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鈺斐
摘 要:現階段,我國不斷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科學促使健康醫療大數據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在健康保健、衛生管理與醫療服務中會有大量的數據產生,進而形成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康醫療大數據可以為臨床診療、衛生監測、政策制定與執行等提供支持,促使健康醫療鄰域的治理能力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文章分析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需要面臨的挑戰,提出未來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趨勢,以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得到充分應用。
關鍵詞:發展;應用;思考;大數據;健康醫療
0引言
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能夠促使健康醫療模式發生一定的變化,不僅能使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率得到提升,有效降低醫療費用,也可以擴大健康醫療資源的供給,因而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又面臨大量挑戰,導致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發展與應用健康醫療大數據時,需要根據健康醫療發展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體系進行優化與完善,才能夠確保健康醫療大數據充分發揮作用。
1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主要內容
近幾年,我國健康醫療信息化發展迅速,醫療服務、健康保健與衛生管理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集,形成了健康醫療大數據。一般來說,健康醫療大數據可劃分為幾類:電子病歷、醫學影像、電子健康檔案等健康醫療服務數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險數據;蛋白質組、基因序列等生物醫學數據;疾病監測、傳染病報告等公共衛生數據。
2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所面臨的挑戰
2.1 基礎設施的能力與質量較低
現階段,我國不斷快速增長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對基礎設施的能力與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對不同設備與應用系統所產生及收集的呈指數增長的數據進行處理。另一方面,需要采取適當的管理模式,將信息化基礎設施構建為一個持久性的應用平臺,促使健康醫療大數據可以進行連續性的跨領域合作[1]。隨著健康醫療數據量的增加,以及跨地區、跨國際的計算,不僅需要較快的傳輸速度,也需要可靠的服務質量。其次,健康醫療大數據具有時效性與折舊性,只有具備更加先進的計算能力與較大容量的吞吐能力,才能滿足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應用需求。
2.2 數據管理存在大量挑戰
健康醫療大數據在數據管理方面存在質量、保存、整合等問題。隨著數據規模、產生速度與復雜度的增加,例如健康行為、人類基因組學等相關數據,會使系統同時引入各種類型的誤差與錯誤,使得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極其容易產生分布式數據清洗、質量檢測等挑戰性問題;各種存儲技術嚴重缺少統一標準,無法達到兼容,會發生大量數據丟失的情況,進而嚴重影響新舊系統之間數據的遷移[2]。數據整合度較低,主要原因是在業務流程與組織管理實踐中沒有完整的嵌入數據,例如在臨床診療中沒有整合患者監控數據等。
2.3 嚴重缺乏安全隱私保護措施
如果安全隱私保護不夠完善,會對數據共享范圍有影響。因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會涉及大量的內容,例如患者的隱私、醫療機構的安全以及其他的特殊要求,所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存在嚴重的法律安全隱患。隨著基因組學的發展以及研究活動規則的改變,隱私泄露無法避免。雖然傳統數據庫可以利用數據粒度的安全性控制,保障安全隱私,但是大數據技術操作不夠完善,無法為安全隱私提供有效的保護。
2.4 嚴重缺少復合型人才
大量復合型人才是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基礎,但世界上僅有一部分公司掌握對大數據分析的核心技術。全世界都需要數據解釋工作人員,利用信息技術向決策者展示數據處理后的可視化結果,再將大數據的分析結果轉化為政策,為醫療服務、管理、決策提供相關參考依據。因此,為確保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應用,必須重視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復合型人才共育模式的建立。
2.5 嚴重缺乏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體制
當前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數據融合應用、共享協作等體制不夠完善,導致在處理來自不同機構、遵循不同標準的多源數據時,數據、技術與應用的有機結合存在大量的問題。其次,嚴重缺少多學科、產學研、跨機構的合作機制,產業自主創新實力較低,存在數據融合共享渠道不暢的情況,還會產生運行機制不順等問題。
2.6 需要突破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關鍵技術
