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舜虹
【摘? ? 要】從現代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的角度來看,閱讀是其中一項重要模塊,具有較強的文字綜合性質,閱讀文本當中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以及人文精神是小學語文課程凸顯育人價值的關鍵。本文將育人價值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作為切入點,對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原則以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實踐途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3-0171-02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Zhao'an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SHEN Shunhong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ystem, rea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odules. It has a strong comprehensive nature of text.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humanistic spirit contained in the reading text are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s highlighting the value of educating people ke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valu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s an entry point, and launches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the principles of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al ways of educating peopl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way
自“立德樹人”理念被提出以來,其根本任務是提倡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發揮課程育人價值。從小學語文課程特點來看,閱讀是語文體現育人價值的關鍵點,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當前,一些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卻并未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思想內涵進行深入探析,無法體現育人價值。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閱讀教學方法和觀念予以革新,將德育理念融入其中,從而實現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育人價值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滿足自身發展需求
語文閱讀的過程有益于學生身心成長,而育人價值則提倡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其需求,利用現實價值使理論價值得以轉化,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即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三個目標維度,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逐漸適應社會。實現育人價值應該作為小學階段語文教育的中心,使學生能對閱讀文本的內涵有所內化和吸收,形成正確且積極的思想。
(二)有利于教師滿足自身發展需求
要想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以及理論素養。教師在深入解讀育人價值理論時,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發展規律,并基于育人價值采用合適的方法開展教育工作。另外,教師作為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在開展實現育人價值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能使自身的教學設計、教學指導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得以提升。
二、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原則
(一)熏陶感染的原則
現代小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價值判斷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一些教師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較為抽象且缺乏趣味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盡管學生跟著教師學習,但是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認識到熏陶感染原則的重要性,平時多閱讀,增加知識儲備的同時,加強個人的人格修養,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來涵養和吸引學生,從而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進行富有情感的教學,運用閱讀文本中的人物、事件等素材熏陶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委婉接受,達到育人效果。
(二)融入生活的原則
很多教師在向學生滲透德育的過程中習慣采用灌輸的方式,無法真正使學生深刻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這不利于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有效發揮。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堅持讓閱讀融入生活的原則,尋找閱讀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運用生動化的事例將思想內涵闡述給學生,使學生形成情感共鳴。另外,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著眼細微之處,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空洞的知識灌輸。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實踐途徑
(一)深入挖掘閱讀文本蘊含的育人價值
在閱讀文本中,題目的作用是統領全篇,學生通過對題目的解析能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重視帶領學生分析題目,將其作為著手點,對文本的核心內容形成基本認知。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小英雄雨來》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雨來被稱為英雄的原因是什么”“你覺得雨來身上具有哪些可貴品質”等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中發現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讓自己的思想受到熏陶并將其作為榜樣,從而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
(二)提升補充材料的豐富程度
1.創作背景
很多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文本以特定的歷史作為背景,距離學生所生活的現代社會較遠。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難以獨立將感情融入其中。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文本的創作背景,將學生帶入文本所描繪的社會環境進行深入學習。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可以先從歷史角度介紹創作背景,再引導學生把握情感,使其能更好地感受周總理的愛國之情,并將其內化成自身情感。
2.作者簡介
文本的內容是作者思想的載體,即使對于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生活經歷和思想層次的作者所表達的內容以及主觀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先為學生做好作者簡介的講解。比如,作者的生活經歷、寫作風格、所處社會背景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全面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思想。
(三)積極運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形式
1.播放音頻
在課堂中,教師播放一些與閱讀內容相關的音頻能更好地將學生帶入文本情境,從而獲得更加真切的閱讀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語文閱讀的育人價值。一旦學生能深入感受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先讓學生將眼睛閉上,然后播放這篇文本的音頻,使學生用心聆聽這段感情飽滿以及字正腔圓的錄音。學生在優美的語音感染下,逐漸想象出西沙群島的景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通過播放課文錄音,能優化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使他們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西沙群島自然景觀的美感,并對自然形成向往。
2.播放視頻
對于小學生而言,生動化的內容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文本內容的存在形式是靜態的,要想充分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視頻作為載體,以動態化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閱讀文本上,這樣的方式更加契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能提高閱讀效率,從而達到發揮育人價值的教育意義。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片段,教師在學生觀看過程中引導學生想象如果自己當時身處五壯士的情境,會如何選擇。通過這樣的方式啟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感受到狼牙山五壯士的偉大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不容小覷,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將其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基于實現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挖掘閱讀文本蘊含的育人價值;提升補充材料的豐富程度;積極運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形式。通過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育人價值的實踐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注:本文為漳州市教育局第六期漳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專項課題“德育視角下的小學學科教學育人功能研究”(課題批準號:zdy2003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重.語文學科“育人價值”的深度挖掘與融通轉化[J].課程·教材·教法,2019(10).
[2]黃連城.彰顯當代“主體性”——小學語文育人價值范式的構建[J].語文建設,2019(10).
[3]孫運振.不忘教育初心 做好育人工作——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29).
[4]委玉寶.借書香校園建設之風,助小學語文閱讀提效[J].教育觀察,2019(29).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