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要:讀寫訓練自始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也是語文教學階段的重要組成。新課改提倡小學語文教學應走出傳統“灌輸模式”,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旨,以提升學生語文思維和素養為目標,使學生得以開拓眼界,真正掌握語文學習實質上的策略與技能。
關鍵字: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發地重視素質教育,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眾所周知,讀寫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中更是對小學語文的課堂讀寫教學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基于這樣的現實意義,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相關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希望以此來不斷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爭取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通過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與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正是活潑好動的一個階段,也是探索知識欲望強烈的一個階段,因此對其培養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的潛能,將會使其擺脫對寫作的恐懼,而是更積極的進行探索。因此,教師大可不必對于小學生有過多地約束與限制,盡可能使其進行最大限度的自我發揮,不拘于形式地對身邊的事情進行隨意描寫,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對于寫作的興趣。另外,對于小學生的綜合培養來說,也可以使其在作文中配上一些插圖、插畫,展現不一樣的作文方式,使小學生感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積極發揮自己的鼓勵作用,在進行對小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的時候,要多給予贊揚,而少進行打擊,哪怕是對小學生寫作中一句話、一件事也要給予肯定。通過這種激勵式的評價,可以很大程度上使小
學生受到鼓舞,從而激發自己的寫作興趣,增強自身寫作的信心。
在小學語文中,讀和寫是不分家的,只有具備了充足的閱讀積累,寫出的文章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才能鼓勵學生讀讀書,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語言的魅力。學生除了要能多讀書外,還要鼓勵學生多注意觀察生活,將生活中的點滴進行記錄。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有了之前的語言積累,學生就能發現寫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從而會增加學生努力進行閱讀的信心。在現在這樣一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學生可以接觸和學習的媒體越來越多,這種可能會影響學生熱愛閱讀的情況。因此,家長應給學生樹立榜樣,為學生布置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能感受濃厚的興趣。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充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強化讀寫結合,鼓勵縮寫、仿寫、隨筆寫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讀寫結合的一個較好的方法就是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縮寫、仿寫和隨筆寫作。縮寫就是讓學生按照課文的中心思想,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對文章內容進行濃縮,以簡短的篇幅完整的表達出作者文章的主旨。縮寫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仿寫就是讓學生模仿范文的體例、結構、表達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題材進行寫作。仿寫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結構組織能力,例如,在《廬山的云霧》這課中描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時,描寫角度從上而下,從山頭到山腰再到山谷,通過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展現廬山云霧的形狀,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和修辭手法,學習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作的方法來進行仿寫訓練。隨筆寫作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拋出一個話題或題材,讓學生在課堂上隨意進行寫作練習。隨筆練習能較好的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以《黃果樹瀑布》一文為例,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在認真學習課文后,即興以自己家鄉的美景為題作文,通過這樣的隨筆練習,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加強課外閱讀,進行讀寫訓練
讓學生多讀生活,多寫生活。課外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如要求學生在自己的采蜜本上,一定要堅持一邊閱讀,一邊作筆記;要求學生細心觀察日常生活,并且堅持寫日記,周記。這樣訓練,同樣可以達到讀寫有機結合之目的。古人把閱讀比作根,把作文比作葉子,根深才能葉茂。這一形象比喻說明讀書是學生攝取作文知識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閱讀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領會文章內涵、作者意圖以及表現方法的能力。指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人是事,看看社會,看看家庭,就讓學生有取不盡的材料,再加上從課外閱讀中吸取了范文中精彩的語句或技巧,學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東西在習作中表達出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將所讀的書與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獲取的材料結合起來,學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教師進行積極的、正確的指導和評價
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評價。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語言表達方法,熟練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然后再寫作中熟練的應用。寫作要從模仿開始,教師要先知道學生對優秀的作品進行模仿寫作練習,通過模仿作品中的語言技巧等,積累寫作素材,運用不同的方法表達主題,鍛煉寫作手法等,以達到幫助小學生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教師要非常重視對小學生的作文點評教育,能夠促使小學生在寫作上有較大的進步,其實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教師的點評和鼓勵,小學生才能有所提高,教師在學生的發展中不僅要進行指導,更多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師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糾正學生的寫作錯誤,要注重學生的寫作過程,教師要不斷完善和具體對學生的評價,盡量避免泛泛的評價,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是學生需要經歷的教學環節。當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時,就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夠獨立地開展語文的學習活動,從而促進自身素養的完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加強對讀、寫這兩個模塊的教學關注。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融合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同時開展兩項讀寫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拾景玉.小學閱讀教學中“主理由設計”研究[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1).
[2]花曉燕 將閱讀融入寫作,將寫作植入閱讀——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