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旭方 向小雙 武園月
摘要:立足于綠色發展,探索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路徑,融入互聯網思維,形成新的發展增長點,做好鄉村旅游開發工作能夠以綠色可持續為導向,不斷創新與突破發展路徑,做到資源有效開發與應用,提升鄉村旅游建設的科學性、可行性。
關鍵詞:綠色發展;鄉村旅游;生態開發;整合策略;資源開發
前言:鄉村建設作為全民奔小康、全民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眾整體性滿足感,幸福感的最后一公里,打通鄉村振興之路,形成新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的鄉村旅游產業,能夠以產業賦能鄉村多元化發展,形成發展合力,做好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致力于鄉村的科學化建設與發展。
一、綠色發展在當前階段的可行性探討
中國現階段的綠色發展,是以生態優先的發展為目標,形成可持續化的鄉村旅游產業具有蓬勃發展新動能。從而在當前階段,深挖綠色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提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動性,與時代新發展特點相結合,同時代發展共呼吸、同命運,才能很好的實現鄉村旅游的進一步持續性健康發展。中國在碳中和、碳達峰發展之路上平穩快步發展,想要做到在發展中體現出綠色可持續,以國家發展戰略為導向,積極踐行旅游產業的初心、使命。例如,在旅游特色項目建設上,融入綠色發展可持續理念,深挖用戶體驗項目等,為用戶提供具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特色旅游項目。游客在步入到鄉村旅游場域中,深入景區體驗鄉村基礎建設,例如繁茂的古樹、亮麗的花朵等,讓游客深入體驗到因花草樹木帶給他們的舒心體驗。
在特定節日,如植樹節,宣傳鄉村旅游游客體驗項目,運用互聯網,將游客種植的樹木與游客進行綁定,例如為小樹取名字,為中國的綠化進程做了怎樣的貢獻,為游客頒發電子活動參與書等,不僅能夠豐富用戶的旅游實踐活動,并且能夠在鄉村旅游建設中,體現出綠色發展可持續的理念與目標。綠色發展作為當前發展階段的重要趨勢,鄉村旅游重點體現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科學化生態保護價值,讓游客深入到鄉村旅游中,全身心感受我國綠水青山,能夠以實際性保護心理,將綠色發展根植于人民群眾的內心深處,克己復禮的參與到生態保護行列之中,游客的高鄉村旅游到達率也能夠提升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活力,更好促進鄉村綠色發展建設,為游客提供更具生態、綠色、環境保護的現代化鄉村特色旅游體驗。
二、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整合路徑探討
將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充分有效的融合,運用集合化運作工具,將多景點、場域等融合在同一個媒介入口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實現當地旅游資源都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的集成功能,便捷化用戶操作。例如,線上購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紙質票的應用,盡可能做到環保,在部分用戶希望得到旅游紀念票時,運用與開發電子票價,將設計精美的電子票務作為旅游紀念存根,存儲于微信公眾號用戶端,并且能夠以保存圖片的形式,存入到用戶手機中,以實現用戶的旅游紀念功能。集約化的旅游資源能夠通過一個平臺,將多元化資源分發出去,形成高效化的影響力,集約本地旅游資源,能夠便捷化用戶體驗,在公眾號內就能夠實現用戶對當地旅游資源的了解與熟悉,為用戶推送日常化旅游景點等資訊,減少游客中心的紙質旅游景區介紹,形成眾多旅游資源上網,便捷化用戶使用,盡可能做到資源節約與可持續發展。
綠色可持續作為一種發展理念,鄉村旅游本就具有著綠色之意涵,大多為第一產業或第三產業,做到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從而鄉村旅游需要立足于傳統型鄉村發展之路,做到深入化鄉村旅游創新發展,思考如何更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具備經濟發展動力,深挖本土化基因,例如本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演藝項目,賦能與盤活本地歷史文化資源。在集約化平臺發布宣傳信息,擴大項目知名度。運用專業化服務,做好本地特色餐飲文化的品質,在游客到達景區的前后,在線上平臺加強對特色飲食文化的宣傳力度,引導游客突破地域限制,到達景區深入體驗特色鄉村飲食文化。以互聯網發展思維賦能,將景區搬至線上,開通線上票務服務,停車服務等,從用戶視角看待鄉村旅游建設,形成更具發展活力的綠色可持續鄉村旅游產業。
結語: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注重綠色發展,與時代發展同行,不僅能夠體現出綠色發展的可行性發展優勢,并且能夠在不斷發展與建設過程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形成新的發展增長點。互聯網賦能,集約資源,以綠色發展為核心,做到資源的高效開發與應用,讓用戶在線上、線下,都能夠體會到綠色鄉村旅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基于生態足跡的旅游地可持續發展評價[D]. 劉晟天.河南理工大學 2015
[2]旅游生態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應用[D]. 高樹煦.電子科技大學 2019
[3]基于旅游生態足跡的吉林省旅游業生態效率時空分析[D]. 謝文亭.東北師范大學 2019
[4]成都市旅游生態足跡動態分析[D]. 張宇.成都理工大學 2018
[5]基于生態足跡的金塔縣旅游可持續研究[D]. 楊波.西北師范大學 2017
[6]基于生態足跡的遼寧省旅游生態效率研究[D]. 王益鵬.遼寧大學 2018
[7]盤山風景區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D]. 呂婷.天津商業大學 2018
[8]上海市旅游生態足跡評價分析[D]. 何歡.上海師范大學 2013
[9]基于生態足跡的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D]. 俞穎奇.中央民族大學 2012
[10]吉林省旅游生態足跡研究[D]. 劉麗佳.東北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