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群
【摘要】互動式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中主要起的是引導作用,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的啟發之下,通過自主思考或小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實現對課程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關鍵詞】初中生物;互動教學
一、初中生物課堂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提升對學習的興趣,在互動式教學課堂上,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供他們在課堂上思考,學生需要開動腦筋、解決課程問題;互動式教學也有助于教師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真實反映情況去適時調整教學進度,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互動式教學給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之間可以實現對他人優勢與自身缺點的認識,實現取長補短,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師對互動式教學的教學理念理解不透徹,不能抓住教育的本質,加上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限制,不能達到互動式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預期效果。因此本文根據初中生物課堂的特點,將其劃分為理論課堂和實驗課堂兩種課堂類型,探究在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課堂上,教師應用互動式教學的策略,給生物教師的課堂開展提供參考。
二、針對初中生物理論課堂的互動式教學策略分析
初中生物的理論知識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學生在學習時往往認為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對知識的印象不深刻,對知識沒有實現真正的理解與吸收,因此本文針對于初中生物的理論課堂從引入情境、開展主題活動、完善評價機制三個角度提出開展互動式教學的策略。
(一)借助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互動參與度
初中生物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應該多多借助情境這一道具,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實現知識學習的目的。教師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讓理論課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也讓整個課程的開展更為順利、生動有趣。創設新知識與舊知識可融合的情境,在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都會帶領同學們去溫習舊的知識,教師則可以創設一個復習的情境,帶領同學們回顧上節課程所學的知識,而這種情境回顧知識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對生物課堂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沉浸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二)通過主題活動實現學生互動交流
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課程過程中和課后開展恰當的主題活動,增加學生對相關主題的理解,給學生的互動交流創造機會,提升教學的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引入相關主題活動,旨在解決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給學生們課上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小組探究式的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積極思考與表達自我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引導學生構建生物相關概念模型,在學生腦海中搭建起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捋順知識邏輯。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后實踐活動、交流活動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將課堂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種課后互動的方式對任何學生吸收理解生物知識都是有益的。
(三)完善評價機制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不僅僅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還需要去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機制,不僅僅要設置量化的評價指標,還需要借助語言和非語言兩種方式來引導學生,以最大程度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首先,量化評價指標更具有直觀性,因此該評價指標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生物課程開始之前就需要將評價規則告知學生,并實時更新評價結果。教師還要善于利用評價指標,通過評價指標去記錄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的優劣勢。其次,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語言和非語言的引導。語言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教師在課堂開展過程中,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去鼓勵、認可學生,學生則會更喜歡生物課堂,對生物學科產生更大的興趣。
三、針對初中生物實驗課堂的互動式教學策略分析
(一)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
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課堂時需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去預設問題,刺激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根據所要講授的內容直接提出相關問題,推動學生去自主完成探究問題的實驗。這種預設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深知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并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這種預設的問題才能一針見血,給學生最大價值的指示。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圖片、視頻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產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這種間接引導的方式需要教師對實驗了如指掌,時刻把控學生思考的方向,以實現教學目的。
(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實際上就是實驗開展的全過程,解決問題與發現問題是共生的。在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時,教師可以采取觀察法、資料分析法和科學探究法相結合的方法實現。在生物實驗課堂上,觀察法是需要經常用到的方法,學生需要用眼睛,或者借助顯微鏡、放大鏡等工具實現對物質的觀察。另外,問題的解決還需要依賴相關的理論支撐,這些理論知識則是通過資料分析的方法來獲取的,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材料,供學生閱讀、研究,給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思路;
(三)總結實驗,鞏固、加深理論認識
生物實驗課堂的開展并不單單是為了做實驗,更在于實驗與理論的結合,在于讓學生從實驗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吸取到更多的經驗教訓,因此,教師在生物實驗課堂上不僅僅要帶領同學們完成實驗操作,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去總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得到的經驗、啟示,實現理論的升華。這種有動手實操和理論升華的課堂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學生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總之,初中生物課堂的理論課堂和實驗課堂其實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中理論課堂是實驗課堂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而實驗課堂又是理論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深化的關鍵途徑。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這兩種課堂類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將互動式教學進行靈活的應用,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最終實現初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 安杏民.淺談如何開展初中生物的互動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133.
[2] 嵇建軍.互動型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