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秀
摘要: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缺乏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的創意思維拓展教學方法的現象,轉變教學思維,尋求解決方法,實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學中實踐、學有所得,從而提高自己的藝術設計創意思維能力。
本文從高效課堂入手,在大量收集分析“教學實踐”的具體個案例中,介紹了個性化平面廣告藝術設計創意思維拓展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讓學生能夠在平面廣告設計課堂中真正學有所得。重點針對平面廣告創意海報設計、字體設計個性教學的優勢以及對學生的發展,剖析了高效課堂在平面廣告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具體實踐方案。
關鍵詞:創意思維、個性、課堂、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本科教育的授課模式已經慢慢從較單一的授課教學法逐漸走向多元化,但是多元化教學法實施在高校課堂仍推薦緩慢,當今科技突飛猛進的更新換代,學生的興趣點早已被現今的網絡游戲所吸引,導致學生課堂學習氣氛差、無心學習。面對此狀況,許多的專業任課老師都曾改變授課方式,但因,方法不太適合,卻未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近些年,本科藝術設計課程標準的改革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教育部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核心素養”這一觀點。主要也是為了讓我們嚴格根據藝術設計課程的總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的適合學生性格特點發展的創意思維課堂。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實現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的,真誠、高效、發展的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其表現形式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個方面。
一、教學環節的創新
根據平面廣告創意廣告課程課程標準價值體現的幾個方面:(一)提高拓展學生創意思維能力。(二)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創意思維能力。(三)。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實例分析:我曾經上過大學二年級《廣告圖形創意的課程》畢加索的“牛”這節課,也曾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給學生看畢加索《牛》的畫作的時候,有學生問:老師,這是牛嗎?怎么一點都不像?我頓時啞然,此刻我意識到藝術設計創意思維的拓展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是多么的重要?根據前面的課堂我進行了反思,并對教學設計作出了大膽的修改。再次上《廣告圖形創意的課程》這節課時。我對本節課中做了以下幾點修改:1.課堂設計上課方式的修改,2.教學內容的創新、3.教學案例實施方式的創新。
課前讓每一位學生準備繪畫工具,課堂上,不再讓學生們安靜的坐在教室里,感受著老師講得如何飽含熱情、如何天花亂墜。而是給學生一個以《融合》為主題并采用頭腦風暴發散法,鼓勵學生大膽運用思維發散的設計方法讓學生大膽創作,感受創意魅力。
根據實踐證明,本節課堂中學生表現出極大的上課熱情,對《廣告圖形創意》這堂課興趣高漲,有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學生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一部分需要配合的活動,有些學生能自主創造,一些平時不太合群的學生也能融洽的參與進活動中,孤僻的行為有所改善。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質量決定學習質量,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比起填鴨式的學習,教學成果轉化成學生最內在的東西,我們的最終教學目標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把知識融會貫通應用并有效運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知識才是真正教學成果。
三、教育教學法實踐案例分析
過對本科二年級藝術設計《平面廣告圖形創意》的教學課程了解發現,在平面廣告中作品的創意思維非常重要,老師教授學生們按照書上的案例來講,中規中矩,按部就班的教授是最普遍的做法。于是我開始在課堂中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動手實踐中學習繪制創意插畫海報設計和字體設計,并寫出相關的設計說明。
(1)實踐案例——重生手繪插畫、字體設計
以重生為主題的系列海報設計,主要采用異物同構的手法進行設計,主要表達了人與自然、其它生物的存在是一種共生關系,人類對自然無情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本身,我們應該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其實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重生字體設計,以重生為主題的圖形字體設計,采用了鳥的羽毛和頭部進行字體筆畫置換,表達當人們將其它動物的一些部分進行制造使用時是一種重生。以重生為主題的圖形字體設計,采用了鐘表和牛的形象進行字體筆畫置換,表達當人們將其它動物的一些部分進行制造時經過短暫的時間,卻是一些牲畜的終生。
(2)實踐案例——正負手繪插畫、字體設計
正負海報插畫設計以正負為主題的系列海報設計,主要采用銅錢和佛的形象進行設計,表達當今社會嚴重腐敗貪污的現象,很多官員都憑借著自己崇高的地位、官不為民,反欺民的現象比比皆是。
以正負為主題的圖形字體設計,采用了諧音的設計手法進行字體筆畫置換,表達我們國家、民族通過繼承我們優良傳統并將這種繼承一代一代的不斷傳遞正能量,不斷的以實力征服世界
這個時候發現,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在慢慢的發生改變,他知道圖形創意課不再只是看老師給的素材和案例,原來創意就在我們身邊,而是讓自己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提升和靈感的來源,自己盡情發揮創造力的一個平臺。
四、結論
以上的幾種課堂實踐具體案例,分別從多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動手創作能力、創意思維拓展能力、情感表現能力,而這些都是在實踐中結合教育學理論的教學拓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開發出更加優秀的課堂以及培養出多樣化的優秀人才,其中“實踐教學法”“常規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予老師教育教學的正確指導,教師應學會通過啟發性的引導,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能根據不同的學情來選擇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但不管用什么方式,最終我們還是應該把課堂回歸到雙基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把課堂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中真正扮演好“導師”的角色,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努力誘發學生骨子里的創意藝術天性。
參考文獻
薛立軍,張立珊主編.《教學法》.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周繼道編著.《教育創新與課堂優化設計》.新時代出版社,2008.
張素文編著.中國出版集團,2011;教育創新與課堂優化設計》
朱良才主編.《讓教學更生動—激發興趣讓學生快樂認知》.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