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艷則
摘要:在幼兒園游戲課程教育中,一味地沿用傳統模式,難以滿足幼兒全面發展。關于“安吉游戲”,依托于多元化的游戲材料,為幼兒營建豐富有趣、輕松愉快的環境,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幼兒的情緒體驗,提升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文給予“安吉游戲”,淺談幼兒游戲課程的教學與改革,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安吉游戲;幼兒游戲;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當前幼兒教育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教學學者積極探究幼兒教學中的游戲教學。與早期的的教學方式對比,游戲教學具有提升教學效果、改善幼兒學習情況等優勢及價值,但游戲教學同樣存在一些弊端,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阻礙和延誤教學進度[1]。本文以“安吉游戲”為切入點,討論幼兒游戲課程教學與改革,形成幼兒教育的新理論、新思考。
1 “安吉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及教育特點
1.1 “安吉游戲”價值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文件中,明確表明幼兒的經驗是從游戲和經驗中獲得的[2]。陳鶴琴先生曾提出游戲是幼兒的生命的觀點。幼兒的天性是游戲,游戲能夠促進幼兒運動協調性發展,在學習和探索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提升幼兒智力和能力。此外,游戲促進幼兒社會交往,了解和掌握初步的生活技能,整個游戲過程是幼兒獲得情感體驗的主要途徑,符合幼兒自我肯定、自我表現的需求。
1.2 “安吉游戲”教育特點
“安吉游戲”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1)兒童是游戲的主人:在整個“安吉游戲”中,幼兒除了是參與者和交流者,更重要的是教育主體對象,教師應給予幼兒高度的人文關懷,充分尊重孩子,在學前教育中堅持相信孩子的理念,根據豐富的生活經驗為素材,安吉的老師為幼兒營造游戲氛圍,提高幼兒積極性和參與度,充分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期間要給幼兒做好游戲指導,最大化確保幼兒游戲的時間和安全。(2)營造自然的游戲環境:安吉游戲遵循“回歸自然”原則,教師經過創造游戲活動,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學方法,調動幼兒的興趣愛好,運用竹筒、木板、樹墩等游戲材料,體現出幼兒游戲多樣性。與城市幼兒園相比,安吉幼兒園采用的本地資源和廢舊材料體現出濃厚的鄉土信息;雖然是一種低結構化的游戲材料,師生經共同操作這些材料,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大化地促進幼兒認知自然;也就是說,創設積極健康、快樂向上、開放自主的游戲環境,打造幼兒園游戲教育的新特征。(3)師幼之間最重要的互愛。安吉游戲提倡生態教育,目的是為幼兒創建幸福童年,根據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教師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立足幼兒教學實際,著眼幼兒發展,在安吉的游戲教育中,爭取了解所有幼兒,透過兒童游戲行為,革新教學理念;安吉游戲主張師幼兒之間的互愛,教師應熱愛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反饋。
2 從安吉游戲模式談幼兒游戲課程教學與改革分析
2.1 重新解析游戲精神,把握游戲的本質
關于安吉游戲理念和精神,在實際幼兒游戲課程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特別是游戲精神如何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比如,針對游戲精神,筆者在課堂上引用大量的案例,激發幼兒對游戲精神的探索,但“假游戲”的情況仍然存在,很多教學活動常常被冠以游戲之名,能夠倡導和鼓勵幼兒游戲精神的實際教學活動卻少之又少。因此,針對安吉游戲的深入解析,有助于重視游戲精神,體現出游戲課程的重要目標,這是所有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應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提升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幼兒游戲權利,合理安排游戲時間,以過程體驗為主,通過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上有更多選擇權,從而深層次把握游戲的本質。
2.2 重新認識游戲中的幼兒,發揮幼兒游戲專家作用
在安吉幼兒園,很多孩子將游戲看作是一件大事情,表明幼兒作為個體,善于思考和解決問題。根據幼兒身心發育特點,玩是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主要部分。教師應學會適當放手,充分地信任幼兒,給幼兒尊重和自由,通過觀察幼兒的自主活動過程,了解每位幼兒的特點。玩作為幼兒的天性,在游戲方面,幼兒是專家,教師要放低自己的姿態,發揮幼兒游戲專家作用,達到對兒童觀和教育觀的重塑。因此,教師應創設輕松愉悅的游戲環境,為幼兒天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為提升幼兒游戲的高質量,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打造高效率、高質量、安全性、經濟性的游戲活動,合理使用自然材料,為幼兒身心發育、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就是說,幼兒園應將游戲作為一日活動的基本,每個幼兒都是積極樂觀的學習者,經過與小伙伴之間的娛樂嬉戲,觀察幼兒游戲是怎樣發生的,期間教師要解析游戲的真諦,充分挖掘幼兒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自由,與幼兒創建良好的情感關系,樹立幼兒正確的游戲觀念。
2.3 重新塑造游戲中的教師,靜心慢行追隨幼兒
安吉幼兒園對教師提出多項標準和要求,對于游戲教學活動,教師應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對此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3]。同時,針對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教師要讀懂幼兒,做到“靜待花開”,放慢自己的教育步伐,為幼兒創建豐富多彩、快樂充實、難以忘懷的童年。安吉游戲倡導學前教育從實際出發,將游戲過程還給幼兒,需要教師引發新思考,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與調整。
結束語:在安吉游戲中,倡導幼兒的主體地位,需要廣大教師予以重視,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致力于創新我國的幼教實踐。對于安吉游戲與幼兒教學環節的結合,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結合自身的地域條件,重新解析游戲精神,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創造力,將游戲過程還原給幼兒,這對幼兒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楠.談談如何在游戲中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安吉游戲與傳統幼兒園游戲的對比及分析[J].動漫界:幼教365,2020(36):2.
[2]馬珍.悅游戲悅課程悅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審視下的戶外游戲初探[J].新課程:綜合版,2019(6):1.
[3]劉曉聰.探討"安吉游戲"理念指引下的幼兒戶外活動指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