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小學的語文教育是語文學科的基礎,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待開發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育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傳授課本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課堂上發揮學科優勢,針對口語表達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培養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表達
引言
我國的小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采用的灌輸式的,是傳統教育的一種模式,教育重點是輸入;現代教育與傳統的教育不同的是,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輸出。在傳統的教育下,學生欠缺的是口語表達能力的教育教學。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口語表達能力作為基礎技能,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口語表達的重要性,進而在語文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提高教師及家長對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視性
作為小學教育的主導者,教師在語文口語教學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以往語文的教育教學中,很容易忽視的就是口語表達能力的教育,這一點從在口語訓練課的課堂上布置的作用中就能夠體現。語文書中每一個單元后面都會有口語交際,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但是,部分老師對于這部分教學所采取的方式是作文講解,最后形成的作業也是撰寫作文,減少了學生口語表達的機會。部分家長也存在著一部分的錯誤認識,在學生準備口語表達素材的時候,家長往往更加關注的是書寫作業的完成情況,而不注重學生口語表達素材的收集情況。文字作業完成后就等同于完成了全部作業。
正因為如此,加強口語表達能力教育的根部在于轉變教師及家長的觀念,從思想上的重視才能夠體現在課堂教育上。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并創造口語表達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自己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二、強化課堂上的互動提升互動能力
語文的教學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知識拓展性,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教師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主動式教學,學生被動的去聽講,課堂上經常會聽到的是“這些東西我講了,大家聽懂了嗎?”“聽懂了”而不是,“聽完課文講解之后同學們都有什么體會?”那么就造成了學生于教師之間交流互動比較少,口語表達鍛煉的機會也比較少的。為了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應當多用發散性的思維去引導學生,增強語文課堂上的互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最后的5分鐘或者早自習開展演講活動,在演講活動中學生分享自己讀過的書、當天的新聞、學生之間的小故事等等,通過學生的主動分享以及上臺演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能力。
三、發揮小學生想象力拓展教學內容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課文續寫活動。教師在講述完一篇記敘文之后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課文后續展開想象,并在課堂上表達出來。例如在《女媧補天》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展開積極的想象,想象一下女媧在補天之后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如果女媧穿越到了現代社會怎么樣等等。讓學生在充分的發揮想象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口語的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在課文續寫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所展開想象的內容應當具有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內容,不應該在描述中出現臟話及不文明的用語,描述要清晰準確,思路要清晰。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語文的教學具有非常強的拓展性,小學生通過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能夠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在語言表達方面增強管語文知識教學的拓展,就能夠很好的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效預習,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學生預習所掌握的知識展開拓展,例如在學習唐詩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對作者生平的了解,讓學生描述一下作者的形態相貌,增強學生的語言描述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開展口語鍛煉
情境化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語文教學課堂上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情景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教材、認知特點、創造情境、設置情境問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分角色讀課文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方法,學生在教師情境分為的烘托之下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同學通過模仿課文中人物的行為、動作、語言來揣摩課文的內容,以及人物的思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情境模擬的方法就能夠促使小學生體會語言中豐富的內容,明白口語表達中語調、語氣、頓挫都會影響句子的含義。
五、隨機開展課堂辯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辯論一直是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隨機開展辯論活動。擬定一篇語文課文,并對課文觀點展開辯論。在辯論之前教師應當做好引導工作,在辯論過程中不僅僅是號召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也需要讓內向的學生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們通過相互之間的辯論提升自身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思維的發散能力等。例如《呼風喚雨的世紀》課文教學后,就可以安排辯論活動,以科技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懶惰還是越來越勤勞為論點進行討論。在辯論中,教師也可以從側面的了解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程度,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為以后對學生針對的教學提供數據參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口語表達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有效結合語文學科特定,科學定制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方案,利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語言世界的多姿多彩,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不會表達不愿表達向主動表達以及充分語言表達所轉變。
參考文獻:
[1]吳環嬌.以口語表達能力為核心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家長周刊,2020(4):26.
[2]陳海瑛.“說”的課堂也精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下旬),201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