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杰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要注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滲透美育教學,使他們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明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升華學生的情感,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快樂,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與學習都是非常有益的。文章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美育教學展開分析與論證,希望給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和借鑒,以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中美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美育;滲透;重要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49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語文美育教學的重視,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實際學習需求引入一些美育素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和創新力,從而使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一般來說,美育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創造美、鑒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讓學生擁有美的素養、美的品質、美的情操、美的信念。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觀與情感觀。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比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融入美育教學內容,尋找一些有教學意義的語文資源和素材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美育學習活動中,從而構建起一種和諧的語文學習課堂氛圍。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關注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美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塑造人格。教師只有重視對學生的美育教學,才能夠幫助他們塑造完美的人格和心理。語文學科屬于一種人文學科,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沉淀和底蘊,而且能夠塑造積極正確的情感價值觀與人生價值觀,使自身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語文課本中的那些或美妙或華麗的詞句,不但能夠引導學生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情感價值觀,同時也能夠使他們擁有良好的品性與素質,從而積極鍛煉自身的意志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為美育的滲透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美育教學的重視,以便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另外,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感染與熏陶之下,可以使自己的內心和精神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洗禮,在這種美好精神的影響下,逐步科學地培養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并得到思想意識上的進一步提升,可以說,美育教學的滲透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在小學語文美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優秀的作品來感染學生的心靈與情感,讓他們能夠在欣賞語文作品思想魅力的過程中,進一步去深入挖掘語文作品中深刻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內涵,這樣不但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同時也能夠逐步引導他們善于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更為深刻地感受社會之美,無形之中也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美育教學的策略
(一)展現語文美育的情感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活動中開展美育教學,教師要注重展示語文美育的情感性。小學生正處于培養人生價值觀與情感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同時,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動性比較強,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語文課堂上,而有些教師所采用的枯燥、乏味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展示語文美育中的情感性,以此作為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式,進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擁有一個積極與健康的心理世界與生活態度。由于情感教學屬于語文教學中的特性與本質,而語言與作品也是語文素材的重要構成部分,這也是語文被稱為富有情感藝術科目的最主要原因。而且,教師要充分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各項特征,充分展示出語文學科的美育功能,進一步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能夠結合語文課文的內容和情感方向,做出相應的表情與動作,讓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與語文學習體驗,進而幫助他們抒發內心真實的情感與思想。另外,語文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游戲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對語文教材中的人物進行模仿,并對相應的情境進行創造,這樣不但能夠加深他們對文本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且也能夠進一步對他們滲透美育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知識學習的快樂,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真正做到在課堂中有所收獲。當前我國很多優秀的語文作品的文字內容中都融入了人們的真實情感與生活元素,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去欣賞優秀的語文作品,能夠激發他們最原始的自然情感,得到精神方面與心靈方面的凈化與提升,人格也會變得更加健全與完美。
(二)引導學生感知語文學科的魅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想滲透美育教育,取得理想的美育教育效果,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在學習中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與閱讀欣賞,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學生只有深入感知文章內容,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主題與思想感情,才有助于培養自己良好的情感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自身的情感與品質。另外,教師要結合語文教材中的優秀素材實現以美悅情。語文課本中的很多作品都表達了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中春草秋果與田園景物的贊美,所以,教師要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強文章中的情感感染力,引發學生情感與心靈方面的一些共鳴。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展示文章中的畫面,讓學生擁有真實的學習感受,從而實現以美悅情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感知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在閱讀這些優秀語文作品的過程中,培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懷,從而升華自己的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品質,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情感價值觀,這樣才能夠在生活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善于發現美與創造美。由于很多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所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多多引入一些愛國主義知識的素材,讓每一位學生從小樹立起熱愛社會主義與建設祖國的偉大理想,進一步利用語文作品中的藝術感染力來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具體的小學語文美育活動中,不斷完善自我精神品質,升華自己的道德情操。而且,教師在日常語文美育教學中,要多多肯定與鼓勵學生,充分捕捉與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習中的長處,提高他們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自信心,無形之中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與學習能力。
(三)注重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健全,缺乏一定的事物辨別能力,學習視野更是不夠開闊,且個別學生在內心深處還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在參加一些語文實踐學習活動的時候,很多小學生不愿意去表現自己,這會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在語文美育教學中進一步增強對學生自信心與表現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多多引入一些表演和實踐類的活動,讓學生能夠結合語文知識來表現自我。教師還可以在每學期定期開展一些語文社團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這樣不僅讓他們在語文表演活動中更為深刻地掌握語文課本中的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無論在何種場合,都能夠做到勇于表現自我,進而鍛煉自身的綜合素質。另外,教師還要做到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加深對語文作品形象的思考與感受,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語文學科中的思想美與藝術美,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文欣賞水平,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這也是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一種教育手段。教師要重視語文學科內容的感染力與表現力,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美和文字美。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小組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在團隊合作中能夠擁有更多發言的機會,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這對于小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實踐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多挖掘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學習潛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優點多多進行肯定與鼓勵,以此來提高他們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自信心,使自己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活躍,從而提高自己的表現力。教師也可以以小組互評、學生互評的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與學習,共同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語文學習氛圍,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有著較大的幫助,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美育教學的重視,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并能夠利用自己的智慧,深入挖掘語文作品中蘊含的偉大精神和高尚品質,從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感悟與認知。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語文教學中美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要用小學生能夠接受、感興趣的方式開展美育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在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自身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情感價值觀,最大限度地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美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穎.美育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
[2]劉光明.美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7(12).
[3]郭媛.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實施淺析[J].語文時空,2016(4).
[4]許杰.美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淺析[J].教學界(上旬),2016(3).
[責任編輯 李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