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懷
摘 要:核心素養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已然成為各科教師的重點教學任務,學生只有具備這些素養,才可真正意義上學好并掌握學科知識,學生想要實現全面發展亦有更多可能。與此同時,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的各類教學也在積極轉變和調整中。特以語文學科為例,進一步闡述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旨在增強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指向性、針對性,進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健全和提升提供輔助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16
群文閱讀教學是教育改革進程中的產物,相比于以往的閱讀教學方法,更具先進性和有效性優勢,已然成為保障閱讀教學質量的存在,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廣泛歡迎與好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下,群文閱讀教學也需精心設計,只為順應育人趨勢實現良好發展,也可借此機會為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提供助力,所以,語文教師要高度關注和重視核心素養視域下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一、語文核心素養與群文閱讀教學概述
(一)語文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核心”主要指內在的部分,核心素養可視為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與品格、學習能力與品格的統稱,這些能力與品格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只有具備這些品格和能力,才可成為當前社會、時代所需求的人才。
不可否認的是,核心素養理念屬于一種創新教育理念,指出了當前教學的發展方向,也因此從“只重視知識灌輸、技能傳授”的單一教育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成為推動教育全面改革的重要力量。語文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語文學習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品質,包括思維發展、意志品質、情感態度等多項內容,是學好并掌握語文知識的保障,可讓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事半功倍,可在素質教育方面取得優異成果。
(二)群文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近些年應用于閱讀課堂的主流教學手段,可指代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也可指代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主要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在教材基礎上增添更多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在短時間閱讀大量文章,實現廣泛閱讀、多樣閱讀,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較大幫助。它也是一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較好路徑,精心策劃和實施是必要前提,方可促使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快速、有效達成。
二、群文閱讀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關系
群文閱讀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兩者并非獨立存在,只有精準認知兩者關系,方可更好利用,想要達成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將更輕而易舉。認知兩者關系,也可在日常實踐中少走彎路和錯路,即可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既定教學成效。
(一)群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群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解決學生閱讀問題、助力學生實現深入閱讀,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方面可發揮不可小覷的力量和作用:其一,通過大量閱讀,可以在學生與語言之間架構一座“橋梁”,對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皆有較大好處,也可讓學生對語言多一份敏感,對于課文的感知和掌握也將更深一層;其二,群文閱讀有利于鍛煉與發展學生的思維,因為群文閱讀講究閱讀多樣化、多元化,會讓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文本,可以較大程度激活學生思維并助力其發展,學生也可借助群文閱讀發現閱讀規律,對寫作大有裨益,在思維加持下亦可強化核心素養培養;其三,利于鑒賞和創造,學生可以通過群文閱讀發現文字美、語言美、意境美等多種“美”,這是健全學生審美品格與能力的過程。在群文的廣泛閱讀下,學生可以迸發多種靈感、積累豐富經驗,為今后的創造埋下伏筆,對健全和提升核心素養同樣有益。
(二)語文核心素養為群文閱讀教學指明方向
群文閱讀教學,往往結合教師所設定的目標展開,具有較強針對性,可為教學任務完成“添磚加瓦”。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閱讀課堂,教師的教學重心無疑在學生身上,想要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群文閱讀教學可以起到一定助力作用,這也就為群文閱讀指明了教學方向,也是語文教師達成終極目標的有效支持,必然會減輕教師不少壓力與重負。具體說來,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群文閱讀教學重心向核心素養方向傾斜,還可為此樹立群文閱讀教學為基準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這些都具有較大的可實施性,只需在今后不斷地總結、反思、調整、創新,即可取得不俗成績,群文閱讀教學也便可以成為教師達成教學、育人任務中的有用助手。
三、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設計貼合素養的多樣性議題
