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香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應用效果及對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作用。方法:研究時段選取范圍2015年01月~2021年01月,入選此次研究22例患者均為我院接收治療的小兒川崎病,結合此間小兒川崎病患者應用治療方法的差異,將其分別納入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例,依次實施常規(guī)治療及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比較在不同干預措施應用下的治療效果、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情況。結果:分析治療效果,觀察組小兒川崎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0.90%)得到了顯著提升,和對照組(72.72%)相比,P<0.05。分析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和對照組(36.36%)相比,觀察組(9.09%)更低,但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小兒川崎病治療期間,通過予以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方法,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有助于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水平,在臨床中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小兒川崎病;治療效果;冠狀動脈病變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近年來,小兒川崎病的患病率日趨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患兒典型的臨床癥狀為皮疹、發(fā)熱、淋巴結腫大等。倘若不及時進行治療,病情加重后損害患者的冠狀動脈,產(chǎn)生冠心病的風險性較高[1]。因此,需提高其重視程度,實施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應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水平[2]。本文擇取我院接收治療的小兒川崎病患者(研究時段選取范圍2015年01月~2021年01月),觀察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的應用價值、治療效果、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情況。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段選取范圍2015年01月~2021年01月,入選此次研究22例患者均為我院接收治療的小兒川崎病,結合此間小兒川崎病患者應用治療方法的差異,將其分別納入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例,依次實施常規(guī)治療及阿司匹林盡早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其中對照組:女6例,男5例,患者的年齡界限值為2-8歲,平均:(5.63±2.36)歲。觀察組:女5例,男6例,患者的年齡界限值為1-9歲,平均:(5.49±2.41)歲。兩組基礎資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僅僅給予患者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劑量發(fā)熱時為30~50mg/kg,分3次服,體溫正常后3天改為3-5mg/kg.分3次服,并給予其他對癥治療。
觀察組阿司匹林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同對照組保持一致,丙種球蛋白劑量為2.0g/kg,一次性緩慢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治療效果,顯效:癥狀消失,有效:癥狀好轉,無效:癥狀無改善,有效率=顯效+有效[3]。②分析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軟件檢驗小兒川崎病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小兒川崎病患者持續(xù)性定性資料以形式()表述開展t檢驗,小兒川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以[n/(%)]表述出來開展檢驗,P<0.05,即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小兒川崎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3.33%)得到了顯著提升,和對照組(60.00%)相比,P<0.05。
2.2?分析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
結果顯示,和對照組(36.36%)相比,觀察組(9.09%)更低,但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對于小兒川崎病患者而言,發(fā)病機制不夠明確,藥物、化學制劑及環(huán)境等和該疾病具有很大的相關性[5]。一旦患病累及患者多個組織系統(tǒng),危害較大。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擴張血管,抗炎鎮(zhèn)痛效果顯著,并能縮短住院時間。
研究結果顯示,分析治療效果,觀察組小兒川崎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0.90%)得到了顯著提升,和對照組(72.72%)相比,P<0.05。應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組織血小板釋放反應,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可預防血栓,從而對心血管疾病進行預防,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分析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和對照組(36.36%)相比,觀察組(9.09%)更低,但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施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方法,在使用后抗體和抗原發(fā)揮作用,能夠達到殺死細菌、病毒的效果。實施聯(lián)合治療方法,降低小血管炎損傷,免疫復合物結構產(chǎn)生變化,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病變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針對小兒川崎病患者開展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方法,不但提高了治療有效率,降低了冠狀動脈病變發(fā)生率,同時縮短了住院日且減輕了家屬經(jīng)濟負擔。
參考文獻:
[1]廖鳳明.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應用效果及其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作用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1):26-27.
[2]林育權,沈遠征,彭松偉,等.阿司匹林輔助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應用效果及其對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22):86-87.
[3]汪鐘.丙種球蛋白輔助烏司他丁在小兒川崎病患兒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9):118-120.
[4]延融.雙嘧達莫輔助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效果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34):4958-4960.
[5]黃斐.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1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