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明道小學 丁子珊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常以自我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總是忽略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改變策略,數學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在課堂中搭建一些“生活橋梁”,幫助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降低學習的難度,靈動學生的思維,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變換自己的教學策略,更多地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更全面地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趣味生活情境,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積極地思考探究,使學習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年、月、日”時,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展示幾份年歷,并讓學生觀察這些年歷,從中尋找“月”的內容。學生對教師給出的這些年歷很熟悉,這都是自己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主動觀察思考,尋找其中的奧秘。很快學生發現每年都只有12個月,而且每個月都有它固定的天數,大致是30天或31天,但是二月份天數比較特殊,有的年份里它是28天,有的是29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隨后學生開始進入深入的探究中,這樣的學習過程,比教師單純講解的效果必定好得多。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巧妙地創設生活情境,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
數學課堂中,一些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夠有效簡化數學內容,豐富數學課堂,為數學課堂增添親切感。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具體的學習內容,融入一些生活元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將數學內容簡單化,充分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可能性”時,教師在和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探究學習時,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入生活中常見的骰子,讓學生一起做投擲骰子的游戲,并在游戲中讓學生思考:投擲骰子會出現六個點的情況嗎?會出現七個點的情況嗎?一定會出現怎樣的點數呢?學生帶著問題開始了游戲活動。很快,學生得出可能出現六個點的情況,一定不會出現七個點的情況,一定會出現小于等于六的點數。學生也對“可能性”的知識有了很好的認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巧妙地引入了一些趣味生活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變得主動積極,實現高效數學課堂。
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它們兩者的巧妙結合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能夠充分活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可以思考得更加全面。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動手實踐的活動,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動”起來,在實踐的過程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思考,進一步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比例”時,教師在學生對這一內容有了簡單的認識后,為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你能測量出校園中旗桿的高度嗎?隨后,教師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自去想辦法測量。很快,學生便想到課堂中所學的“比例”這一知識,利用同一時間太陽照射出來的影子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學生互相合作,派一名學生做模特,測量出他的身高以及在某一時刻的影長,再測量出同一時刻旗桿的影長,然后利用比例的知識求出旗桿的高度。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無形中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總之,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搭建生活的橋梁,將數學與生活合理地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掌握數學內容,建構良好的知識體系,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