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計算機科學與藥學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而形成的。它是社區藥學服務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持,以傳統藥學科學和社區實踐服務為內容,以傳統藥學信息為核心,以互聯網活動為表現。傳統社區藥學服務模式是人對物、人對人,伴隨著互聯網藥學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社區藥學服務模式,即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合理用藥;社區藥學服務
社區藥學服務是指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利用藥學專業知識向社區大眾(包含患者及其家屬、醫務人員)提供負責的、直接的、與藥物使用有關的服務,來提高藥物治療的經濟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改善和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社區藥學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藥師以患者為中心,以社區 為范圍,主動提供全方位的藥學服務,社區藥學服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社區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1】。2018年底出臺的《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更是明確,積極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健康發展,包括:加強電子處方規范管理、探索互聯網和遠程藥學服務、加快藥學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探索推進醫院“智慧藥房”等。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計算機科學與藥學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而形成的。它是社區藥學服務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持,以傳統藥學科學和社區實踐服務為內容,以傳統藥學信息為核心,以互聯網活動為表現。傳統社區藥學服務模式是人對物、人對人,伴隨著互聯網藥學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社區藥學服務模式,即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模式。因此,互聯網背景下社區藥學服務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當前社區藥學發展現狀,通過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提高社區藥學服務水平等問題進行粗淺的探分析與探討。
一、社區藥學服務現狀
(一)社區藥學服務互聯網利用率不高
一項針對社區藥學服務采用方式的社會調查顯示,在現場咨詢、健康知識講座、藥學服務宣傳欄、電話提示、手機短信、廣播宣傳、互聯網在線咨詢、派發藥學資料等多種服務方式中,大眾最樂于接受的方式是互聯網上的咨詢,包括論壇、聊天及網站形式【2】。但是,我國依靠互聯網進行的社區藥學服務方興未艾,大量的藥學網絡信息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國的社區醫療機構普遍并未建立完整的“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體系,社區患者也并未形成依靠或利用互聯網資源尋求社區藥學服務的習慣。
(二)社區藥學服務模式相對落后
在傳統醫療模式的桎梏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的工作要求通常被誤認為僅僅是發放藥品、提供服務等基礎工作,真正的社區藥學服務核心卻被忽視,現代藥學服務模式變化及社區居民醫療意識的不斷增加,讓更多的社區藥學服務人員認識到配藥發藥把好質量關,僅僅是社區藥學服務工作中最基礎的職能,而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更需要注意的是針對臨床患者、社區患者,用自身的藥學專業知識為臨床患者和社區居民提供直接且優質的藥學服務【3】。
(三)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水平相對不高
社區藥學服務是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應該要具備相應的藥學知識及綜合素質才能勝任,但社區醫療機構嚴重缺乏具備互聯網思維的社區藥學服務人才。一直以來,我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主要在社區醫療機構提供社區藥學服務,崗位職能主要是配藥發藥、把好藥學服務質量關、供應藥學服務、提供藥學服務咨詢,幾乎沒有專門設置的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社區藥學服務工作多由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護理人員或者社會志愿者來兼職,不具備專業的藥學知識以及相應的服務意識,在當前的崗位職責和服務模式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所具備的知識水平、技能結構以及服務模式往往不能勝任以藥物咨詢、用藥指導、藥學科普等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社區藥學服務【4】。
二、互聯網背景下社區藥學服務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專業網站
在互聯網上建立較為全面專業的社區藥學網站,提供各種藥學及藥學服務信息,實現互聯網信息資源共享。提供的信息可以設為兩類,一是面向普通大眾:詳細而全面的藥物信息,如藥物的應用范圍、藥品的制造商、臨床評價、劑型、用量和用法、副作用、禁忌及相關的參考資料,建立藥物信息數據庫,提供多種多樣的方式來檢索;二是面向藥學服務人員:實用新穎的藥學科學信息,如藥學教學、科研、生產咨詢、前沿學術動態、新型藥物研究信息等,建立相關的工具書、期刊的電子版本,并建立相應的網絡數據庫,提供多樣的檢索方式。
(二)探索藥學服務移動APP及電腦終端,打造社區智能藥房
可以在社區醫療機構的藥房實行智能藥品一體化調配系統,設定統一規范標準,優化調配過程,保障藥物調配的安全,提高醫藥處方的完整調配率并減少人工操作。研發智能發藥核對校驗系統,對調配藥物的準確性有效性進行校驗核對,保證調配的社區藥物完全無誤。
可以研發基于穩定安全運用藥物的移動端臨床查房系統,使用該系統可隨地隨時的利用移動端進行查詢,實時針對所有患者進行管控和干預。藥品的干預情況,可通過電腦端、手機端等方式反饋給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并在移動終端上記錄線上社區藥學服務的整個過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可隨時查閱干預是否成功,形成閉環藥物干預管理【5】。
