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勇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的經濟進步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作用,保證國有企業的持續性經濟進步,可以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重要基礎。基于現階段的經濟環境,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法律政策也逐漸規范化,各個類型的企業在市場中競爭逐漸激烈,以此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國有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競爭壓力增加,其中實現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并購重組,逐漸獲得各個企業的認可和應用。基于這一情況,在兼并重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其重要性,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兼并重組中的風險和對策進行分析,結合其中的風險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促進國有企業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兼并重組;風險;對策
一、國企兼并重組中產生的風險問題分析
(一)戰略方面風險
在企業運行過程中,企業戰略的制定可以統籌全局,同時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設置戰略對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正確戰略的指引,企業可以實現發展壯大。這一過程中企業決策人員需要意識到的問題是切忌盲目并購,在企業拓展新領域過程中,戰略準確性十分重要,涉及新行業情況下,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財力資源,制定戰略不夠科學化,難以增加企業實際利潤,企業也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企業也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二)國家政策方面風險影響
在企業發展運行過程中,國家政策的制定可以對企業發展產生強制性的約束力,企業的相關行為需要保證處于國家政策規范范圍中,這一過程中企業的運行行為與戰略資源以及電力等行業相關,這些行業領域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與人們生活以及國家穩定相聯系,因此國家政策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企業兼并重組過程中,需要保證不觸及國家相關政策,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以此提升企業的重組成功率。目前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政策不斷調整變化,造成企業產生并購失敗的情況較多,國有企業基于這一情況需要在多個層面實現重組改制的效果評估[1]。
(三)資金方面風險因素分析
并購重組工作的開展,企業處于交易前期階段,籌劃工作以及評估工作、交易過程中的交易價格等投資成本都比較顯著,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具備更加雄厚的資金支持。結合這一情況企業需要掌握自身財務情況,相關目標企業需要在掌握財務狀況情況下,預算評估過程中需要投入的資金,避免在后續兼并重組工作中產生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資金難以繼續支持工作開展,綜合性分析企業并購重組后會遭遇的資金風險。
(四)法律風險因素分析
國有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工作需要在國家相關法律要求下,工作開展過程中,其事前評估階段以及并購協議履行階段,均需要按照法律進行。并購流程存在不規范問題,會造成企業過程中承擔目標企業存在的潛在債務壓力,因此人力、財力等均會受到影響;其次,過程中企業并購協議的法律效應會有所降低,產生合同失效以及法律糾紛問題。這一過程中需要避免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產生法律漏洞問題,被不法分子利用,出現國有資金外流的惡劣情況。
(五)文化風險因素分析
在國有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兩個企業的共同目標以及價值觀等,均是通過文化協同的方式進行決定,其中企業文化的形成受到多樣化因素影響,導致不同企業之間企業文化也存在差異性。并購企業的過程中,需要避免由于文化沖突,導致并購企業之間無法溝通,這一情況會造成員工失去對企業的忠誠度,同時產生員工離職潮,增加并購企業的實際整合難度。
(六)管理風險因素分析
在企業并購過程中,其實現目標企業控制的經濟行為主要是利用資產形態轉化,以此實現產權轉讓,在并購重組過程中,在缺乏戰略眼光情況下,難以認識重組后的整合工作,造成企業并購重組的效果不夠顯著,并購重組的預期成果難以達成的案例比比皆是。這一過程中,并購企業需要實現短時間內的目標企業管理接管工作,保證目標企業在產業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積極融入并購企業中。反之會造成兩個企業難以實現協調性發展,對并購企業的發展勢頭造成阻礙,嚴重情況下會出現并購企業利潤下滑的現象[2]。
二、國有企業兼并重組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一)重視防范信息風險
在企業兼并重組過程中,信息準確性會對其造成影響,這一過程中的投資風險系數會不斷增加,國有企業這一過程需要對信息錯誤進行規避,從而避免在并購重組中產生負面問題。這一過程中,企業可以聘請相應專家鑒別信息數據的真實性,防止目標企業提供的信息數據缺乏真實性,產生投資資金濫用的情況,這種風險相對來說并不是很大,但同樣不能忽視,企業在這方面不能過于節省費用支出,避免產生因小失大的情況。
(二)防范融資以及財務風險問題
這一過程中,企業會面臨較多的風險,其中比較重要的風險問題是融資風險以及整合之后的財務風險,并購過程中,需要嚴加把控這方面的風險。融資過程中,防范融資風險,需要企業不斷優化企業的融資管理體系,過程中可以使用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制定科學化的融資決策,強化企業融資過程的彈性程度,提高這一因素作用。在并購后企業需要重視財務整合效果,領導階層的管理人員需要提高財務風險整合的重視程度,同時強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設施設備使用過程中專業性能需要有效提升,企業中財務監督管理力度需要強化,保證國企兼并重組工作可以有效解決存量資金以及資金流失的問題。
