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小學 王建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家長都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以作文評價為例,學生自評和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能夠從不同角度反映學生作文的問題,能夠提高評價的質量和全面性,有助于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但實際情況卻是,學生本身對自己的習作不自信,對自己的評價能力也不自信,不愿意家長過多干預自己的學習;家長工作繁忙、時間緊張,對于參與學生作文評價興趣缺乏,也覺得自身缺少點評孩子作文的能力;教師想要聯合家長開展多元化評價卻難以得到配合,想要發動學生自己的力量來互評,卻經常遇到學生之間不嚴肅對待對方的作文,隨意評論反而傷害了同學的自尊心和同學之間的感情。這就使在學生作文評價中,教師幾乎成為唯一的評價主體。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的作文點評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書面評改和評語,一種是課堂講評。書面評改和評語能夠留存,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意見進行作文修改;課堂講評能夠通過師生交流,使教師的修改意見更加具體和深化,但在實際教學開展中,兩種評價方式的實施都有很大的阻力。書面評改和評語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卻未必重視,再加上不少小學的班級人數存在較為嚴重的超標情況,教師能夠分配給每個學生的評改時間不多。因此,有的教師開始只評分不寫評語,或者只評改不寫評語,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對教師修改意見的理解。
教師作文評價想要發揮作用,需要具備全面、科學、有針對性等特點。但在實際作文評價中,即使是堅持寫評語的教師也很難做到全面評價學生作文,教師往往在一個階段重視作文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不少教師還存在評語中套話使用過度的問題,難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用心,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失去了對教師評語的關注興趣。還有的教師在評語中缺乏引導內容,學生只能通過評語知道問題所在,卻不知道如何改進,影響書面評語發揮作用。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小學生作文評價的標準過于粗放,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主要依靠主觀感受,比如描寫細致,怎樣算“細致”沒有具體標準劃分;感情真摯,表達到什么程度算“真摯”……這些決定作文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是沒有量化標準的。
教師不能是作文評價中的唯一主體,學生和家長必須參與進來。在初期教師可以每個月請家長參與1~2次學生的作文評價,并留下不少于50字的評語和家長簽字,評語內容無須硬性規定,家長覺得哪部分寫得好、哪部分寫得不好、期望改進方向都可以呈現出來。如果家長沒能完成任務,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明確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都參與作文評價的重要性。如果家長覺得自身水平無法完成評價工作,可以請他們身邊的親戚或朋友代替家長進行評價。隨著家長逐漸習慣于閱讀學生作文并留下評價后,家長參與評價的次數要求可以逐步上升,直到無須教師要求,家長也會主動參與評價。
在學生互評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將學生習作以匿名電子檔的形式打亂分發,為學生布置正確評價手中作文的任務,評價內容主要為作文是否跑題、錯別字、成語典故用錯等,在習作講評課堂上,教師應組織學生在匿名、打亂的基礎上對手中的作文進行評價,對教師出示的范文進行評價,討論出范文優秀之處、待改進之處,探討出范文優秀的原因。通過探討發現優秀范文之所以優秀的原因,能夠引導學生正視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改進。而且匿名的方式能夠避免因為隨意評價或惡作劇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讓學生以更加公正的態度去面對同學的作文。
全面評價對于中年級小學生作文寫作非常重要,不容易讓小學生形成定勢思維,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對書寫表達、段落安排、思想內容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培養學生作文寫作信心的同時,也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雖然進行全面評價會消耗教師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只有教師認真且投入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如果教師偷懶,學生就更難培養出成果。為了提高學生作文的質量,也為了相對減輕教師的評價負擔,教師可以降低學生作文寫作頻率轉而追求每一次作文寫作、修改的質量,一次有質量的創作能夠帶給學生的成果遠超過十次低質量的生搬硬湊。教師在習作講評課堂上,要把握好優點、缺點、改進方向的比例,不能只談其中一項。且在公開批評學生之時要注意把握尺度和方法,不能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公開表揚對學生是一種鼓勵,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公開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和感想,對于羞于在大眾面前講話的學生,教師要盡量用問題去引導,避免課堂時間被大量拖延。
教師進行書面評價和課堂講評過程中,要注意評價用語中的人文性、啟發性和針對性。語文本身帶有很強的人文特性,教師評價過程中要注意體現這一點,注意對學生用典、成語使用、排比等修辭方式使用的點評,增加評價的信服度,也避免評語的空洞。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指出學生的改進方向,并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將啟發思考放在作文改進之前,學生只有先理清思路才能寫好作文。教師應當為學生建立作文檔案,了解學生的作文水平和成長歷程,這樣能夠使教師評語更有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度和認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心和成就感。
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最能體現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掌握,是學生靈活運用與組合語言文字進行情感表達和交流的具體表現。所以,教師的作文評價很重要,是引導小學生對作文不足進行優化、調整的重要力量。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作文評價存在形式單一、評語空洞、缺乏針對性等問題,教師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批改,但學生從中的收獲甚微。本文希望通過改變作文評價策略來提升中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