健康醫療大數據整合應用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我國現有的標準與技術無法滿足對其的整合應用要求,主要是缺少固定的描述格式、統一的標準與表示方法等,會增加集成融合不同層次結構化、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的難度。其次,軟硬件協同與數據處理會被時效性所局限,導致分布式系統的分區容錯性、一致性與可用性無法兼得,無法解決先驗知識缺乏、醫療衛生數據采集、處理的實時性等難點問題。
3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3.1 健康醫療大數據驅動臨床決策支持與精準醫學研究
以具有較高診療費、發病率,會對健康造成較大威脅的疾病,例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為例,對專病臨床醫學數據中心進行建設,并利用基因芯片與基因測序技術,確認大量個體的蛋白質組、代謝組數據、基因組,加上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的使用,比較研究疾病的早期診斷、療效,可以發現疾病治療的相關靶標,促使疾病預防與診療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逐漸成為精準醫療研究與臨床決策支持的重要內容[3]。其次,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基因組學等生物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異構數據整合與挖掘、分布式存儲與并行計算架構等技術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2 電子健康檔案需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為確保每位公民都可以具有一份標準化的電子健康檔案,需要建立覆蓋全體居民的電子健康檔案平臺,通過對個人全面健康信息的匯聚,能夠更加有助于人們及時獲取自己的健康醫療數據。通過建設電子健康檔案云平臺,能夠幫助人們在線跟蹤與咨詢病情,避免進行重復的檢查,減輕人們的經濟負擔。在建設電子健康檔案時,需要對一系列的功能進行開發,例如藥物相互作用提醒、疫苗接種提醒等,促使電子健康檔案成為集預防、治療、康復與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平臺。其次,利用電子健康檔案,分析人們的健康狀況、患病情況,及時獲取異常公共衛生事件,促使公共衛生監控具有十分廣泛的覆蓋面與較高的響應速度。
3.3 健康醫療大數據需要重視開放共享與隱私保護
現階段,隨著健康醫療大數據被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國家都極其重視數據的開放共享,促使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應用的創新。健康醫療屬于極其重要的民生鄰域,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都將健康醫療作為優先開展數據開放的領域。實現數據開放會存在一定的數據與個人隱私安全的威脅,在對數據開放共享時,必須從以下兩方面強化健康醫療信息安全的技術支撐:一方面,為確保信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對能力的提高,必須強化健康醫療行業網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網絡信任體系建設。另一方面,通過構建數據安全、信息安全認證審查機制與個人隱私影響評估體系,能夠使信息安全越來越流程化與制度化。
3.4 實現個性化與社會化的健康管理
現階段,各類傳感器、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促使移動醫療可以與用戶、服務真正連接,利用互聯網向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資源,使患者可以獲得更加便捷化與個性化的健康服務,例如居家養老、居家護理與慢病管理等,使健康服務模式能夠從治療轉變為預防與保健,能夠更加利于健康服務向新的方向發展。因為社交網絡能夠使患者交流與醫患溝通越來越普遍,所以醫療機構需要積極應用社交網絡平臺與患者溝通,主動收集患者的需求,并將合適的健康醫療服務推送給患者。另外,廣泛的應用高維分析、自我量化算法等大數據處理技術,能夠大幅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服務的質量與效率,例如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
4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健康醫療大數據得到了廣泛的發展應用,但仍有較大的挑戰,基礎設施的能力與質量較低,數據管理不夠完善,都會嚴重影響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應用。因此,為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應用,不僅需要驅動臨床決策支持與精準醫學研究,也需要將電子健康檔案智能化,還需要重視開放共享與隱私保護。要不斷發揮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作用,讓人們通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進而大力促進我國健康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楊.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SWOT分析[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7):22-26,45.
[2]馬詩詩,于廣軍,崔文彬.區域衛生信息化環境下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應用思考與建議[J].中國數字醫學,2018(4):16-18,30.
[3]李華才.扎實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研究的幾點思考[J].中國數字醫學,2018(3):1.
(編輯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