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的內涵,以及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必要性,提出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對策:統籌規劃,建立健全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的體制機制;整合資源,合理研發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的專題內容;高度重視,提升輔導員參與主題教育課程化的能力;轉變觀念,加強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授課方式的創新;閉合循環,建立科學的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的評價反饋機制。
【關鍵詞】高職院校 主題教育課程化 輔導員 授課方式? 反饋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1-0089-03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主要工作職責有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等九項內容,其實施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主題教育的形式。從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來看,處理事務性的工作比較多,屬于自己的成果較少,工作缺乏系統化,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可以將各項工作分類,每一名輔導員對自己擅長的領域可以進行深入研究,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時有助于自身專業化發展。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的內涵
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主要是用課程教學的思維,以課程的形式,用教學的標準,以科學的評價方式進行的主題教育,通過上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具體為輔導員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主題教育的內容整合成一套課程體系,包含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授課對象、教學內容、課程進度計劃以及每次課的教案等,用上課的方式實施教育和管理。
本文所研究的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并不是把輔導員變成專職教師,輔導員其他的一些相關工作還是繼續開展,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在課程的內容上,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內容主要根據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以及對學生有重要影響的內容進行總結凝練,將其內容形成系統化、知識化的專題,并通過課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和服務。其次,在課程的方式上,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將主題班會的形式與傳統的課程形式相結合,可以根據每個學期的需要以及專業的不同要求設置專題內容和次數,如大一新生更多地需要入學適應性教育、安全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最后,在課程的定位上,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續和補充,而不是內容的重復,在課程開發階段以及專題內容的選定方面要注意將主題教育課程變成思政課。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主題教育課程化有利于輔導員向職業化方向發展
為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2014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正確定位輔導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是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前提條件,很多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定位不清楚,更多地從事事務性的工作,如評優評先、處分、談心談話、檢查宿舍以及各項事務的統計和上報等,占用了輔導員大部分的時間,也導致輔導員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是專門為輔導員提供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主題教育的課程開發、試講到上課并逐漸完善都是由輔導員隊伍來完成。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每一名輔導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深入研究某一個領域,在不斷深入學習、講授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向職業化方向發展,進而從職業化向專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
(二)主題教育課程化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要求
一方面,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和最密切的群體,了解學生各個方面,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的需要設計主題教育課程內容和方式,以學生喜歡的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作為思政課的延續和補充,將其設計成一門課程的形式,輔導員教師以專題式、模塊化的方式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零散式的理論說教,這種形式更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深處,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個環節,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可以得到梳理,有利于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最后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三)主題教育課程化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通過專題的選擇、設計以及課程體系的設置等,激發輔導員自身不斷地學習并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進而可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使主題教育課程更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每個學期的主題教育內容是根據專業特點、學期特點以及學生發展特點進行設置的,如在大一上學期主要是新生適應、文明禮貌、行為規范等專題,大一下學期主要是生涯規劃與指導、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教育,更加全面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教育課程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實現教育和管理的有效融合,將更系統和科學化的內容傳遞給學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對策
(一)主題教育課程化的案例分析——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于2009年開始積極探索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積極探索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在2011年下學期開始全面實施。通過不斷探索,提升了輔導員的職業素養和角色意識,其取得的成效獲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案例分析。
1.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提出的背景
為了不斷地優化和改進輔導員工作的方式方法,解決輔導員角色定位不清、職責不明,進而影響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問題。2009年,學校提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為確保該模式的順利實施,相繼出臺《基礎指導課教學大綱》《專項指導課教學大綱》《人生導師課教學大綱》《關于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及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將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融入課堂教學,并運用科學的評價體系考核輔導員的工作效果。
2.構建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
學校將輔導員的具體工作內容納入課程體系,以《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為框架,將輔導員具體的工作分為基礎指導課和專項指導課,每個部分設置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再設置若干子課程,每個子課程都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學時和教分,學期末進行考核后輔導員根據自己的上課情況可獲得相應的教分,并以此來計算輔導員教學工作報酬,同時學校把輔導員履行課程化職責情況與評職稱和晉級相關聯。
