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花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期,但英語作為一門單純的語言學科,具有較強的枯燥性,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又處于愛玩的年紀,因此在學習枯燥的英語知識方面具有一定的難度。基于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互動式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81
在小學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前提。互動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兩種模式對學生開展教學。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確保在互動、交流的模式下,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英語知識。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與新課改的要求十分吻合,有助于通過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簡化互動用語,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互動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尤其是隨著國際一體化發(fā)展步伐的不斷加快,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也日益得到凸顯。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學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于英語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互動式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寬泛的英語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合作學習能力。學生在互動過程中,能夠感知到他人的想法,從而真正實現(xiàn)取長補短的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創(chuàng)新能力[1]。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是初次接觸英語,幾乎沒有詞匯量的積累,這是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根據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應避免一味地對學生使用一些難度較高的生僻詞,甚至較長的英語語篇,而是應該與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進行有機結合,通過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此外,教師還應為學生構建英語互動情境,多使用學生容易理解和運用的單詞,與學生進行情境化互動,使學生能夠進入英語學習情境中,從而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教師也可以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這種實踐中的運用會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出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而且,小學生的爭強好勝心較強,很容易產生和其他學生一試高下的心理,因此互動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英語教學過程中,如果以傳統(tǒng)的講授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只是單純地在講臺上對學生傳授教材內容,而學生只能坐在座位上被動地聽課,這樣容易出現(xiàn)學生走神而教師較難察覺的情況,而通過實時性的互動,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有沒有集中注意力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運用趣味游戲,增強自主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玩心較重,如果教師以強制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不僅無法起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反而容易使學生形成逆反心理,并且會使英語學習成為一種負擔。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與其采取令學生反感的說教方式進行教學,不如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趣味游戲的方式有效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將一節(jié)課中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帶領學生進行英語游戲,這種時間安排可以確保學生在游戲中玩得盡興,并且不影響對學生傳授英語基礎知識。英語游戲種類具有多樣性,比如“畫畫與猜謎”“飾演動物猜角色”“我為動畫片寫結尾”等,能夠從多元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第一個游戲是教師引導學生畫出一種動物、植物、物品等,另外一名學生用英語說出答案[2]。第二個游戲是教師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表達一種動物的特征,另外一名學生用英語說出飾演的是哪種動物。第三個游戲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英語語言,為一些動畫片或繪本續(xù)寫不同版本的結尾,哪怕幾句話的結尾都可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這些游戲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提高對英語知識的認知能力,從而真正喜歡上學習英語,進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教師還利用英語卡片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這種方式可以使抽象化的英語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可以使用一些英語模型,并將英語模型發(fā)放到每名學生的手中,學生利用模型進行英語游戲,以此拓展英語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互動效果
在信息技術廣泛發(fā)展的當下,網絡與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被廣泛運用。小學英語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集音頻、圖形、影像于一體,教師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層面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引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英語情境,使學生在相對真實的具體場景中,體會到英語知識的無窮魅力。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與生活場面相貼合的英語情境,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充滿想象力的、相對陌生的英語情境,使學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情境,以此從多元角度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貼近生活的情境可以確保學生能夠結合生活更加精準地感知英語學習內容,這種熟悉的情境有助于學生掃平英語學習障礙,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投入互動學習中,以此增強學生的互動意識,提高互動學習效果。而一些相對陌生的情境,可以使學生對差異化的英語情境進行感知,從而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日常生活中較少遇到的場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對學生展示這些陌生的片段,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一些相對復雜的英語學習內容。比如一些國外的生活片段、風俗習慣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難接觸到的,而教師利用多媒體對這些內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西方國家的生活特點及風俗習慣等,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語語境、語法方面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環(huán)節(jié)根據視頻中的情境進行互動性模仿,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感受英語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學生得以掌握不同層面的英語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此外,教師也可以針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錄制主題視頻,讓學生針對某一情境主題的學習內容進行互動演示,然后在班級內播放,使學生不僅可以表演英語節(jié)目,也可以觀看英語節(jié)目,這種雙向的教學引導,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通過互動過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和其他同學的英語學習狀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改正,并學習其他同學的優(yōu)勢。這種信息化互動的導學模式,可以在整體層面確保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的互動教學水平,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不斷探討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養(yǎng)成探究英語知識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真正體現(xiàn)出互動英語的教學價值,并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得到質的飛躍。
四、舉辦英語活動,進行實踐互動
受傳統(tǒng)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以往英語學習強調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分數,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只能被迫將英語口語教學暫時擱置,而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英語書寫教學方面,以至于使英語教學變成了“啞巴英語”。學生的英語知識能力雖然很強,但口語交際能力則相對較弱,這與學生學習英語的初衷相悖。因此,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應定期舉行英語交流活動,使學生在英語活動實踐中進行英語互動,不斷提升基礎英語知識的內化能力和運用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應該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活動的有效性,也更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組別,然后讓學生自己選出組長,再讓兩個小組開展英語交流活動,這種模式的設立,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性競爭氛圍,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3]。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活動的大體框架對學生進行交代,然后將其他活動的編排交給學生負責,這樣就能夠通過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也可以確保學生在組織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進行高效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在節(jié)目編排和演練完成后,兩個小組的學生就可以在班級中以交叉的模式進行節(jié)目演出,并邀請其他班級的學生進行觀看,其他班級的學生可以對節(jié)目內容進行打分,還可以對節(jié)目運用英語的效果進行評價,而且評價者也可以運用英語與節(jié)目表演者進行互動交流,這種模式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又可以使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對其他同學的英語運用能力有所了解,真正實現(xiàn)知己知彼,進而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英語學習確立目標。在互動交流和打分評價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可以以得分的高低評選出特等獎1名、優(yōu)勝獎2名、優(yōu)秀獎若干名,并對獲獎學生進行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獎勵,以此對獲勝的學生進行鼓勵,還能對沒有取得名次的學生進行激勵。這種班級與班級間的活動,也可以使學生的互動學習效果得到凸顯,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五、結語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以全新的互動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以便與當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潮流相匹配。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限制,自我控制力較弱,且課上專注時間較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與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較為吻合。教師通過互動教學,也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盧秀蘭.互動式教學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構建[J].家長,2020(27):108.
[2]李銀環(huán).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時代,2020(17):69.
[3]劉燕.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實踐研究[J].才智,2020(16):45.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