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婉君
(福州工商學院,福建 福州 350715)
在當前發展背景下,為了培養和社會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高校都紛紛開始關注到了創新創業課程開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學理念和實踐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實際的雙創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升。為了解決當前雙創教學工作中的問題,突破學生創業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學校必須要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和安排,提升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向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傾斜,很多學校都開展了相關的嘗試和應用,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卻還是有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的問題。一方面,從學校層面出發,當前的教學設計還不夠完善,很多課程的開設僅僅關注到了理論層面的教學,而忽略實踐環節的設計。同時,很多實踐教學的開設過于死板,一般會給學生規定模式化的實踐流程,這樣會壓抑學生的自主發揮空間,實踐教學并不能夠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自身來講,首先,這一階段的學生并不能夠對于自身的能力和專業水平產生清晰的認知,因此實際的創業實踐中很容易造成定位不清,將自己視作是社會的精英階級,不夠腳踏實地。其次,學生普遍存在抗壓能力差的問題,心態上大都急于求成,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困難的干擾產生放棄的念頭,對于不確定的挑戰沒有預先的估計。最后,當下的學生普遍都是來自獨生家庭,從小到大備受父母和外界的呵護,與此同時,網絡化的發展改變了學生的交往方式,致使學生實際的人際交流和交往存在障礙,并不能夠與人進行良好的溝通。這不僅會導致與客戶的交流不暢,也會由于創業團隊內部的溝通問題導致團隊內部工作困難,給創業工作帶來風險。
茶文化擁有著千年的發展歷史,不僅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將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中,具有著多方面的現實意義,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大學生的創業工作而言,不論是和團隊之間的工作配合,還是與客戶的宣傳和溝通,都需要學生能夠端正自己的禮儀規范,能夠以更加得體的狀態和方式進行人際溝通,而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引入茶文化,能夠高效地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其中茶道禮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比如在向客人敬茶之時,必須用雙手托住杯子,這樣能夠表達出對客人敬重,通過敬茶之道的理解學生能夠學會與人交往時尊重的重要性;傳統的茶道中還要求飲茶者必須要“潔身、正心”,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也能夠加強對于自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在社會的極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受到這樣的影響,學生普遍會產生急功近利的心態,實際的工作中也會缺乏耐心,極易與人發生沖突。而茶道禮儀講求一個“和”字,在茶文化平和、安靜的底色下,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狀態也能夠更加沉穩,與人相處時會更加和諧,實際的工作和學習效率能夠進一步提升。
在創新創業課程中引入茶文化元素,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一方面,茶文化發源于我國古代,茶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標志,它的發展過程中與多個層面的內容都有融合,不論是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還是客觀存在的器具和建筑,都有很多的融合茶文化的元素,所以,引入茶文化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實現綜合性的提升。例如,通過不同地區茶文化的引入,學生能夠對于該地區的生活風俗產生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進一步在創業工作開展中,對受眾目標進行合理地規劃。另一方面,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在學生大學以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更多傾向于應試教學模式,課堂中的內容大多圍繞著書本展開,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于歷史傳統文化了解不夠的問題。從這個層面考慮,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古代文化的了解,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地引入茶文化元素,從而夯實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
在雙創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茶文化也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首先,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極為豐富,整體來看,包含著詩歌、繪畫、工藝等多個方面,這些文化作品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幫助他們優化自己的藝術修養。其次,豐富的茶文化也給學生的創業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學生可以自主的發揮想象和實踐,將產品和茶文化進行充分的融合,提升產品的新穎性的同時,鍛煉自身的創新型意識。最后,茶文化本身的幽靜、清雅的藝術特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耐性和韌性,讓學生在面對創業的挑戰和困難時,可以靜下心來進行深度地思考,提高創新工作的效率。
將茶文化引入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工作中最關鍵的作用就是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在新媒體時代下,傳播資源和傳播手段越來越豐富,外國文化和小眾文化的傳播有了現實支撐,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對于這些文化和信息的關注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就會忽視掉歷史悠長的傳統文化。而對于當前的情況來講,阻礙傳統文化的傳播就會降低國人的文化自信,也不利于國家對外傳播形象的建立。因此,必須要開辟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和渠道。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工作來講,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對于茶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也能夠通過學生相關茶文化產品的制作引導外界對于茶文化進行關注。
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更強,過于強制性的教學開展會使得他們產生強烈的厭學感,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可以利用選修課的形式推動茶文化創新創業課程的開展。首先,應該對學生的實際課程安排情況進行調研,進一步提升后續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需要注意應該盡量設置在學生課程相對較少的時候,從而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提升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注意實際教學內容層面的融合。要巧妙地將茶文化內容和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融合,增強教學的合理性。并且,也應該針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和更新,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生動的茶文化教學情境,也可以建設相對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能夠利用更加便捷的方式進行學習。最后,應該加大選修課程的宣傳力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開設“聽課加創新學分”的學制規則,吸引更多學生的加入。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他們對于茶文化的理解,高校應該積極地開展相關的體驗式教學活動。一方面,茶文化中包括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相對應的體驗,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深化他們對于茶文化的理解。例如,可以小范圍的組織學生開展茶道活動,在品茗的過程中培養他們沉穩和平和的性格。另一方面,古老的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工作有著很多近似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加強指向性,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創業實踐。例如,飲茶的步驟有很多,但是一個環節都不能省略,如果省去其中一環,就很有可能影響茶的味道和效果,從這個層面出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創業過程進行深入地思考,教導他們要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地進行創業和工作。
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創業形式,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以茶文化為主題進行相對應的應用和開發。一方面,應該加強主題開發的號召,提倡學生進行相對應的創業工作。例如,對于農業學生的創業教學來說,可以讓學生以“采茶、品茶”為主題開設一個主題茶園,融合農業種植手段,開展一站式的體驗化游玩。另一方面,在學生進行創業的過程中,大都屬于第一次,經驗不足,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學校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對一的指導教師,在學生遇到創業困難時及時施以援手。
綜上所述,茶文化是我國悠久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產物,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來說,茶文化的引入能夠進一步培養端正的禮儀規范、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因此,為了實現大學階段教學對象創新意識的提升,學校應該關注茶文化選修課程的設置、開展相關的體驗式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應用開發,讓學生積累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