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郝璐娜 顧婷鈺
摘要: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在企業集團的地位逐漸上升,好的財務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在市場環境中找到最有利于集團發展的方向,能將企業價值創造出最大化,帶領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本文對財務管理的幾種模式進行了探討,不同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與市場,進行專門化的財務管理系統構建。
關鍵詞: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引言
隨著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中國在國際中的主導地位逐漸顯著,中國企業也有了良好的發展現狀和環境,大大小小的企業集團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一個想要快速發展的企業,必須有好的財務管理系統,能夠為企業的投資和發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幫助,只有這樣,企業規模才能不斷擴大,企業才能有雄厚的實力面對以后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想要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不斷地摸索與改進。
一、“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
“集權型”的財務管理模式把企業集團生存的主要壓力放在了母公司的手上,而子公司只是類似于傀儡的地位。一些能夠影響公司發展的決策,比如:集團人事變更、集團財務預算、產品的定位、生產、投放等等重要決策都由母公司制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子公司管理層存在的價值,磨削了子公司經營者的積極性。因此,在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下,子公司的效益可能達不到成為市場領先者的地步。但是,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也有它自身的優點。通過母公司的集體控制,有利于降低整個集團的運行成本。
二、“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
與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相對應的便是分權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在這種財務管理體系下,母公司不再緊緊握住子公司的手腕,而是盡最大的可能放開管理權限,讓子公司充分發揮自身的財務管理行為,母公司只保留對子公司重大事項的審批權。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下,子公司的經營者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工作熱情高。遇到好的發展機會,子公司能迅速把握,母公司的管理壓力也會變小,還減少了母公司在沒有充分了解情況下做出錯誤決策導致子公司出現財務虧損情況的產生。同樣的,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也有它對應的缺點。因為集團對財務管理權限的下放,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各自相對獨立,使得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資金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協調統一,子公司很有可能在以自身投資獲得利益的前提下,做出損害母公司利益的行為。因為財務管理系統的相對獨立,子公司財務調度很難受母公司的制約,集團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子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和重大問題。因此很難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約束,從而導致集團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下降。
三、財務管理模式構建應考慮的因素
不同的集團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財務管理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再此大前提下,我們探討了構建財務管理模式應考慮的幾種因素。
(一)集團的發展目標。康德說: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在集團發展中,沒有目標就沒有明確的方向,集團的發展便總會遇到瓶頸,在日常經營管理中,不管是財務預算,還是經營決策,都需要根據集團的發展目標而制定,沒有以目標為依據的計劃,都是沒有根系的浮萍。
(二)集團的組織結構。集團由不同企業組合建立,這些不同的企業所面臨的市場不同,在人員層級上存在一些差別,他們各自的財務管理體系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而母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各個子公司之間很可能也不同,這就導致了管理上的分散化,集團的財務部門應設立獨立性較強的財務管理部門來應對這種情況。
(三)集團所處的發展階段。因為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對集團總部有一定要求,企業集團建立之初往往不能滿足這種管理的條件,不管是在資金上還是在財務管理人才上都有較大缺口。因此,財務管理決策權在更大程度上由各子公司獨立掌握,建立了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集團不斷發展壯大,有了更多的資金和人才儲備,便希望能夠把更多的管理權掌握在集團總部的手上,希望能加強對各子公司的管控行為。在企業集團發展成熟后,因為各個子公司的發展狀況不同,控股公司往往需要采用相融型的財務管理模式來應對各自公司的發展現狀。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在集團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我們所選擇的管理模式也不同,在構建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時,應明確企業集團發展階段,制定與集團情況相符的財務管理模式。
結束語:建立好的財務管理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美解決的事情,隨著互聯網財務軟概念出現,財務管理越來越便捷化,能大大縮減集團的財務管理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但不管隨著時代怎樣發展,任何一種財務管理模式都有優有劣,企業集團要因時制宜的對各種財務管理模式進行選擇與改良。未來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李燕雯.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D].復旦大學,2008.
[2]徐習兵.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3.
[3]楊美茹.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設計[D].內蒙古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