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善華
(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蘭州730030)
民樂縣隸屬于甘肅省張掖市,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東南部。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分山地和傾斜高原2 大類,海拔1 589~5 027 m,年平均氣溫4.1℃,年平均降水量351 mm,無霜期140 d,屬溫帶大陸性荒漠草原氣候。為了提升農業用水效率,減少農業用水總量和強度,緩解民樂縣用水緊張的態勢,保障用水安全,2018 年9 月23 日起,民樂縣2018 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開工建設,實際完成投資2 200 萬元。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建設田間渠道20.622 km,配套建筑物395 座,并通過完工驗收,交付灌區管理單位運行使用。該項目通過全面推進“水權配置、設施完善、價格調整、產權改革、獎補機制、協會規范”綜合改革措施,持續發力,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取得了預期成效。
鑒于水資源在我國的稀缺程度,2015 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對農業領域作出改革部署時,明確指出要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所謂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指以綜合手段改善農業用水狀況,減少農業用水的總量及強度,并提升其利用效率,從而有效緩解我國用水緊張的態勢,保障國家水安全[1]。這項改革的目標是在保證農民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時,建立“多用水多花錢、少用水少花錢、不用水得補貼”的機制。既不會在總體上增加農民的負擔,又能有效促進節約用水。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民樂縣2018 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在民樂縣洪水河灌區、大堵麻灌區、童子壩灌區、蘇油口灌區范圍內實施。建設田間渠道20.622 km,配套建筑物395 座,其中:分水閘306 座,跨渠車橋80 座,量水槽9 座;配套斗口量水設施770 座(處),其中無喉道量水槽440 座;標準斷面測水標尺330 處。分級地下水監控及水權交易平臺建設4 處;建設規范化農民用水者協會10 個。
對標管理是1979 年由美國施樂公司首創,被稱為20 世紀90 年代3 大管理方法之一,是某一企業以本行業以內或者行業之外的一流企業作為標桿,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與該標桿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及判斷,通過學習其先進經驗以改善自身不足,從而趕超標桿企業,不斷追求優秀業績的良性循環過程[2]。換句話說,對標管理就是某一組織通過對相關市場信息進行收集與挖掘,并將分析結果與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為某一項工作的開展提出更好的戰略,或是探尋出更好的管理模式。因此,從本質上將,對標管理就是某一單位組織進行分析、模仿、學習和創新的過程。進入21 世紀后,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愈加重視管理工作,對標管理理念逐漸受到我國各界人士的關注,并掀起了實施對標管理的熱潮。很多企業根據對標管理理念,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挖掘、分析后,查找出了自身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逐漸完善了自身的薄弱環節,加強了管理,有力地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實施對標管理工作,能極大提升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確保工程質量要求符合標準,從而提升項目的投資效益,為實現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工作而言,要發揮出對標管理的作用,首先必須加強對于對標管理工作的重視。在實際工作中,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工作人員對于對標管理工作理解與重視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對標管理工作管理模式能否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民樂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工作人員十分重視對標管理工作,不斷更新對標管理模式的相關知識,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充分發揮出了對標管理的作用。
對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而言,不僅要有足夠的資金,還必須具有一定專業素質的工作人員,這樣才能推進對標管理工作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的實施,從而提升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質量。但因為我國應用對標管理的時間較短,尚未有專門的機構對于對標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導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工作人員缺少對標管理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無法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實施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對標管理理念,從而影響到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質量[3]。基于此,必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其對標管理工作水平,從而提升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
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不僅靠資金和人員,還要有政策的支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能提升農業用水的效率,減少農業生產用水的總量與強度,從而有效緩解當前我國用水緊張的態勢,保障國家的水安全。但因為我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開展的時間較為短暫,缺乏一定的政策管理和規定,導致對標管理很難落到實處,部分工作人員在執行工作時也會存在松懈的心態,從而影響到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對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4]。因此,必須頒布適宜的政策進行支撐。
在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進程中,要推進對標管理工作還應制定完善的對標管理制度。我國引入對標管理理念的時間較短,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中應用對標管理,沒有現成的經驗,也缺乏完善的制度。要提高對標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保障節水灌溉工程施工的質量,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對標管理工作模式變得更加規范,從而最大程度發揮對標管理的作用,以響應國家對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措施,促進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5]。
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中應用對標管理理念促進節水灌溉工程質量的提升,必須健全對標管理的監管機構,以加強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對標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以靈活應對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一步加強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對標管理的深化應用,提高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為節水農業的實施提供支撐[6]。
對標管理是一種極為有效的管理方式,將其應用在當前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能保障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民樂縣在2018 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中應用對標管理,有效保障了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并于2020 年9 月8 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提升了該項目的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