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熒鈺 鄭婉婷 王晶
摘要:旅游業向來被人們認為是朝陽產業,尤其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漸加大,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旅游+民宿”這種生態旅游模式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本文將從“鄉村旅游+民宿”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和對策兩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鄉村旅游;民宿;可持續發展
前言:近幾年,各地鄉村都興起旅游+民宿的發展,這給農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帶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人文進步,許多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生活也富裕了起來。然而我們在看到鄉村旅游好的發展的同時,也關注到部分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處境堪憂,暴露出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一、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業態單一,景區同質化嚴重。據統計,鄉村旅游大多以花海農旅觀光為主,且受季節性影響較大,普遍存在著旺季過旺,導致客源過于集中,淡季過淡,時間過長,大量旅游設施閑置,使得鄉村旅游點及其它旅游經營業戶效益難以提高,不利于吸引資金再進行后續投入,限制了鄉村旅游規模的擴大,不能有效拉動旅游消費。
鄉村旅游產業基礎要素保障不足。盡管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的惠民政策,但相對而言,旅游產業各方面投入不足,景區景點缺乏大項目支撐,游與娛樂項目建設不平衡,鄉村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
旅游項目業態布局不科學。采摘、民俗、民宿、農家樂等旅游產品規模小、檔次低、服務差,在文化挖掘、品質打造、產業融合等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民宿基礎設施建設不全,服務員沒有受過專業的服務培訓,素質低,服務意識淡薄,導致很多游客體驗感極差,民宿成為一次性消費,沒有回頭客。
二、“鄉村旅游+民宿”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鄉村旅游+民宿”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擺脫現實中的困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多方施策。
(一)突出項目規劃,規范鄉村旅游發展。
項目規劃是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第一步,任何一個地方的旅游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布局,鄉村旅游的游客量多少、民宿的開發、旅游景點的設計等諸多因素,都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全面的摸底調研,從而發掘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旅游商品,聘請專業團隊編制了專項旅游規劃,做到規劃先行、有序推進。
(二)豐富旅游業態,提升鄉村旅游品質
一是在“吃”上做文章。農家蔬菜無公害、無污染,各民宿、餐飲業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充分發掘地方美食,諸如跑山豬、跑山雞、稻花魚等,做好農家菜、家常菜,同時加強特色菜、山野菜等菜品開發,重點突出當地生態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將鄉村美食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回頭客”吸引物。二是在“住”上提品質。一方面,從商家層面,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加強員工的服務培訓,不斷完善民宿的住宿設施,提升住宿品質,讓游客能夠住的好。另一方面,從政府層面,要同時兼顧監管者和服務者的角色,加大對食品安全衛生、民宿住宿設施及游客投訴等方面的規范管理,為游客營造潔凈、健康、衛生的旅游環境,讓游客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三是在“行”上見成效。鄉村旅游要狠抓“村村通”等工程,加大文體旅游基礎要素保障,積極爭取資金對鄉村旅游設施建設進行優化提升和短板補齊,完善重點地區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推動智慧旅游建設。與此同時,要注重狠抓扶貧機遇,培育新興現代服務業,引導失地農民從事園林、環衛、餐飲、運輸等涉旅行業,通過流轉土地,發展花卉種植、體驗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全面帶動農民的就業人數,使農民生活收入大幅提升。四是在“購”和“娛”上下功夫。鄉村旅游可圍繞城區近郊鄉村區位優勢及特色,因地制宜開發田園觀光、農耕體驗、果蔬采摘、野趣餐吧、農家樂園、休閑庭院、特色美食、旅居民宿、避暑山莊等近郊周末休閑游新業態,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結合各種文化旅游資源特點,創造性的進行旅游商品開發,激發旅游購物消費潛能。
(三)做好后續宣傳,打造旅游品牌效應
合作才能共贏,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搭建全域旅游線上線下合作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打造專屬的鄉村旅游品牌,由此推動各鄉村民宿旅游景區景點實現抱團發展。用好用活旅游小程序,通過抖音等宣傳平臺及評選“網紅達人”等宣傳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開拓旅游市場,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奮力打造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特色商圈,不斷提升旅游消費能力。
結語:總而言之,吃、住、行、購、娛是旅游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大工程,也是長久之計,只有規劃先行,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業態,做到讓游客吃得好、住得好、玩的好,有買頭,才能留得住顧客,拉得來回頭客,讓鄉村旅游+民宿之路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中國鄉村旅游現狀與發展對策[J]. 彭順生.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1)
[2]鄉村振興視域下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動力機制與國際經驗借鑒[J]. 蘇飛,王中華. ?世界農業. 2020(02)
[3]中國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策略研究[J]. 朱啟軒. ?山西農經. 2020(20)
[4]中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的探討[J]. 陳清清. ?中國集體經濟. 2015(34)
[5]新時代中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探析[J]. 朱明,曹姍. ?江蘇商論. 2021(10)
[6]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格局及影響機理研究[J]. 鄭光輝,蔣滌非,陳國磊,欒永飛.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20(09)
[7]供給側改革下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探析[J]. 馮國治. ?商場現代化. 2017(10)
[8]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 何昭麗,劉婧,王松茂.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5)
[9]中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空間分布與影響因素研究[J]. 朱媛媛,周笑琦,陳四云,涂振發.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05)
[10]中國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研究綜述[J]. 韓京男. ?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