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壇孝,朱思敏
(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長沙 410114)
語言是交流的媒介,科技論文英譯是科技類論文走出國門、增加國際影響力的有力載體。單從發表于SCI、EI等國際有影響力檢索系統內科技類論文的絕對數看,我國可謂科技論文發表大國,論文發表數量可觀,但因為語言問題,部分國內優秀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因子遠沒有達到成果本身的價值程度。科技論文對外推廣過程中,語言載體(主要是英語)成了我國研究成果國際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礙之一。
論文標題是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有學者把標題看作“論文摘要的摘要”[1],“概括全文、吸引讀者、便于檢索”是論文標題的三大基本功能[2],以最恰當、最簡潔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是論文標題翻譯的基本要求[3]。標題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論文是否被檢索、被收錄,是否能吸引讀者。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充分發揮科技論文外宣過程中的語言媒介功效,必須解決好論文標題翻譯的語言性問題。“學術論文的英文題目當前存在著語法錯誤、與文章內容不契合、含義模糊、冗長、用詞平淡、口語化等問題。”[4]科技類論文標題的英譯要遵循語言的準確性、簡潔性、語體性、可讀性等翻譯原則。
科技論文標題英譯的首要任務是實現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主要通過中心內容的準確表達和詞匯的準確性來實現。標題中心內容的準確性有利于讀者了解標題所要傳達的信息。劉永芳以計算機語料庫語言學為研究手段,認為中美論文標題的中心詞存在差異:中國英文論文標題的中心詞以抽象名詞為主,美國以具體名詞為主[5]637-641。選用具體名詞可以將信息反映在特定內容上,避免出現意義一般化、籠統模糊的情況。中國學者在選詞上的差距,直接影響了論文標題的準確性。
首先,論文標題語言的準確性表現為標題中心內容的確定性。即把最能表現研究內容、方法、結論的詞匯作為標題短語的中心詞,置于標題首位;修飾成分宜將定語或狀語前置或后置于中心短語。論文標題的核心邏輯組合與論文的核心成果相符,研究的主題思想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
例1 牛樟芝不同發育階段菌絲體實時熒光定量PCR中內參基因的篩選
譯文:Reference Genes Selection for 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 in AntrodiaCinnamomea Mycelium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內參基因的篩選”是整句的中心語,譯者沒有按照漢語標題順序翻譯,而是將其置于句首,使論文的主要討論內容更加醒目突出,用in和of引導的短語作Reference Genes Selection for 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的后置定語,限定研究范圍。譯文邏輯清晰,主題思想明確。
例2 海南島不同類型濱海林地禁伐后的植被與土壤養分變化
譯文:Change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Nutrient in Different Forests after Logging Banin Tropical Coastal Area of Hainan Island
“植被與土壤養分變化”是作者的核心要點,為標題的中心成分,所以譯者將其置于句首以突顯。介詞in引導的短語in different forests after logging banin tropical coastal area作中心詞的后置定語,限定研究對象,of Hainan Island介詞短語進一步補充說明研究范圍,準確地表達了研究思想。
其次,論文標題語言的準確性表現為選詞、用詞的準確性。一方面,多用具體詞,少用籠統的概括性詞語,因為概括性詞語不易于準確表達論文的核心概念,所以具體詞更受英語母語學者的青睞;另一方面,盡量避免使用多義詞,讀者在解讀多義詞時,有可能以截然相反的思維圖式導讀相關語境,從而產生歧義[6]113-114。科技論文標題選詞、用詞專業術語化,可以體現單義性這一特點。科技論文乃一定科技領域內的研究成果,研究文獻實現科技化的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是選詞用詞的科技化,也即專業術語化。專業術語的用詞單義性,在保證論文規范性、嚴謹性等科技化特點的前提下,實現論文標題的準確性。
