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然步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不僅轉變了人們固有的生活方式,也為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盡管如此,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仍存在許多問題,導致人們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嚴重危害。基于此,本文針對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計算機;解決對策;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
前言: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進步及各行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信息安全作為計算機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重要意義。但就目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情況而言,普遍存在網絡病毒入侵、黑客入侵等問題,使得信息安全程度遭受了不良影響。因此,為改變該現象,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工作人員應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促進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有效提高。
一、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存在問題
(一)網絡病毒
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主要竊取渠道便是入侵網絡病毒,而近年來以網絡病毒入侵所進行的違法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如“勒索病毒”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體現。當計算機用戶處于安全系數較低的網站開展活動時,就很容易產生網絡病毒的嚴重入侵現象。由于網絡病毒本身有著十分高的傳染性與潛伏性特點,同時還具備極強的破壞網絡能力,所以計算機用戶在下載某些程序時,便能隨下載過程侵入用戶的電腦終端,進而獲取用戶大量的隱私信息。此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部分病毒也在更迭代換,網絡病毒的入侵不僅會影響計算機的有效運行,甚至也會給計算機網絡帶來較大的安全威脅和嚴重危害。
(二)黑客入侵
網絡黑客已然成為網民之間的熟悉詞語,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也時刻面臨著電腦黑客的威脅。黑客能通過應用相關的計算機技術侵入他人電腦中,從而獲取用戶的基本信息。同時,網絡黑客在計算機網絡入侵方面十分廣泛,不管是普通用戶的系統,還是企業或政府的計算機系統,都可能遭到不良入侵。因此,黑客入侵無疑是大數據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所需解決的問題。
(三)竊取信息與垃圾信息
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竊取用戶信息與垃圾信息是影響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竊取用戶信息主要是利用間諜軟件進行,其與病毒入侵不同處在于,間諜軟件并不會對計算機系統造成巨大傷害,也不會導致計算機系統癱瘓,但仍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有著直接影響。而垃圾信息的主要傳播方式則是以新聞或郵件的形式傳播,通過利用垃圾信息在傳播過程的強制特點對其他同行競爭企業政策及信息進行相應的信息擴散與盜取。
二、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解決對策
(一)應用防火墻與安全系統
在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較大便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由于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受病毒入侵的影響,安全性能大幅度降低,導致人們的隱私信息無法得到較好保障。而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應用防火墻能解決外界用戶非法侵入的問題,避免用戶個人信息被泄露。因此,為有效保障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工作人員應在大數據背景下,充分了解威脅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惡意軟件及病毒,合理應用防火墻與相應的安全系統,有效降低其他惡意軟件與病毒入侵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不良影響,并借助拓撲結構促使計算機網絡運行安全性的提高。在加強防火墻應用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定期檢查和修復計算機數據及信息,有效解決病毒入侵的問題。同時,對于開發信息系統的環境而言,其主要以分布式的網絡系統環境為主,通過合理設定TCP/IP的協議,能確保開發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系統的過程中,實現數據共享及數據傳輸。由于計算機信息安全系統開發具有多元性、繁瑣性等特點,所以在應用計算機信息系統時,需充分發揮防火墻的作用,從而為開展計算機信息系統創造相應條件,促使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始終處于安全狀態[1]。
(二)增強防范意識
在大數據時代下,黑客入侵的事件頻繁發生,使得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受到了嚴重危害。因此,企業與用戶都應增強自身黑客攻擊的防范意識,以此為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對于企業而言,為解決黑客入侵的問題,應針對黑客構建較為完善的攻擊管理體系,并提高自身識別黑客攻擊的速度,有效降低黑客入侵給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同時還需重視加強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嚴格把控企業內部閱讀計算機網絡信息數據的次數,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優化認證數據渠道,進而達到有效保護計算機網絡信息的目的。其次,在大數據時代下應用計算機面臨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顯然是無可避免的,而多數網絡病毒主要通過計算機漏洞對計算機系統發起的攻擊,進而盜取與篡改用戶信息。對此,計算機用戶人員與計算機網絡工作人員更應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充分認知當前存在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避免網絡病毒侵襲與危害計算機系統。此外,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工作人員應積極主動的宣傳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障用戶和企業信息安全性的同時,達到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目的。
(三)完善網絡安全管控
在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為解決垃圾信息與竊取用戶信息的問題,工作人員與相關企業應及時完善網絡安全管控體系,為網絡信息安全的有效防護提供堅實保障。首先,應嚴格限定用戶訪問權限,要求計算機用戶需通過驗證密碼數據信息才能進入平臺,若計算機用戶的操作規范和所訪問站點與規定不符,則需進行嚴格限制。而訪問權限封閉或沒有訪問權限的計算機用戶連接計算機網絡站點時,會封鎖、關閉傳輸計算機數據,并強制性關閉計算機用戶訪問站點。其次,負責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工作人員需重組計算機網絡的管理權限,若計算機用戶人員沒有經過授權或不具備權限則無法正常訪問互聯網信息內容,更不能進行網絡資源共享。如此一來,通過完善計算網絡信息安全的管控體系,既能保障網絡技術的安全性,也能提高用戶安全意識[2]。
結語:綜上所述,在大數據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普遍存在網絡病毒入侵、黑客入侵、垃圾信息與竊取用戶信息等問題,對計算機系統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及不良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采取應用防火墻和安全系統、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完善網絡安全管控等措施,有效解決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問題,從而為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雷翔鳴.基于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9(5):202.
[2]劉嘉.大數據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方法思考[J].數碼世界,2019(6):149.
作者簡介:姜靜(1983.11-),女,漢族,重慶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