3.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取得的效果
在不斷嘗試并完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是獲得了高教改革的新亮點,其改革的成效獲得高度認可。2013年以來,全國已有14個省市的百余所高校借鑒了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為輔導員建設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二是提升了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素質。實施兩年來,輔導員以教學帶科研,以教學促進自身發展,獲得了諸多成績。三是轉變了對輔導員崗位的認識,通過課程化的模式,輔導員的薪資待遇和地位逐漸提升,輔導員成為校內熱門的崗位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研究的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施的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有一定的差別,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將輔導員工作中主題教育的部分進行課程化,主要在借鑒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施模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院校的特點進行創新。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建設的對策
1.統籌規劃,建立健全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的體制機制
高職院校實施主題教育課程化是一項系統的工作。為加強統籌管理,確保主題教育課程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首先要在學校層面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保障機制。主要是以學生工作部門為主,負責制定和統籌學校主題教育課程的總體方案以及管理制度等,學校的其他部門要予以協調配合,如教務部門要統一安排課程、計算課時等。其次要提出規范化的課程要求,輔導員主題教育向課程化方向發展,需要制訂統一的培養方案、課程標準以及課程大綱等。根據課程專題的內容和特點,制訂不同的課程培養方案和標準等,為課程的具體實施提供制度依據。最后要成立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教研室,專門負責主題教育課程的研發和管理,如授課安排和監督考核等,為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2.整合資源,合理研發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的專題內容
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要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其主題、內容、授課形式的選擇至關重要,主題教育的內容是課程的核心和靈魂,好的教育內容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授課過程中發現主題教育課程的資源不夠豐富,且有部分內容與其他科目重復,上課方式大多以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主題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在大學每個階段發展的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也要結合時代對大學生的新要求,也可以將輔導員的工作經驗、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總結,這些都是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方向。高職院校根據在校時間和實習時間的安排,統籌好每個學期要學習的內容,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在課程內容確定好之后,要對每一個專題以及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等進行多次研討和修改完善,提高課程的育人效果。
3.高度重視,提升輔導員參與主題教育課程化的能力
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是對傳統的輔導員工作方式的改變,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對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參與主題教育課程化的過程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深入研究某一個領域并提升各方面能力,為自己的專業化方向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要提升輔導員參與主題教育課程研發的積極性。在組建課程內容研發小組時,鼓勵有想法、有能力的輔導員教師積極參與,大家分工明確,互相補充,為課程研發的順利完成奠定基礎。其次要提升輔導員教師上好班會主題教育課程的能力。因為與傳統的班會形式、內容、要求都不一樣,因此要提升教學能力,充分發揮班會主題教育的育人效果。
4.轉變觀念,加強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授課方式的創新
主題教育課程化與傳統的班會教育和專業課教育的授課方式都不一樣,要吸取班會教育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和專業課教育的結構,將其融合一起,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授課,改變傳統的講授方式。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中首先就要考慮如何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如設計一些小游戲、情景劇表演、小組分享等方式,讓學生自己講出來,也可以激發教師的靈感,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其次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如通過易班、到夢空間、職教云等軟件發起活動,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
授課方式的創新需要輔導員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培訓、自學等方式,結合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盡量選擇互動式、參與式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5.閉合循環,建立科學的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的評價反饋機制
建立科學的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的評價反饋機制對提高課程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每個學期的課程結束后,對所帶班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可以是問卷或者訪談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對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督導聽課、相互觀摩的方式,對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改進,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輔導員教師授課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閉合循環,有利于提高課程的育人效果。
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是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在學習借鑒其他院校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實施,通過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的方式,逐漸將主題教育課程系統化。
【參考文獻】
[1]李藺.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建設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12).
[2]余盼.“課程化”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探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2).
[3]閆莉冰,蔡邵.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理論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7(6).
[4]邢寶君.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模式的價值創新與實施路徑[J].高校輔導員,2017(4).
[5]解書華,唐治,姚宏佳,等.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
[6]高紅,劉建勇.高職院校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1).
注:2020年度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立項項目“基于‘教育實驗法的高職院校輔導員主題教育課程化實踐研究——以柳鐵職院為例”(2020SKC02)
【作者簡介】鄒秀楠(1990— ),女,遼寧鐵嶺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