例3 低溫脅迫下不同濃度ABA對4個油棕新品種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
譯文:Effects of Exogenous ABA on Physiology of 4 Oil Palm New Varieties under Cold Stress
譯者把“不同濃度ABA”譯為Exogenous ABA,而Exogenous意為“外因的”,外因有多種情況,含義籠統,譯為具體詞AB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更為合適,指出該研究主要改變的是ABA的濃度。
例4 膠質芽孢桿菌SM-01胞外多糖提取純化工藝
譯文: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from Bacillus Mucilaginosus SM-01
例5 α-PGM過表達對靈芝多糖發酵的影響
譯文: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α-PGM on Ganodermalucidum Polysaccharide Fermentation
例4中的“膠質芽孢桿菌SM-01”“多糖”“提取”“純化”及例5中的“α-PGM過表達”“靈芝多糖發酵”,均屬于生物領域的單義性專業化名詞,譯者選用專業性強的詞匯,體現論文標題的準確性。
語言簡潔性是語言準確性基礎上的簡潔。論文標題的邏輯組合多通過狀語或定語成分把邏輯組合的附加成分黏附于短語核心概念框架表達,實現標題無句化,標題中用復合形容詞替代短語和從句是實現語言簡潔性的一種有效方式。目前,科技論文標題過長,一是囿于“思考”“淺析”“管見”等中文思維套語的泛化,二是從句、短語使用頻繁[7]81-83。科技文獻的標題要簡潔,還要能涵蓋文獻的主要意思,文獻標題的簡潔性有助于讀者記憶標題核心信息,文獻標題的涵蓋性能向讀者傳遞文獻的主要信息[8]。實現邏輯組織的簡潔性與涵蓋性的統一,可從冗長、重復信息的省略和選詞、用詞的凝練兩條路徑實現。
首先,科技論文標題的簡潔性體現為冗長、重復信息的省略。國家標準(GB7713-87)規定:科技論文漢語“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外文(多用英語)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9]。為使論文標題簡潔,詞數符合要求,冗贅之詞、套語之詞、可有可無的虛詞等均在省略之列。
例6 基于角質酶共表達策略的大腸桿菌胞外生產耐高溫 α-淀粉酶及其發酵條件優化
譯文:Enhancing Extracellular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α-Amylase in Escherichia Coli through Co-Expression with Cutinase and Optimizing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例7 葉酸在蛋雞體內吸收代謝及其機制研究進展
譯文:Advances in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Folate and Its Mechanism in Layers
例6中“基于……策略”屬于學術論文的套語,無實質含義,譯者英譯時省去了“策略”,將實詞控制在10個以內。例7中“研究”屬于多余的詞,英譯時亦省略處理,避免了標題冗長啰嗦。
其次,科技論文標題的簡潔性體現為選詞、用詞的凝練。復合形容詞在科技論文標題中使用廣泛,包括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和分詞、名詞和名詞等組成復合形容詞,其具有靈活、派生力強的特點[6]113-114。復合形容詞的運用使得用詞更加凝練,簡化標題結構,實現標題語言的簡潔性。
例8 政策驅動下的中國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方式
譯文:Policy-driven Clean Heating Modes in the Rural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例9 艾滋病高流行地區HIV感染者結核潛伏性感染診斷方法比較
譯文: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Methods for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mong HIV-infected People in High HIV Prevalence Areas