(三)注重經營風險的防范
企業在并購過程中,資本擴張以及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對并購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企業在并購前期階段會綜合性分析自身經營能力,企業發展中出現盲目并購的行為,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基于這一情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進行正確的戰略安排,確保企業在并購之后實現穩定發展[3]。
(四)管理方面風險控制措施
通過分析大量案例發現,大多數企業在簽署并購協議之后,逐漸放松對并購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不夠重視企業并購之后出現的管理風險,出現并購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逐漸下降,出現虧損的情況[4]。國有企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掌握目標企業原來的經營管理模式,依據自身需求以及市場需求實現不斷優化,針對機構設置的不合理性,需要管理人員進行及時協調,經營效率有效提升。這一過程中保證企業實現多元化經營,在與自身行業領域不相關的企業并購過程中,企業需要更好的了解目標企業的管理方式,防止由于自身經驗產生忽視實際情況的現象出現,提高管理改革效果。
(五)文化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在國有企業實現并購重組之后,產生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企業文化沖突,這一過程中不斷縮小新企業與舊企業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促使兩種企業文化實現有效融合,這一部分內容也是并購企業以及目標企業都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國有企業需要與目標企業的員工進行有效溝通,掌握目標企業的文化;其次可以選擇國有企業文化中心的相關管理人員,針對目標企業傳達相應企業文化,過程中可以使用培訓以及拓展的方式對企業管理模式有效輸入,以此對企業文化認同度進行提升[5]。
(六)政策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處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政府對新形勢下的經濟工作重心進行調整,需要綜合性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國家長期發展的目標等因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國有企業并購重組改革對國家層面上的政策制定并不會產生影響,但國有企業工作開展不能忽略國家政策的重要性。這一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及時掌握國家經濟政策,強化國家政策掌握程度,同時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實現并購重組;其次國有企業需要跟隨國家政策,通過國家政策本身的導向作用,積極參與到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中,國家可以提高入門門檻或者是限制性行業,避免進入雷區[6]。
(七)戰略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并購重組工作的開展需要以正確的戰略作為基礎,避免出現盲目并購的行為,企業的自身能力需要與并購重組行為進行匹配,以此完成核心優勢互補,提高產業鏈的協同作用。這一過程中,被并購的企業需要與并購企業長時間的發展需求相契合,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有目標企業的被收購價值、企業資源互補性能以及并購結束后自身利潤增長情況等,綜合性分析技術研發水平以及市場份額等,通過戰略方案引導的合理性,企業并購工作可以逐漸縮小障礙[7]。
(八)法律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在國有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法律因素是影響其成敗的重要因素,國有企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視其中的法律風險,提高重視程度。國有企業需要全面了解被收購企業,其中涉及外債問題,掌握應收賬款能否追回等問題,避免在未接受調查情況下盲目簽訂合約協議。國有企業在可以聘請專業化的律師,可以為企業的并購工作提供建議,同時指導企業人員實現與各個部門單位的協調,保證手續齊全,積極推進企業并購重組進程[8]。
三、結束語
在國企資本運行過程中,其效益的提升可以促進國企經濟順利發展。基于這一情況需要積極促進國企實現兼并重組,以此不斷優化國資結構,保證企業經營有效性以及市場競爭力均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玲芳.國有企業并購重組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訊,2019(10): 71+73.
[2]徐杰.試論企業兼并中壞賬問題與對策——以A公司為例[J].管理學家, 2014(16):43-44.
[3]趙傲莉.國有企業并購重組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風險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5(23):21-22.
[4]周師迅,Zhou,Shixun.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外部風險與對策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7(05):80-86+138.
[5]張國昀.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并購風險研究——基于省廣股份并購重慶年度的案例[J].財會通訊,2016,11(34):86-89.
[6]楊磊.新常態下煤礦企業戰略研究——評《基于能力分析的煤礦企業擴張風險與戰略選擇》[J].江西社會科學,2018, 38(07):2.
[7]于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風險分析[J].中國審計,2016(20):68-69.
[8]李莉文.“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在美并購的新特征,新風險與對策分析[J].美國研究,2019,33(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