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第三實驗小學 吳陳軼
小學數學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所關注的往往是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正確率以及書寫是否工整等,批改評語往往缺少針對性及人文關懷,導致學生難以及時發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進。因此,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就需要對數學作業的批改評語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評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確保學生能夠及時地查缺補漏。
因為部分小學生還沒有養成優良的課后做作業習慣,經常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出現一些非智商、非知識類的錯誤,如字跡潦草、作業格式不規范等。對于此類問題,數學教師應該嚴格對待,并及時進行有效的糾正。例如,教師在講授完《平行與相交》這一課后,布置學生畫平行線、相交線、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等作業,部分粗心大意的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將各種線條畫亂,或者將線條的名字標記錯亂。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批改的過程中,如若發現學生的錯誤,不應該使用暴力、體罰等教育學生的手段,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失誤就對學生全面否定,而應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寫出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從而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是希望你今后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保持細心,不要再出現馬虎的情況。”“你寫出的字好漂亮,但是你的作業格式還是需要修改一下,讓作業更加規范。”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評語,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激勵學生的同時,點明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從而及時地引導學生修改錯誤,端正學生的作業格式,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好自身的引領作用,在數學作業的批改中巧妙利用評語進行學習指導,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分析與探索,找出失誤的地方,從而掌握正確的數學題目解題方式。例如,教師在進行《乘法》這一課程講解中,在“三位數乘以兩位數”這一知識點講解完畢后,教師就可以布置相關的作業,如“420×20”“620×30”等題目,部分學生會應用簡便計算或者直接寫出計算答案,在批改此類作業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的作業本中寫出“計算過程的第二步應該是怎樣的?”“你應用簡單算法的依據是什么?”等評語,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改正,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這一科目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對于小學生來說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應該注重“一題多解”或者“簡單算法”等創新性思維,盡可能寫出具有啟發性的評語,例如,對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應該在評語中寫出“你的解題方式很巧妙,但是你的計算結果能不能更加準確一點呢?”對于明確多種解題方式,但是依舊只應用一種方式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評語中寫出:“你所應用的這種解題方式很好,但是能不能開動腦筋想一想別的解題方式?”這種具備多元化色彩的作業評語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數學教師在評語中不能一味地進行鼓勵,應該注重發揮作業評語的教育功能,糾正學生錯誤,提高數學教學的成效。例如,教師在面對容易馬虎的學生時,可以在作業評語中先肯定學生的優點,增進學生的學習信心,再提出相應的糾正措施,如“再仔細一些,你會更加進步”,或者“你的進步很大,但是將一些小方面處理好,你會更棒”等。與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相比,這種先肯定后糾正的方式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長此以往,學生會在教師的不斷鼓勵與提點之下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對于班級中個別成績優秀,但性格較為自傲的學生,教師可以寫出“謙虛使人進步”等評語,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數學學習態度,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綜上所述,合理有效的小學數學作業評語,可以最大程度地體現出學生的個性與學習特點。數學教師應該在激勵學生的同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教師應該轉變過去的批改作業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通過評語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素養,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