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卓方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茶文化作為我國國粹,在我國文明史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而針對在當前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諸如教學人文性缺乏、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以課程思政的思想為導向,促進茶文化及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以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路徑,促進茶文化及思政元素的廣泛傳播,使學生對茶文化及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思政元素有更好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助力學生專業化及職業化共同發展模式。因此,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中,應樹立課程思政理念,促進茶文化融入到其中,發揮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的教育功能,推助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要求。
微電影拍攝課程是以培養學生微電影作品的拍攝的實踐能力為主目標,需要在教育中,關注學生專業的發展。在此教育視域下,教師實施的教育,大都立足于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重視微電影拍攝課程的理論信息及實踐信息的傳遞,以此促進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素質教育、課程思政理念下,提倡學生綜合性發展,學生的發展既重視其專業化能力的提升,也關注其素質教育,以此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性發展的人才。然而從當前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來看,過于重視專業化教學,而忽視了學生人文性的教育,影響到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使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的實踐成效不佳。
從當前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實施來看,呈現出教學形式的單一問題,這影響到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實施模式。例如:在現代化教育視域下,部分教師還是采取灌輸式教學,向學生傳遞微電影拍攝、創作等信息,這不利于學生微電影拍攝課程信息的良好學習。與此同時,也存在教學的實施缺乏系統性的問題,使專業化教學與素養教育融合度不足,這不利于學生專業與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大思政視域下,課程思政思想理念的提出,為學校教育的實施指明方向。微電影拍攝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主內容,應踐行課程思政內容。因此,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以課程思政為導向,促進茶文化融入到其中,能夠起到豐富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功效。一方面,以茶文化、思政元素的融入為基點,豐富了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推助思政元素、茶文化與微電影拍攝課程的內容融合,通過教學的路徑,傳遞給學生專業信息及茶文化、思政信息,彌補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缺失的問題,發揮專業人文化功能,健全及培養學生品格與品質;另一方面,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中,茶文化與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使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形式得到豐富,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思政信息及茶文化信息的支撐下,使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多元化。例如:教師可引領學生以茶文化及思政元素作為微電影拍攝的素材,拓寬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思維,促進教學模式的革新,滿足學生微電影拍攝的多元化需要,也同時培養學生微電影拍攝課程學習的熱情。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高素養、高能力、高品質的人才是社會發展需要之人才。同理,影視領域的發展也一樣,需要綜合型的人才。而將茶文化與思政元素融入到微電影拍攝課程中,能優化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發揮微電影拍攝課程的專業化及職業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學生在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中,獲取茶文化、思政元素,能不斷的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品質及職業素養,并以此素養拍攝微電影作品,使自身作品在選材、創作中呈現內涵性,增強自身微電影的拍攝價值,達到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目的。
茶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精粹,其中涵蓋較多的茶信息內容,包含茶思想、茶精神、茶道主義等等,而這些茶信息對學生發展具有促進及引領功效,需要在時代發展進程中對其進行傳承與弘揚,推助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中,以課程思政為導向,促進茶文化及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能借助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路徑,促進茶文化的傳承,使學生在專業課程獲取中認知茶文化、了解茶文化,從而推助我國茶文化的弘揚。例如:學生通過泡茶、品茶、采茶活動等,拍攝以茶為主題的微電影作品,將茶文化、茶思想、茶道主義在微電影作品中進行呈現,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傳遞到多個平臺中,不僅學生知曉茶文化,而且拓寬茶文化傳播范圍,使更多的人民群眾知曉茶文化,彰顯微電影作品拍攝的意義性,也達到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施的有效性模式。
茶文化視域下,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中,應重視茶信息及思政元素的融入,轉變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觀念,以此促進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革新。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觀念的轉變,使微電影對于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進入新的模式,有效的激發學生微電影拍攝課程的學習熱情。首先,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重視思政元素在其中的融入,以思政元素的融入,明晰微電影拍攝課程與茶文化之關聯,通過課程思政路徑,推助茶文化融入到微電影拍攝課程的體系中。其次,樹立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根據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特性,樹立人本化的教育觀念。微電影拍攝課程的受眾面、學生自身拍攝的微電影作品的受眾面都為人,其樹立人本化教育理念,應滿足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施人本化,以及拍攝的微電影作品人本化,使課程教學及微電影拍攝具有意義。最后,樹立微電影拍攝課程的網絡化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重視先進技術在其中的運用,以此推助茶文化及思政元素更好融入到微電影拍攝課程體系中,以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路徑,向學生傳遞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及茶文化信息。
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中,將思政元素、茶文化融入到其中,能起到豐富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內容的目的,其具體措施為:一是立足于微電影拍攝課程的內容,以課程思政為導向,深挖茶文化及思政元素,將這些信息融入到教學設計中,開展茶文化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教育模式;二是立足于學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茶思想、思政元素,將這些信息融入到微電影拍攝課程中,使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發展融合,以此給予學生良好的教育;三是以茶文化為導向,開展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重視我國傳統文化的融入,實現文化的碰撞,以文化加強學生教育,培養學生高素質與高品質,從而彰顯茶文化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的意義。
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施中,茶文化及思政元素的融入,重視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方法創新是關鍵。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方法的創新,為學生良好的獲取微電影拍攝課程信息、思政信息、茶文化信息提供平臺,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例如:在茶文化視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到微電影拍攝課程中,通過開展多元化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活動,諸如開展探究性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模式、情境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案例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自主的實踐教學平臺。同時,以采茶活動、品茶活動為基點,開展微電影拍攝的主題活動,增強學生獲取微電影拍攝課程知識的積極性。
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中,思政元素及茶文化融入到其中,可通過拓寬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載體實現。首先,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在網絡平臺打造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體系。例如:以茶文化為導向,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基點,打造微電影創作平臺、微電影主題平臺等等,讓學生融入其中,既獲取其中的知識內容,也進行微電影的拍攝實踐。其次,依托于校企合作平臺,將茶文化、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拓寬茶文化的融入載體,使茶文化滲透到學生發展全過程,進而不斷的提升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質量。
茶文化微電影拍攝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能立足于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不足問題,認知到茶文化及課程思政理念的內涵,并以茶文化及課程思政融入為導向,優化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模式,發揮微電影拍攝課程的人文性、專業化教育效能,助力學生專業化及職業化發展。因此,在微電影拍攝課程的教學實施中,重視茶文化及思政元素的融入,實現以課程思政思想,達到茶文化與思政元素融入的有效性模式,從而彰顯茶文化的微電影拍攝課程思政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