譯者翻譯例8中的“政策驅動下”時,并沒有使用介詞短語under the drive of policy,而是用名詞和分詞組成復合形容詞Policy-driven。翻譯例9中的“HIV感染者”時,亦運用復合形容詞HIV-infected people,而未使用從句people who has infected HIV,簡化了標題結構。
語言準確性是語言語體性的前提,語言語體性是實現語言準確性和簡潔性的有效手段。科技論文標題語體性主要指科技類論文的語言表達要符合科技類論文的文體特征,符合英語國家民族的思維特質。前者指語言文體性,屬于語言范疇;后者指語言民族性,屬于思維范疇。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決定語言,語言反作用于思維。民族性的思維模式決定語言表達模式的民族性,因而,科技論文標題的英譯不僅是語言間的文字翻譯,更是民族間的思維轉換,符合目的語讀者語言思維的標題更容易引起讀者關注。
(1)從民族思維角度考量。漢民族思維注重“意合”,“講究形隨意走,意隱于形”,邏輯結構間不注重嚴密性,屬隱性連貫;英語民族注重“形合”,“以形馭意,意顯于形”,屬顯性銜接,主要通過邏輯詞匯等實現結構的嚴密性[10]。“英語民族重視客體意識,思維的目標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觀世界對人的影響”,這種思維模式反映到語言表達上,就是英語有用非生物(無靈名詞)充當主語的傾向[7]81-83。因而,在論文標題中更多地表現為被動式邏輯組合,有效避免提及行為的執行者,使研究更具客觀性。
例10 亞鐵離子和吲哚丁酸促進裂殖壺菌產DHA及發酵驗證
譯文:Enhancing DHA Production by Supply FeSO4 and IBA to the Fermentation of Schizochytrium SP
標題中心詞為Enhancing DHA Production,by和to引導的短語均作中心詞的后置定語,to引導的短語為“名詞+介詞短語”結構。“中心語+修飾語”結構使得語言之間結構緊湊,將漢語中并不明顯的邏輯關系顯化起來,體現了英語注重“形合”,慣用介詞來體現邏輯關系。
例11 丁酸梭菌對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刺激豬腸道上皮細胞炎癥反應的抑制效果
譯文:Inhibitory Effect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標題未用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作主語、Induce作謂語動詞,而是傾向于無靈名詞作主語,用Induced引導短語修飾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使標題表現為被動式邏輯組合。
(2)從語言思維角度考量。科技論文屬于認知主體對科學事實或者科學發現的客觀性表達,概念演繹、邏輯推理、數據歸納等是科研行為必不可少的思維進路,科技論文標題中名詞類短語的運用占據絕對優勢[11]。名詞類短語使得標題語言結構嚴謹,與科學文體具有嚴肅、客觀的本質特征相符。因此,標題中運用名詞類短語可以體現科技論文文體的正式性。李平、曹雁的調查結果表明,有高達84.5%的英語論文標題以名詞性短語呈現,尤以“中心名詞+介詞短語”最為典型[12]322-324。
例12 海洋天然產物的高效發現與成藥性研究
譯文:Efficient Discovery and Medicinal Research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例12中,and連接兩個名詞短語,Efficient discovery和medicinal research均由兩個名詞短語組成名詞性聯合結構,作為該標題的中心成分,of引導的介詞短語作中心詞組的領屬性修飾語,后置定語與中心詞組構成偏正名詞短語,通過邏輯詞匯實現了結構的嚴密性。
例13 連續體單孔手術機器人的建模與優化分析
譯文: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a Continuum Robot for Single-Port Surgery
例13的中心成分為名詞構成的名詞性聯合短語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Analysis,of引導的中心語后置成分界定中心成分的適用范圍,for所屬介詞結構界定了該技術的受益范圍。該結構作為一個整體修飾中心詞組,屬于多概念遞進偏正名詞短語,使得譯文結構清晰。
科技類論文英文標題的四項語言要求中,如果說其準確性和簡潔性是從內在的語言內容視角對論文表達提出的要求,那么,其語體性與可讀性則更多地指涉論文的外在語言表征形式。論文的可讀性主要從語言邏輯組合的正確性、標點符號與縮略的規范性、介詞選用的多樣性等方面實現。
