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才吉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要更加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物是學生最早接觸到的生命科學學科,這個階段的生物學習能夠為學生今后學習理科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現實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阻礙了初中生物教學的開展。文章針對初中生物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生命科學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生物學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升學和就業發揮的重要作用。教師也要更加重視初中生物教學改革,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根據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課程改革,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重視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實際調研,促使他們通過實際勞動和實驗操作深化對于生物知識內涵的理解,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固化
雖然有很多地區的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注重從學生自身特點出發開展生物教學,但是考慮到地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仍然有很多地區的教師不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有些教師仍然認為生物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授學生教材中的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教材上的生物起源和各類生物的特點,并沒有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實踐性的教學。還有些教師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授課習慣開展教學,沒有認識到學生的獨立性,在課堂上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參與探討的時間和機會,一味地要求學生被動記憶知識,沒有結合當地的生物發展實際開展教學。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很難真正理解生物知識,更不能有效運用生物知識。
2. 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課時分配不合理
雖然很多教師能夠認識到生物技術在社會生產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升學壓力面前,他們仍然只能從提高學生成績的角度出發來設計生物教學。同時,考慮到生物課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較小,很多學校直接省去了實驗課,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重點,這樣的課時安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無法促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更不利于他們以后的升學或就業。
3. 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單一
很多地區的學校都是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同時給幾十名學生上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只能根據教材的既定章節進行教學,不能關注到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更不能做到逐一檢驗每名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策略
1. 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生物技能,教師要秉持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不斷根據前沿的生物科技發展方向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對教學進行反思,通過自學或教研交流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要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當地的生物特色開展生物教學。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初中生物實驗課,認識到生物實驗課的作用——實驗課能深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2. 采取新型的教學模式
初中生物是一門探究性很強的課程,包含了很多實驗內容和抽象的生物知識。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教師可以采取更具開放性的小組討論教學模式。雖然我們一時無法改變師資匱乏的教育現狀,但是我們可以在“小班式”條件下,采取小組討論課堂制,即教師在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基礎上合理分組。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組間實行量化制,每周評出最佳小組進行獎勵。課前,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制定合理的預習目標。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時,可以讓各個小組分工實地搜尋馬鈴薯、玉米和大豆等地域性植物,要求他們按照實驗操作要點將找到的植物制作成觀察樣本,然后每組的“主講人”上臺利用顯微鏡帶領其他學生一起學習本組植物的結構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植物的組織特殊性解釋植物的生活習性。這樣的課堂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提升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 完善生物課堂評價制度
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度作為學習效果的評價指標,還要將他們的實驗操作成績納入個人考核中,逐漸促使教師對生物課堂進行改革,進而更加科學地分配理論和實驗教學課時。同時,這種評價制度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加積極、認真地參與實驗操作,進而通過實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更加自覺地去了解當地的生物品種。例如,在教學教材“觀察植物的種子”這一實驗時,學生會認識到植物頑強的生命力和生物發展的奇妙,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種植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的實際農作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評價,還要對其課外實踐進行評價,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本身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加強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和課外實踐,深化學生對于生物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生物學科的神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孫桂杰. 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學探析[J]. 科技風,2020(15).
[2]林亞. 科學史閱讀與科學精神的培養[J]. 基礎教育課程(下半月),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