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斌
(南陽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河南 南陽 473000)
1.1 備足優質有機肥。每畝施純雞糞6 ~7 m3、餅肥100 ~200 kg、磷肥150 kg、磷酸二銨或硫酸鉀100 ~150 kg、草木灰100 kg,雞糞和餅肥要充分腐熟。
1.2 深翻施肥。深翻施肥分2 次進行,第一次于定植前15 d 左右,將腐熟好的有機肥和化肥,用一半撒施于棚內,然后深翻35 cm。第二次于定植前10 d 左右,挖深50 cm、寬70 cm 的定植溝,把剩下的有機肥和化肥全部施入溝內,并與土摻勻。
1.3 溫室消毒。于定植前7 d 扣上棚膜,關閉所有通風口,中午晴天棚內可達60 ℃以上高溫,連續3 ~4 d 高溫悶棚,并用800 倍的1605 和50%多菌靈500倍全棚噴灑,滅菌除蟲效果更好,定植前2 ~3 d 進行大通風,排去棚內殘毒后方能進棚操作。
定植適期在11 月上中旬,定植前2 d 把定植溝內澆足水造墑,把定植溝整成底寬1 m、上寬60 cm、高10 cm 的馬鞍形高畦,然后按行距55 cm 開溝,在定植溝內澆足定植水,按株距33 cm 定植,1 畦2 壟,并扣上1.3 m 寬的地膜。畝栽苗4 000 株左右。
3.1 緩苗期管理。定植后5 ~6 d 為緩苗期,此期的管理要點是保持高溫高濕環境促進緩苗。實行閉棚基本上不放風。棚內保持28 ℃~30 ℃的溫度,溫度達30 ℃時,可適當放頂風或遮陰。
3.2 結果前期管理。此期開始開花結果,要注意控制植株旺長和保花保果。緩苗后前期溫度不宜過高,白天保持25 ℃~30 ℃,因地溫在25 ℃以上,夜間應降低室內氣溫,前半夜12 ℃~15 ℃,后半夜9 ℃~11 ℃;上午棚溫升至28 ℃時可放頂風,控制棚溫不過30 ℃;下午溫度降至28 ℃時,關閉前邊通風口,棚溫降至25 ℃時,關閉頂縫風口;夜間12:00 棚內溫度不低于12 ℃,外界氣溫不低于3 ℃,可不蓋草苫。門茄開始膨大時,直徑在5 ~6 cm 時結束蹲苗,隨小溝內澆足水,并隨水每溝沖施二銨0.25 kg。
3.3 結果盛期管理
3.3.1 1 ~2 月份。這期間已進入嚴寒的冬季,外界氣溫夜間在0 ℃以下,土壤溫度也降到最低值,此期的管理要點是爭取光照,加強防寒保溫,控制澆水并盡量放風排濕,盡可能提高棚內溫度和降低棚內濕度,棚內溫度白天維持在25 ℃~30 ℃,前半夜棚溫保持16 ℃~17 ℃,后半夜不低于13 ℃,土壤溫度保持在20 ℃左右。晴天上午8:00 左右拉起草苫,溫度升至28 ℃時,扒開頂縫,控制溫度不超過30 ℃,下午棚溫降至28 ℃,逐漸閉合頂縫風口,棚溫降至13 ℃時蓋苫。陰天在10:00 以后揭開草苫,下午3:00 左右蓋上草苫,為了防病,放風排濕除陰、雨、雪天氣外每天都要進行。如果多云天氣,棚溫不太高時,應在中午1:00 左右打開頂縫半小時進行排濕。這期間應控制澆水,植株表現過分缺水時,可選晴天上午膜下灌水,并隨水沖施二銨或硫酸鉀0.5 kg。澆水后提高棚溫30 ℃左右再放風排濕。
3.3.2 3 月份以后。管理要點是防止高溫危害,并保持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水肥條件。晴天上午8:00左右揭開草苫,溫度升至28 ℃時放頂風,再打開前邊通風口,外界氣溫在20 ℃以上可卷起前邊棚膜放大風,控制溫度不超過30 ℃。下午溫度降后先閉合前邊風口,待棚溫降至25 ℃再閉合頂縫,太陽落后棚溫仍在18 ℃以上時再開頂縫降溫排濕,14 ℃時蓋苫。當夜間最低氣溫在10 ℃左右時,棚上夜間可不再蓋草苫。在15 ℃時應卷起棚前邊薄膜和扒開頂縫,進行全夜大通風。逐漸揭掉薄膜呈露地狀態。這期間應加大肥水管理,每隔7 ~10 d 追肥澆水1 次,每次灌水都在晴天上午膜下進行,每次隨水沖施二銨或硫酸鉀(每溝0.5 kg)和腐熟的稀大糞1 500 kg/畝,化肥和稀糞交替施用。
3.4 植株調整和整枝打葉
3.4.1 植株調整。日光溫室栽培茄子,為了爭取早期產量,可采取單干整枝方法。每株茄子只留一個枝條作為主枝,在門茄以上結2 個果實,長到采收標準一半大小時,把側枝留2 ~3 片葉摘心。以后每級發出側枝都留2 個果實,一個側枝留2 ~3 片葉摘心。
3.4.2 整枝打葉。緩苗后,隨果實的生長發育及時打去門茄以下的老葉和腋芽;結果的中后期,留健壯的功能葉,把下部老葉、病葉、黃葉及時打去,并及時疏掉過密的弱枝。
3.5 防止落花落果。為了保證門茄和對茄坐果和不發生僵果,在開花前3 d 至開花第2 d,用2,4-D 30 ~40 mg/kg 或防落素50 mg/kg 處理花朵。前者用毛筆涂抹花萼和花朵,后者噴花。另外花期還要避免出現30 ℃以上的高溫和13 ℃以下的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