語言邏輯組合,是實現可讀性的最重要的保證,它主要指語法表達的正確性,包括語法結構的選取、邏輯組合的排列順序、邏輯組合間的詞語搭配等。語言的簡潔性要求英文標題一般不以完整句子的形式呈現,在確定標題中心詞(或結構)以后,狀語、定語等修飾成分以前置或后置的形式呈現,結構成分間的邏輯關系決定了邏輯組合構件因子的選用及排序等。
標點符號使用得不規范亦會帶來語義上的邏輯混亂,以復合式標題中破折號的濫用最為突出。與中文論文不同,英文論文復合式標題的基本結構是用冒號銜接冒號前的“主題”和冒號后的“主旨”,主旨的內容說明主題的內容,冒號的語法功能是間隔停頓,起強調修辭的作用。除表示錯格外,破折號也可以表示停頓,但是這種粗放型標點主要用于非正式語體或喜劇文學作品中[13]。
例14 基于“雙評價”與FLUS-UGB的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以長春市為例
譯文:Delimi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ies Using Two Basic Evaluations and FLUS-UGB: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例句14中,原文標題用破折號銜接前后內容,破折號前是論文的主題,破折號后面是主題的副標題,中文慣用破折號使主副標題更加醒目,而英文與中文有不同的表達習慣,英文中常用冒號來區分主副標題。所以,英譯時譯者用冒號代替破折號,更符合英語復合式標題的規范要求。
科學規律不斷被發現,新術語層出不窮,在得到權威機構發布或學術界普遍認可之前,其規范化還有待時日,切忌在英文標題中使用縮略式,只有那些公認的縮略或縮寫形式等才適合出現在標題中。
例15 環境DNA技術在淡水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監測中的應用
譯文:Biodiversity Monitoring of Freshwater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Using Environmental DNA
DNA是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式,在文中多次以縮寫形式出現,是生物學領域公認的縮略語,而論文中“環境DNA”的縮寫式為eDNA,未被讀者所熟知,讀者需查閱相關資料才可得知該縮略式的含義,譯者未直接采用此縮寫形式,增強了標題的可讀性。
標題英譯中介詞運用頻繁,under,in,on,of等位于中心詞后面連接條件性修飾語、領屬性修飾語等,介詞選用得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標題邏輯組合的連貫性、銜接性、整體性等。李平、曹雁的研究發現,在以后置定語修飾中心詞的標題中,“名詞+介詞短語”型邏輯組合占所取樣本的比例高達96.4%,占據前三甲的介詞分別是of(59.3%)、in (14.8%)和for(10.0%)[12]322-324。劉永芳認為,標題英譯中,介詞of和on使用過度,而in和to使用較少[5]637-641。
例16 耐鹽菌發酵對咸鴨蛋蛋清脫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
譯文:Research on the Desalination Salted Duck Egg Whit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by Salt-Tolerant Bacterium Fermentation
譯者英譯時并沒有千篇一律地選擇of詞組譯為Effect of Salt-tolerant Bacteria Fermentation on Desalin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alted Duck Eggs,而是用on引導介詞短語表示研究對象,by引導短語表示研究的手段或方法,介詞選擇多樣,體現了英語重形合和標題結構清晰化的特點。
科技論文的英文標題大多為名詞性短語,極少是完整的句子。漢語論文標題的英譯過程通常分兩步:首先要確定一個名詞性的詞或詞組作為中心詞,再以介詞短語、形容詞、分詞短語、不定式短語、復合詞、名詞或動名詞等限定性詞或詞組進一步修飾中心詞,闡明論文主題。從標題內在語言內容研究,第一步所選擇的中心詞應最能表達標題主要概念,且選用具體名詞和專業化術語,使得描述研究內容足夠清晰準確。第二步所選用的修飾語應簡潔化,可刪掉無用虛詞、套語等,使用復合形容詞替代從句。從標題外在語言表征形式研究,基于英文“重形合”的特點和表達習慣的差異,論文標題英譯多用被動式邏輯組合和名詞類短語,標點符號多用冒號代替破折號,介詞選擇多樣等。研究科技論文標題語言的準確性、簡潔性、語體性、可讀性等,對標題英譯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