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媛媛

摘 要:文章以“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為例,論述了將線上信息化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構建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全面實施課前線上知識傳授、課中線下知識內化、課后線上知識鞏固的教學過程。實踐研究證明,此教學模式在“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教育教學中是可行的,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SPOC;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
0 ? 引言
SPOC 是一個為大學生開設的小規模限制在線課程,它結合了“線上 + 線下”的課堂教學和線上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在學校,課程平臺允許學生在線學習,并提供混合教學的線上評估。SPOC的實質是將 MOOC 資源用于小規模、特定人群的教學解決方案,以實現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的教學改革中融入 SPOC 技術,采用線上教學模式與線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以學生為研究中心,教師的角色從“教”向“導”轉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有效地提高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質量[1]。
1 課程教學現狀
“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2],操作性很強。課程以AD 16.1軟件為載體,選取繪制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原理圖、繪制LED流水燈電路原理圖、設計直流穩壓電源印制電路板、設計LED流水燈印制電路板、制作倒計時定時器五個項目,具體學習項目及任務詳見表1。本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原理圖、PCB圖的生成及繪制的能力;圖形的輸出及相關設備的使用能力;能使用制板設備進行PCB制作;培養學生對電路原理圖的繪制和電路板的設計與制作能力[3]。目前,課程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1.1 學時有限
目前課程主要采用傳統的多媒體和機房訓練教學模式為主,根據電子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課程周課時為4個課時,學生需要在一個學期內修完,課時非常有限.而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多而廣,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往往以填鴨方式灌輸給學生,學生學得枯燥乏味,長此下去,學生會逐漸對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喪失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2 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由于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采用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掌握并內化知識。而傳統課程教學主要是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教學較少,學生缺乏項目實踐能力,導致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嚴重脫節,學生不能掌握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的精髓。
1.3 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課程的考核主要以試卷考核方式為主,學生的總評成績中,期末考試試卷成績占60%的比例,其余40%主要來自學生平時上課考勤和平時學習作業的考核。考核方式單一。所有的成績都沒有在學生參與的情況下由老師評估,這就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
2 SPOC 混合教學模式在“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中的實施
2.1 課前
教師可以依據相關課程標準和學生發展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并優化,選擇若干個實用的學習項目,搭建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的線上課程,將每個項目對應的學習任務、PPT課件、微視頻、設計題、測試題、討論題等多種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上傳至線上課程中,教師登錄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門戶,提前一周發布將要學習的各項任務,教師使用學習通中的通知功能提醒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在設置任務點的發放時,可以從公開、定時發放、闖關模式發放、隱藏章節這4種模式中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便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學生需要登陸學習通,根據老師發布的學習任務點, 借助學習通App完成課前線上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已發布的任務點對應的統計欄點擊,即可快速查看每位學生任務點的完成情況及完成的時間,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調整課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堂講解更具針對性,為線下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2.2 課中
教師在上課之前利用手機上安裝的學習通App發布簽到信息,簽到的方式有普通簽到、手勢簽到、位置簽到、二維碼簽到多種方式,還可以設置時長、定時發放,學生通過手機打開學習通中的簽到信息,即可完成簽到,教師可以在學習通中快速的了解學生的到課情況,避免煩瑣的點名,節省時間。
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課程門戶活動菜單進行分組任務的設置,分組方式有固定分組、學生自選分組、組長建組、隨機分組4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組內互評、組間互評、自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每一種評價方式所占的比例可以自由分配,小組任務最終考核評定中將綜合考慮所有評價結果,還可以設置任務時長,督促未交學生等指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進行設置,便于更好地督促學生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將課前學生反饋疑惑集中的問題、設計及制作中的疑難點,以分組任務的形式發放給學生,引導組員圍繞這些疑難點去相互研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協作式設計與實現,解決提出的問題。在該環節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通中的選人、搶答、主題討論等功能,去探討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3 課后
教師在學習通上發布課外資料、作業和試卷,在發布作業時可以對作業提交的有效時段、及格標準、重做、作答要求、督促、分值、防作弊、評分等進行設置,很好地督促學生在課后線上完成,學生能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課程門戶或學習通App及時查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逐一進行批改和點評。對于沒有很好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繼續與老師交流。課后教師要對整個教學活動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和完善。
3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多元化教學評價
本課程主要實施基于過程化的多元化教學評價,包括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
3.1 線上評價
包括學習通簽到、網上學習時間、任務點瀏覽、線上搶答、主題討論、作業、課堂練習、網上考試等。線上評價是通過學習通直接提供的。
3.2 線下評價
主要包括階段性考核與期末考試,學生學習態度、小組討論、參與情況,小組成品的完成情況等。線下評價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讓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評價中。通過多元化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4 結語
實踐研究證明,構建一個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應用到“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課程教學中是可行的,教學效果顯著。實施混合式教學后,學生該課程的總評成績比往界學生有了大幅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天擎,居吉喬.電子線路圖繪制與PCB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李輝.電子產品制圖與制板[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21.
[3]周潤景,劉波,徐宏偉.Altium Designer原理圖與PCB設計[M].4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9.
(編輯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