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云華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復習課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高效的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實現對新授課的查漏補缺以及知識遷移創新。但是部分教師對復習課的重視程度并不夠,復習方法也并不科學,導致了復習課成了學生的自習課。基于此,本文以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出發點,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就初中歷史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以問題為導向的高效復習課構建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復習;問題導向;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124-02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High Efficiency History Review Cour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Problem Oriented
(Jianyang No.3 High School,Nanpi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ZHAN Yunhua
【Abstract】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review clas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rough efficient review can help students to further consolidate knowledge, to achieve the new teaching leakage fill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novation. However, some teacher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review class, and the review method is not scientific, which leads to the review class becoming the students' self-study class.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history teaching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comb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review clas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fficient review course based on the problem.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Efficient review;Problem oriented;Teaching strategy
溫故而知新,復習課是學生鞏固舊知識培養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初中歷史課程是一門知識面較廣、內容脈絡復雜的課程,教師要不斷地帶領學生攻堅克難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框架體系的構建。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么在復習課上要求學生大量刷題,要么繼續進行理論講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基于問題導向的復習課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解學生知識漏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建立知識體系。教師要充分利用“提問”這一教學策略來優化歷史復習課,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保證復習的有效性。
一、現階段初中歷史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全面包攬,復習針對性不足
經過新授課的學習,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相同,知識薄弱點也會有差異。但是教師在復習課上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或者教學大綱來授課,這就導致復習課的針對性不足,學生想要重新復習鞏固的內容教師沒有著重安排,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卻反復學習。這種針對性不足的復習課背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忽視,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來制定教學策略。
(二)復習課自習化,復習課效率較低
在初中歷史復習課上,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自查補漏,將復習課變成了學生的自習課。教師在講臺上不做引導和指示,而學生往往漫無目的地翻書或者刷練習題。在這種散漫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低迷,復習效率較低。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意識到,復習課同樣需要精心備課,做好課前導入以及每個環節的安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形成新的體驗和理解。
(三)著眼點不夠廣,知識網難以構建
復習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讓每個課時之間的內容形成有機的結合。但是在現階段初中歷史復習課中,教師往往將復習內容局限于某一節課,一味地就具體的例題進行分析,缺乏縱向和橫向的延伸,這就導致學生知識網絡難以構建。而歷史知識的學習恰恰需要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時間軸,深入了解歷史、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要素之間的關系。
二、基于問題導向的初中歷史復習課開展策略
(一)整理學生存在問題,開展有針對性復習
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是初中歷史復習課程有效開展的基礎。教師應該在復習課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知識薄弱點以及易錯點,在尊重每個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設計。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完《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這節課后,通過課后的詢問和調查,部分學生反映“這一時期涉及的各個諸侯國比較紛雜,在記憶梳理各諸侯國的變法以及重要戰爭容易發生混亂”。在了解到學生這一問題需求后,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制定復習策略。
(二)利用提問進行考核,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以為自己懂了”的情況,換句話說學生不知道自己需要加強對哪部分知識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提問對學生進行考核。如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上來,那么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已經比較深入,在復習課上無須反復講解;如果學生面對教師的提問難以形成系統的回答,那么教師就要加強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強化鞏固。例如,在學習完《開元盛世》這節課后,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提問:哪些政策促成了“開元之治”?開源盛世期間,唐朝在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簡述“安史之亂”這一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歷史事件始末?
(三)層層遞進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深入思考
提問不僅是教師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也是引導學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有效方法。教師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復習內容的安排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地設置問題。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改革開放”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一:簡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等歷史事件;問題二:詳細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點決策,并總結國企的改革;問題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相互合作能獨立自主地進行研究,進一步深化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使復習課成為新授課的重要補充和升華。
(四)系統設置復習問題,引導建立知識體系
在歷史復習課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帶領學生打破課時的限制,以歷史事件或者時間軸的方式來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例如,在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中一共分為五節課,分別介紹了隋唐的建立以及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選拔制度以及對外政策等知識。在學習完本單元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復習,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來掌握隋唐時期的歷史知識。
(五)完善復習評價體系,歸納學習解題技巧
在初中歷史復習教學實踐中,學習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師只有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質量進行詳細的掌握以及了解,才能保證對學生評價的客觀準確,使復習達到預期效果,保證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歷史復習課上,教師要構建課堂提問、任務完成考評以及總結反饋于一體的評價系統,給予學生學習、復習情況以具體化和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讓學生能根據評價引導,開展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復習課與新授課之間的銜接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復習這一環節對于學生查漏補缺、創新遷移、構建知識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糾正傳統復習課授課模式的弊端,優化復習課教學效果。基于問題導向的歷史復習模式對于學生高效掌握歷史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加強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蘭芳.初中歷史"快樂復習課"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8(03).
[2]葉萬杰.如何高效開展一堂初中歷史與社會復習課[J].新課程·中學,2017(06).
[3]盛宏娟.淺析如何上好初中歷史復習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5).
[4]樊廣明.淺析多媒體課件在初中歷史復習中的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25).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