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明
【摘要】對小學生而言,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優異、具備核心價值觀的孩子。本文以當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為前提,為提高孩子們的語感和語文素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討
我國已經步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嶄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如同雨后春筍。對小學生而言,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優異、具備核心價值觀的孩子。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之一就是理解文言文,具備一定的傳統文化素養。
一、當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注重對孩子傳統文化知識的培養。雖然近幾年學校在教學方面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改進,但是由于文言文語言的難懂,文言文語言距離學生們太過遙遠,學生們缺乏學習的欲望,導致教學效果不太明顯,教學效率不是很高。當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老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往往都是熟讀課文,然后根據注釋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長此以往,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沒有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動力;二是教學目標不明確,有的老師執教的關于文言文的內容過于深奧,學生難以理解,而且記不住;有的老師執教的內容則過于簡單,沒有重視,只是讓學生們讀讀背背,沒有注重他們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字句之間的停頓。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老師,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策略方法都值得我們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高。
二、新課改下背景下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一)營造學習文言文的氛圍,培養學習興趣
要想真正提高小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熱情,就需要從一開始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樂于去學習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對于他們而言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所以教學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要讓學生投入到里面去,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楊氏之子》這篇文言故事的時候,在同學們真正了解之前,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小動畫,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增加趣味性,讓同學們了解整篇故事的大致內容。以這種有趣的方式將他們帶入學習文言文的氛圍中去。然后,再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老師可以誦讀整篇文言文,讓學生們知道如何斷句,然后可以配樂,讓同學們小組合作誦讀。在講授的過程中,需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們自己主動地探索和交流,主動地去學習。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師生互動交流,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二)注重文言文語感的培養,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有的文言文甚至還需要他們背誦,種種困難下,學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害怕學習文言文。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僅只是培養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簡單,還需要培養他們的語感。文言文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這篇文章死記硬背,以后還有很多文言文需要背誦,不能總是死記硬背,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小學文言文學習的目標就是培養他們的語感,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為以后初中和高中的文言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背誦一篇文言文的時候,首先要理解整篇文言文的大致內容,然后需要熟讀。在熟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播放情境音樂,讓同學們身臨其境,感受里面人物的情感,聯想語境情境。還可以讓他們小組合作朗讀,那些人物較多的文章,還可以分角色朗讀,不斷地加深印象。
(三)逐步拓展,提高能力
文言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需要從小培養,不單單只是讓他們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還需要老師不斷地給他們補充課本之外的知識,讓他們了解到中華文化的魅力。老師在教授文言文的時候,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在感覺到同學們聽課效率降低的時候,可以轉變方法,改變思路,補充一些相關的傳統文化故事和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方法為對象,以當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為前提,為提高孩子們的語感和語文素養,提出了一些建議。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指導下,再加上全新的教學教育方法和策略,小學生們對于文言文、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齡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探究[J]. 語文課內外,2019,000(00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