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建中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國家十分重視農村的經濟建設現狀,希望借助鄉村振興戰略來振興鄉村經濟,但是各地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部分區域還出現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現象,造成城鄉間的經濟差距在逐漸拉大。為使農村處于積極的發展趨勢中,大學生應該融入返鄉創業的隊伍中,在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還能促進鄉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如果民眾過度亂砍濫伐森林,森林資源可能被耗盡,同理,倘若人們始終將農村中的人力資源輸送于城市中,未將部分人才回流于農村,則農村經濟不能處于高速的發展中,而當農村中充滿許多人才時,才能有助于鄉村經濟建設水平得到質的提升[1]。在學校,大學生不僅學習了許多的理論知識,而且參與了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當學生產生強烈的返鄉創業意愿時,基于個人價值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大學生全面彰顯自身的個人能力,基于社會價值的角度而言,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兒童留守問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而且剩余勞動力將擁有許多就業機會。最終,眾多大學生成為鄉村建設中的重要力量,推動鄉村建設的積極發展。
現今高校畢業生數量在持續上升,由于許多大學生都熱衷于前往大城市中進行就業,導致二、三線城市缺乏足夠的人才,隨著人才不均衡分布現象的持續加劇,許多大學生可能會面臨失業危機,加之政府調節了供給結構與產能過剩的現象,造成企業無需雇傭更多的員工,大學生就業市場變得更加嚴峻,學生間產生十分激烈的競爭[2]。當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時,不僅能高效緩解就業壓力,而且能規避城市中的就業高峰。
大學生擁有創新意識與冒險意識,還擁有開闊的視野,對各種問題會形成獨到的見解,當大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來對家鄉進行建設時,可使鄉村地區迎來嶄新的發展生機[3]。加之大學生對所生長的區域也十分了解,并對本地資源與發展產生深刻的認知,可對鄉村區域進行全面的建設。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民經濟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然而城市成為經濟建設的中心區域,導致城市與鄉村存在一定程度的發展差距,隨著該現象的持續加劇,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農村人會對城市生活充滿無限的向往,導致鄉村無法引進更多優秀人才,或者部分學生受到家庭觀念的影響,甚至對鄉村區域持有歧視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中的人才數量會日益減少[4]。大學生還缺乏優良的創業風險意識,若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可能不會對企業的綜合實力情況進行全面考量,如若沒有妥善處理各種利弊關系,則可能會面臨嚴重的經濟損失。
大學生掌握許多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希望將各種知識與技術應用于專業崗位中,然而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過于緩慢,始終彰顯農耕經濟的價值,沒有構建專業化的工業基地與其他產業,無法充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伴隨城市的高速發展,許多大學生會流入城市中,農村勞動力的數量日益下降,長此以往,農村區域將無法打造優良的勞動力市場,留守兒童與老人會成為農村區域的主要群體。該現象不僅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且是城市建設過程中所出現的普遍問題。最終,隨著行業優勢與市場優勢的逐漸下降,鄉村中的創業空間會日漸縮小,大學生對返鄉創業的熱忱也會日益降低。
農業為鄉村區域的主要產業,在單一化的經濟模式下,鄉村區域的影響力可能會持續下降。當前社會經濟處于蓬勃的發展趨勢中,工業、服務業成為刺激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傳統農業沒有運用各種現代化設施來對農業進行扶持,無法在經濟地位上占據優勢性的位置。此外,較多鄉村區域的行政管理政策過于傳統,管理人員還缺乏較高的綜合素質,無法推動鄉村經濟的長久發展。優良的政策與資源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重要保障,當缺乏相關政策與資源時,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愿會日漸降低。
為改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鄉村區域應該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使更多畢業生回鄉創業,為此,管理者應持續彰顯特色化產業的價值,構建多元化的經濟模式,并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技能培訓,使學生知曉創辦企業的基本知識。在校期間,大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不斷培養其他能力,使自身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5]。學校也應該成立返鄉創業指導團隊,對擁有返鄉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大學生形成全局性的思想觀念,掌握更多的創業技巧。針對每名學生所感興趣的創業項目,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全面分析行業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告知運用何種手段能達到長期盈利的目標,使創業項目擁有長足的發展前景。學校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也應全面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成為返鄉創業指導團隊中的一員,借助互聯網這一手段,指導人員能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創業指導。
改變大學生認知觀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各種措施,大學生會廣泛融入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全面掌握并解決返鄉創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
政府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基本職責,運用一系列政策來推動特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并不斷彰顯優勢資源的價值,借助多元化的渠道網絡來振興鄉村經濟,還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原有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使特色經濟得到全面的發展。政府還應該建立優良的返鄉創業服務體系,使大學生認識到返鄉創業的光明前景,加之“三農”領域中包括許多內容,政府更應該對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指導,增強農業知識與專業知識間的關聯性,如果大學生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則可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政府還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使其全面了解農村的實際發展現狀,感受農村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在此過程中,大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相關的創業知識,高效運用相關的社會資源來參與創業實踐活動[6]。如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有助于逐步挖掘大學生的個人潛能,使學生將各種理論知識應用于創業中,避免其將來處于艱難的創業境遇中。
鄉村地區應加大政策與資源支持力度,運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強烈的返鄉創業熱情。當大學生創辦中小微企業時,政府便應該向其推行減稅、免稅等措施,若大學生創業成功,還能獲得相應的獎勵。當鄉村區域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時,也應持續加大宣傳力度,使每一名戶口所在地學生都能對該政策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加大對優秀創業青年的宣傳力度,使大學生汲取創業青年身上的優秀品質。針對大學生的返鄉創業行為,政府還應該向其提供足夠的扶持項目,使創業者擁有更多的技術支持與資金支持,并參照各區域的實際發展現狀來創建針對性的扶持措施,以此來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政府還應該積極營造優良的創業環境,創建優良的服務制度,使各級創業服務機構向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此外,每名大學生需形成優良的創業使命感,運用返鄉創業機會來全面彰顯自身的個人價值,并擁有優良的心理素質,當發生突發問題時,也能臨危不懼。最終,當持續加大政策與資源支持力度時,會使許多大學生融入返鄉創業浪潮中,以此來實現鄉村地區不斷發展的目標。
傳統觀念、行業優勢與市場優勢、政策與資源是影響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的主要因素,為改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府應該向大學生給予更大的政策與資源扶持。由于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應認識到回鄉創業的意義,將各種理論知識應用于創業中,成為振興鄉村經濟中的重要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