時候配上歌曲,“蝸牛”小朋友要將蝸牛步履瞞珊,仿佛背著重重的殼的神態和步伐演繹出來;“黃鸝鳥”小朋友要將鳥兒嘰嘰喳喳的嘈雜聲與嘲笑蝸牛的歡快演繹出來,這樣才能將觀眾小朋友帶入到他們表演的情景劇當中。這種方法一方面能讓小學生更加理解這首歌曲的曲調以及在不同地方為何要變調,這是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的;另一方面是情景劇的形式上課能給小朋友帶來許多歡樂,有助于小朋友們愛上音樂課堂。
三、趣味教學對老師的要求
(一)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要比較高。要通過不同形式來進行音樂教學并要求課堂具有趣味性,這是要求老師具備較好的音樂素養的,能將音樂與游戲融會貫通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要因材施教、因利是導。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對不同的孩子要有不用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那種天生五音不全的孩子老師要有耐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對于他們要進行細微的觀察,有一小點的進步也要不吝贊美之詞,鼓勵他們,這樣他們才能燃起學習音樂的信心,甚至愛上音樂。
(三)老師要有強大的控場能力。老師要既能創造歡快、活潑的氛圍,帶著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習,又要有強大的控場能力。就是該松的時候松,該嚴的時候要言,不然整個課堂就是沒有秩序的、會顯得亂糟糟,這樣不僅不能達到設想的效果,還會降低教學質量。而這種能是在教學過程當中逐漸積累而來的,這就需要教師多加學習模仿了。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不能像講解學科知識那樣邏輯嚴謹,課堂氛圍嚴肅,帶有濃厚的理性色彩。而音樂它天生帶有感性色彩,教師要學會利用音樂的鼓點、韻律以及節奏,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如情景教學法、話劇排練法、實物演奏法等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陶冶孩子們的情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廖加驊.音樂審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7
[2]鄭莉.新課程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央播送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1
[3]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
[4]鄭莉新課程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央播送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