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環
摘 要:立德樹人是學校立身之本,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中職VB程序設計課程的思政資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只有這樣,才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大批可靠有用人才,本文探究如何挖掘VB程序設計這門課的課程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
關鍵詞:中職VB程序設計;課程思政
中等職業學校要充分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將既教書又育人的理念落到實處,這是當下課程思政的努力方向。那么,中職學校的教師要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把握課程思政的著力點,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把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做好課程思政這一重要課題。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它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它使教師回歸教書育人的初心,能夠當好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
二、中職學校課程思政的著力點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為中職學校指明了辦學方向。我們的課程思政,必須在課程內容中尋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社會關愛、工匠精神、人文情懷、職業倫理、個人素養、創新思維等德育元素的“觸點”和“融點”。通過教師對教學素材的設計和運用,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之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培養學生踏實的工作態度、吃苦耐勞的品質、持之以恒的意志、忠誠敬業的精神、團結協助的合作意識、按章辦事的規則意識、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良好的適應性、充分的自信、文明的言行舉止,等等。這些能夠讓中職生受用一生的職業素養,可以讓學生成長為“手中有藝,腹中有墨,肩上有擔,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臉上有笑”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充分挖掘VB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充分挖掘VB程序設計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課堂作為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陣地,發揮課堂的育人職責,把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融入課程的教學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和知識教育有機統一的課堂教學體系。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VB課堂教學
很多的知識和靈感都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其發揮的影響是最大的。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始終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僅教給學生專業的文化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懷,知天下事,海納百川。
例如,可以在VB發展歷程的教學中,通過介紹我國軟件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引發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愿景,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幫助學生樹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在VB程序設計項目案例設計過程中,可以選擇與我國科學故事和科學家相關聯的項目案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例如,在判斷一個大于等于2的整數是否為素數的案例中,可以介紹數學家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又如,在多重循環的案例選擇時,可以用我國古代數學家張丘建在《算經》中提出的“百錢買百雞問題”作為項目案例,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認識到我國悠久的科學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把工匠精神融入VB課堂教學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告訴學生在學好程序設計技術之后,走上工作崗位會成為程序員、軟件系統運維人員、軟件測試員、售前售后服務人員等。在這些職位崗位上,要發揮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將程序開發、系統運維、程序測試、需求分析及技術問題處理等工作內容完成好,保證軟件系統運行時正確、穩定,保證客戶的需求被精確采集和納入軟件開發計劃,保證軟件運行時遇到問題能被及時解決。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將知識夯實、精技強能。方能在今后工作中本領過硬,不出紕漏,工作成果令用戶滿意。引導學生認識到,作為職業人,其專注、敬業、責任擔當對完成好本職工作,進而促進軟件行業整體的高水平、優質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VB程序設計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法的嚴謹性,必須嚴格遵守語法規則,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母的錯誤,都將導致程序無法調試通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一絲不夠的工匠精神。
(三)把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規范融入VB課堂教學
職業素養,行為合規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職業道德、職業思想、職業行為習慣是職業素養中最根基的部分。引導學生在學習時注意程序的書寫格式、變量與方法的命名方式、合理添加注釋、合理規劃程序工程文件,這些都是合格的軟件開發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引導學生注重職業道德,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平時未經同學允許,不隨意拷貝他人的程序成果;工作后,不偷窺和復制同事的開發成果,不盜取公司的研發成果,使學生明確:職業素養是一個職業人的立身之本,在學生時代,就應該不斷提升個人修養和思想道德水平,著力鍛造良好的職業素養。
例如,在VB程序項目案例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理解VB程序開發規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道德規范。
(四)把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融入VB課堂教學
中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有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才能更好的地融入集體中,是學生將來參加工作,適應社會競爭的重要能力。在日常的VB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程序設計項目的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分組,確保每一組中都有產生市調查、數據收集處理、程序編寫、項目制作的特長學生,再加以行當引導,每一組同學都能及時完成項目。讓每位學生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教師的教學面向每一位學生,提高了學習的學習效率。
(五)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融入VB課堂教學
創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教學的首要內容之一。學生在程序設計中的創新思維主要體現在其思維的獨立性、深刻性、廣闊性、流暢性、獨創性等諸方面。在VB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制造認知的矛盾和沖突,創設問題情境,努力地創設一種民主、活潑、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和思維環境,提倡互相質疑問難,師生間不斷地設疑、激疑、質疑、開展討論爭辯,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緊密配合、共同探索討論的雙向認知過程,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在VB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創造性思維是在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的獨立思維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因此在引導學生突破這些疑難重點時,要特別注意將知識教學與智能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時,還注意逐層深入地設計和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多看、多思、多議、多練,讓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理解這些知識,以及這些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學生在突破疑難重點、貫通知識的深層聯系的過程中,同時也發展了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
四、結語
立足課堂,深入挖掘VB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VB程序設計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課程思政建設這是教育教學永恒的核心課題,我們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加以研究,并運用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譚浩強,《VisualBasic程序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毛玉彪,《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課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