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前,議題成為摘選文章的主要標準,對群文閱讀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影響,可見議題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想要通過群文閱讀教學達成核心素養培養目的,還需從議題入手,設計貼合素養的多樣性議題,這也成為當前教師的主要任務。
其一,設計有點有面的語言類議題。這里所提到的語言類議題,主要指可通過群文閱讀學到語言基礎知識的一類議題,圍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而設定,讓學生從點到面地學好相關知識,逐步攻破基礎知識中的難點、重點。關于字詞方面的議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用字用詞,通過細細品味來有意識地培養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鼓勵學生感受文字精妙,以準確適用語言文字。
其二,設計思維類議題。這類議題主要針對學生思維鍛煉而設計,包含預見力、轉化力、想象力、適應力、判斷力等多種能力。語文學科所需要具備的思維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閱讀文本,在學生的閱讀實際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和掌握語言文字規律,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知,在引導和訓練下,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能力。
其三,設計審美類議題。審美類議題主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目標,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知善惡、辨美丑,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認知,培養辨別能力,既要關注文本中的“美”,也要引導學生領略看不到的“美”,促進學生外在美與內在美協同發展。
其四,設計求同存異的文化類議題。這類議題的設計,主要以傳承傳統文化為目標,切實讓文化融入閱讀中,強化群文閱讀價值與內涵,讓學生可以客觀與辯證地看待不同文化、不同觀點,避免群文閱讀教學流于表面、過于浮夸,對學生品質、德行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
(二)篩選和組合文本
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大量的文本支撐與支持,這無疑給教師帶來了極大考驗,需要教師根據議題選擇具有指向性、內在聯系的文本,典型規律和體裁多元是最重要的考量標準。典型規律主要指具有一定規律性的文本,將其組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串聯內容、結構或情感,比較適用于閱讀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根據議題選擇不同體裁文本,涉及寓言、深化、小說等等,可以讓學生明確不同文本的不同特點,即可在閱讀中收獲以外之喜。
側重于發展學生思維的群文閱讀,可以更多地篩選具有矛盾沖突的文本,這會給學生認知造成巨大沖擊,也會激發出學生的質疑品質、批判精神。這類素材可以較大程度地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對各種人情世故進行深思,較好地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側重于審美、鑒賞、創造能力的群文閱讀,可多搜集美感十足的文本,將經典文本納入閱讀范疇中,只因許多經典文本中的描述、橋段設計等等,都具有十分鮮明形象,學生可以透過十分富有感染力的刻畫加深認知,是陶冶學生心靈的不錯路徑;側重于文化傳承的群文閱讀,需要更注重文化的滲透,可將古詩文進行組合,古詩文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讓學生廣泛閱讀,可以較好地認知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發現傳統文化亮點與優勢,如《鐵杵成針》《囊螢夜讀》等。
(三)創新閱讀教學手段
群文閱讀教學,為了達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創新閱讀教學手段成為目標實現的關鍵。在語言構建與運用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強化教學、育人成效,可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去感受、去體會,方可讓學生閱讀得更投入、更深沉,在這一過程中,對于文本中的語言表達、文體、結構等將認知更全面和透徹。語文教師可采用多媒體創設濃郁情境,多媒體設備包容多種格式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等等,這些信息的放映和呈現,會給學生感官造成強烈刺激,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更多共鳴,想要了解語言特征、提升語言基礎能力也便輕而易舉;思維發展過程中,建議以對話的形式激活學生思維并助力學生思維科學發展,教師要更多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加深文本認知,要鼓勵學生對閱讀的文本提出質疑,切實培養學生逆向化思維,有助于學生做到靈活思考并真正掌握文本中的精髓;審美鑒賞和創造過程中,建議以討論、辯論的形式展開,讓學生闡述觀點、看法,也通過其他學生的表達完善審美標準,還要賦予學生繼續創造的機會和空間;文化傳承課堂,建議拉近生活與文本的距離,用生活視角去品味文本內容,更需要教師在旁積極引導,即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針對性地傳承,方可避免學生被錯誤價值觀、負面文化影響和荼毒。
綜上所述,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已然迫在眉睫,通過群文閱讀教學來達成該目標,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思路和策略,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清楚認知群文閱讀教學和語文核心素養關系之后,制訂計劃、推出方案和開展行動,更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讓學生于群文閱讀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培養能力與品格、傳承文化,相信會助力小學生更好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郎秋葉.語文核心素養下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1).
[2]黃陽燦.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以《荷花》教學為例[J].才智,2020(18).
[3]陳雪菲.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20(4).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