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然
摘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堂承擔著傳授語言、表達知識的責任,語言表達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初中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適合階段,教師需要在意識到語言表達能力重要性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文章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對策,供學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表達能力;培養現狀;教學策略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現狀
(一)教師缺乏正確的教學觀念
由于傳統思想以及中考制度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書面成績,這就導致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雖然能夠在語文考試中取得較高的成績,但是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所欠缺,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性進步。
(二)未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板塊
在目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礙于語文課程的繁雜內容和學生的升學壓力等主客觀因素,教師沒有在語文教學中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板塊,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對語言表達逐漸失去了興趣,他們的表達能力自然無法獲得明顯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培養初中學生的表達意識從而提高初中學生的表達興趣
當前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因為受到應試教育以及傳統形式的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重心仍然是單純的傳授語文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表達能力進行更加深入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變得舉步維艱,最終直接影響到了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為了改善這種不良的教學狀況,初中學校應該充分重視初中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對語文科目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應該進一步滲透對學生表達能力培養方面的教學,同時進一步加強教師對語文教學的合理監管,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科學合理地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此外,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樹立一種全新的語文教育理念進行語文方面的教學,通過各種渠道深入地學習更多有關培養學生語文表達能力方面的語文教學策略,為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語文表達能力培養方面的宣傳工作,并且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利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表達興趣。
(二)抓住語文朗讀,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朗讀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強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逐步學會并習慣清楚地表達。同時,朗讀也是一個不斷學習與積累的過程,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會積累下更多精彩的詞句,從而做到有話可說。有研究表明,朗讀能夠增強學生的內容記憶,培養和提升學生得體、正確的交際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朗讀這一方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形成與提升。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張口朗讀,還要指導學生學會朗讀,讓學生做到有效朗讀。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大體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以及思想情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只有帶感情地朗讀,學生的思維才能沉浸到課文以及朗讀這一行為動作中,進而真正有所收獲。其次,教給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如怎樣發音,怎樣把握語速、語調,怎樣斷句以及連接語句等,讓學生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然后在一遍遍的朗讀中熟能生巧,實現由朗讀技巧到表達技巧的有效轉換。
(三)加強表達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實力
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也是承載思維能力的載體,二者之間呈現出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教師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那么學生的表達實力就能不斷提高。而在當前的教學中,迫于中學生的升學壓力和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沒有在語文思維訓練中投入過多的精力,所以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就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學生表達思維的訓練,讓他們逐漸養成條理清晰、思維嚴密、邏輯遞進的語言表達習慣,并在思維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語言感悟能力。
三、結束語
一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優異與否,可以直接體現該學生的思維邏輯深度,現今社會的發展需要能說會道的人才,善于表達的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學生只有形成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培養自信心,鍛煉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處理好身邊的人際關系并處于一個和諧的狀態。語文學科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載體,對學生而言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耀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7):285-286.
[2]張志賢.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學周刊,2021(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