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光,郝建雄,王世杰,段君雅,劉傲兵
(河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18)
當前,推行在線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利用在線課程對傳統的面授教式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已逐漸成為現代化信息教學背景下教學工作者的基本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了疫情防控期間高等學校延期開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具體要求。為響應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大高校展開了各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1]。高校教師在利用已有在線開放課程的基礎上,紛紛建立起了自有在線課程,并對新形式下的教學設計及課程建設展開了新的探索。“食品工藝學”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應該適應新的形勢并建立起創新形式的在線課程。
“食品工藝學”是高等院校食品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其主要內容涵蓋了食品加工基礎、食品加工與保藏技術、食品加工工藝、產品的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內容。為了實現新工科培養目標,該課程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復雜食品工程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從事食品生產、管理的專業技能[2]。
“食品工藝學”所涉及的學科門類比較廣泛,且系統性、交叉性和綜合性比較突出。在傳統的課程體系之中,依據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開展課堂教學是其主要形式。然而,這種形式往往會造成忽視學生的學習產出的不良效果。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升級,借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手段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特別是很適合教學模式的采用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顯得尤為必要[3]。
基于河北科技大學對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前期建設,及其強大的功能、便捷的操作、良好的互動性等優點,課程以超星學習通作為基本教學平臺。另外,在即時社交軟件方面,騰訊公司產品——QQ,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學生加入便捷)及穩定、流暢的用戶體驗。故該課程選擇“超星學習通+QQ群”作為網絡平臺工具,并將這兩大平臺的功能相結合,改進電子教案和課堂教學環節設計,建立起教師引導結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的線上課程學習模式。
基于上述兩大平臺功能優勢,并結合在線教學能夠做到實時聯網的特點,教學資料在傳電子版幻燈片的基礎上,加入了本地視頻、本地文字(電子版教材、論文等);并將在線音視頻資源如超星學習通平臺固有資源、中國大學慕課、愛課程等資料作為課前預習及課后補充資源向學生進行推送。
教師將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文件提前上傳至平臺的資料模塊中。上述內容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往往被學生忽略,而通過此形式可以增進學生對頂層教學設計的了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結合超星學習通平臺功能,將教學資料按照教學大綱細分成若干章節并精確導入各個章節之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即時、準確地獲取教學資料。
教學資料經課前精選并通過課程直播進行展示,為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因此,在線教學課前準備的工作中,電子版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準確分類集成占據了較大比例,為后續開展各教學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在線課程具有2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在線課程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線課程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流程,實現了“翻轉課堂”——即從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而教學環節的策劃工作在這個轉變過程極其重要。對于“食品工藝學”而言,教學環節主要涉及課前預習、課內直播、課堂互動、課內測試、作業布置的教學環節設計。
2.3.1 課前預習
作為教學環節的重點工作之一,課前預習直接影響到課內直播過程的學習效果。該課程采用超星學習通的功能,將學習資料統一與開課前上傳至服務器。在上一次課內直播結束前布置好下次課的預習任務,并通過學情監測的功能可做到關注每一名學生對于課前預習工作的完成情況。
2.3.2 直播教學
直播教學雖然具備了傳統課題無法比擬的空間和時間自由度方面的優勢,但也正是由于自由度的上升,容易使教師減弱甚至喪失對于課題的掌控。例如,學生可以任意開關軟件、操縱設備等。鑒于上述原因,在線教學設計應該符合內容簡短、知識密度高、趣味性強等特點。而結合軟件優勢,教師可以利用動態文字、圖片、音效甚至視頻等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4]。將學生注意力集中于知識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并參與增強參與感,從而達到師生實時互動的目的。
此外,簽到是傳統課題中監督學生按時出勤的手段之一。直播教學中,簽到同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線上簽到的劣勢在于其只能確保證學生簽到時在線,而后續是否完成聽課任務無從監督。對此,可以通過縮短簽到時限、課程結束前進行“二次簽到”、監督QQ群實時在線人數等方法彌補這一劣勢。然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仍然在于提高直播教學的內容質量。
2.3.3 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在傳統教學和線上教學中均占有較大比例,良好的課堂互動可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通過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討論題的方式講解課堂重難點,先讓學生進行大量討論,之后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分析。該過程既可以“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此外,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堂測試,超星學習通平臺在測試結束后可以查看學生的正確率、平均分、成績分布,從而對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檢驗。
2.3.4 課程小結
課程小結是對本節課堂內容進行概括性表述的一個環節,此環節既可以幫助學生總結、鞏固學習的內容,也可以為下次課程的引出做鋪墊。
在本節課堂結束前,先讓學生對本節課堂內容進行討論、總結,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隨后教師可用框架圖對內容進行補充、概括。
2.3.5 布置作業
在課程尾聲,教師布置本節課堂的課后作業,并規定上交作業的截止時間,以使學生及時對課堂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鞏固學習內容。
2.4.1 批改作業
學生按時線上提交作業后,教師線上批改作業,并根據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獲得學情反饋,并進行自我反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可在下一節課上進行補充講解。
2.4.2 課后進行在線輔導
教師查看學生在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交的作業,發現并總結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在QQ群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學生也可以在QQ群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師一對一解疑,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3 多元評價
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可以一鍵生成各種課堂教學大數據,例如學生觀看視頻情況、簽到情況、平時成績等。既可以幫助教師對遠程教學的成效進行分析,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而不僅是根據成績進行評價。從而實現了課上與課下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評價方式[5]。多元評價方式既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又注重學習結果,其對學生的評價更客觀、全面、可靠。
首先,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線教學模式與傳統授課方式相比,其更好地遵循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豐富的課堂互動環節,則鍛煉了學生之間溝通能力和學生的自主思考、自我表達能力;多種學習平臺的運用和新鮮教學元素的注入,使學生獲得了全新的教學體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超星學習通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課后作業和線上答疑環節,其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對知識掌握也更加牢固。其主要是因為超星學習通在線平臺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在線教學或者說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策略和發展方向。疫情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但實現線上和線下融合,還需進一步的探索。隨著教學手段及形式的推陳出新、不斷豐富,“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也應該不斷推進,從而探索出能夠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