在社區藥學服務管理方面,可借助信息化的設備以及智能化的管理,塑造智能藥房。社區醫療機構內均配備智能藥車,智能提醒取藥環節,多重核對用藥情況,根據不同種類的藥品自動生成不同顏色的標簽,保證社區患者安全用藥。醫囑實時計費,實時生成。社區建立覆蓋全面的智能藥柜,把藥房延伸到了患者家中,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可實時執行醫囑,保證社區患者用藥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在互聯網背景下,社區患獲得的藥物的質量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監管。構建智能化配方煎藥管理系統,利用煎藥管理平臺系統以及遠程端無線設備,對配方煎藥的整個流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對詳細記錄各個煎藥節點,這樣能保證規范操作,切實提高質量,還可以追溯社區醫藥服務的整個過程,全面實現了藥物的數字化全過程管理【5】。
通過“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現代技術,讓社區患者能在接受社區醫藥服務之時能夠便捷地獲得貯藏方法、圖文處方、飲食禁忌、服用方法等一些資訊,能夠進行用藥提醒、用藥體驗用藥登記等藥患互相溝通,社區醫療機構既可以通過大數據事件分析服用藥物的有效性,又可以根據個體化數據來進行個體化的用藥指導和后期隨訪,以便社區患者獲得更好的用藥體驗,切實提高社區患者的滿意度。
(三)優化社區藥學服務人力資源配置
為適應“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的普及,應該建立起一支綜合素養過硬的社區藥學服務隊伍。過去社區醫療衛生體制下的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在轉型為現代互聯網背景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的過程中,需不斷更新知識,除藥學專業知識外,還須具有相應的醫療保健、健康康養以及臨床醫學等領域的知識儲備,來應對社區居民的診療、用藥、康復等問題;另外,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應該具備有耐心和愛心,掌握與社區居民、社區患者順暢交流與溝通的技巧。
對于社區藥學服務人員隊伍的培養,目前的建議是:一是國家高等院校對藥學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及培養時,可以在學生的必修課中增加部分醫學類科目,如診斷學、病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等,即使是臨床藥學專業,也應增加與社區藥學服務相關的學科內容,包括醫患之間溝通、健康與營養學、高齡患者保健學以及健康療養學等;二是組織藥學服務領域的專家編撰社區藥學服務領域的教材,供高等院校藥學、臨床藥學等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使用,也可以作為全職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的培訓教材;三是擬定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培育目標,為社區藥學服務人員制造機會,使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有足夠的空間和充裕的時間在專業醫院的臨床前線學習進修深造,進而收獲臨床醫學領域的實踐經驗;四是制定相關的嘉獎制度,從物質領域及精神領域針對社區藥學服務工作中表現優異的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給予獎勵,為社區患者節約醫藥費用、為國家和社會節省藥物資源、減少患者相關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相關藥物療效、社區居民滿意度均都可當作考核依據;五是社區藥學服務人員應興城活到老學到老的進修習慣,及時更新知識儲備,適應社區居民日益增長變化的藥學服務發展需要,應訂閱藥學服務類專業期刊、設置多種多樣的藥學服務學術研討會及培訓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方式進行藥學及醫學領域的繼續進修;六是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可對不同等級的社區藥學服務人員進行不定期或定期考評,對每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以促進整個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群體綜合素質的提高【5】。
三、結論
隨著時代進步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社區藥學服務人員轉變藥學服務模式已勢在必行。國內“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已經得到政策端的支持,一些社區醫療機構也開始以各種形式探索社區藥學服務的新模式,不僅給患者提供了更新的藥學信息,更專業直觀的用藥指導和更流暢的社區就診體驗,還大大縮短了社區藥學服務人員與患者的距離,讓藥學服務可以隨時陪伴在患者身邊,多形式、創新性地開展“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已成為社區藥學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6】。與此同時,構建完善的互聯網背景下的社區藥學服務結構以及運作機制需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門、社會、專家學者、大數據中心、社區藥學服務人員等在內的多方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方能凝聚出切實有效的合力,推動社區藥學服務健康、有序、持久的開展,利用互聯網藥學,有效塑造新的社區藥學服務模式,即互聯網社區藥學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常利杰,吳浩,徐眾淼,馬萍,岳云潔,姜媛,趙靜.開展社區藥學服務的體會和工作方法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2,9:2959-2960.
[2]程志舫.新體制下基層社區藥學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3,6:170-173.
[3]邵南齊,馬記平,高青,付金芳,王憲齡,劉亞鋒.社區藥學服務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科學,2018,12:251-253.
[4]宮芳芳,孫喜琢,曹偉靈,鄭桂梅,張友恒.信息化助力社區藥學服務新模式[J].2017,11:19-21.
[5]巢勤華.提高社區藥學服務水平初探[J].2011,8:122-124
[6]劉卿青,許靜,王之羽.微信藥學服務公眾平臺的建立與應用[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17(4):302- 304.
作者簡介:
趙磊(1996—),男,漢族,貴州六盤水人,在校學生,學歷:在讀本科,單位:西安外事學院,研究方向: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