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應當向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看齊,而運用思維導圖來充實課堂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面對初中生日趨成熟的思想和觀念,教師應當運用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方式呈現思維導圖,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導其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效率。基于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本文將介紹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多種應用途徑,細致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意在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5-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40
作者簡介:趙霜琳(1981.2— ),女,漢族,甘肅張掖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
思維導圖是一種極具實用性的圖形工具,可以輔助各類教學活動,能夠協助初中生理清冗雜知識之間的聯系。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為課堂注入活力,可以圖文并茂地展示不同信息,從而指引學生規范自我思考方向,明確學習目標,對各類重難點知識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由于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來充實課堂,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重難點知識,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初中語文科目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語文知識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語文教學活動,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入手。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從描述定義、性質、特征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直觀理解能力,還可以從對比、分類歸納的角度出發,使之能夠在圖示的指引下對照不同信息,區分知識的異同,從而理清信息順序,合理分析因果關系。還可以從整體和局部的方向入手,引導學生經過類推來了解特定的語文知識,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加深學習印象[1]。教師可以選擇形式不一、色彩艷麗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找準關鍵,引申基礎知識內容
基礎知識是支撐語文學習的重要元素,利用思維導圖來呈現基礎語文知識,能夠啟發學生的靈感、深化其基礎知識認知,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系統更為規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找準關鍵知識,圍繞關鍵詞句設計概念圖,激發學生的靈感,使之能夠配合教師來完成制圖,也可以加深基礎知識的學習印象。在完成設計后,讓學生對照嚴密、完善的思維導圖來回顧知識,教師則在其回顧的過程中引申知識內容,進一步強化其思維能力,使之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為了節省時間,選擇直接出示制作完成的思維導圖,雖然節省了制圖時間,但是學生難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其無法根據教師的提問來正確作答,也不能快速理解圖中涵蓋的基礎語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還容易影響學習效率提高[2]。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明確基礎知識內容中的難點,在課前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預習,在學案中融入思維導圖框架,使之能夠按照要求找出關鍵知識,完成制圖任務,在課上根據教師的要求來進一步理解基礎知識,將教師引申出的語文知識體現在圖中,切實加深基礎知識的學習印象。
(二)以點帶面,建立嚴密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具有以點帶面的特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嚴密的知識體系,使之能夠按照脈絡圖的形式將自己吸收的知識進行呈現,圍繞不同的知識點來構建知識面,不斷完善知識脈絡體系,為后續的學習做足鋪墊[3]。教師以新課程基本理念為指導,明確知識體系構建的現實意義,帶領學生圍繞關鍵知識點來建立重難點知識體系,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使之能夠各抒己見,積極主動地繪制不同的圖示,教師再發揮思維導圖以點帶面的優勢,引導學生以知識體系圖的形式連接不同的脈絡圖,呈現出完善、嚴密的知識體系,切實提高實踐能力,加深學習理解的印象。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較強,時常會“借鑒”他人成果而應付教師,部分教師為了保證總體教學進度,未能及時指出其錯誤的學習行為,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時常會出現空缺。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保證每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索,從而構建嚴密的知識體系??梢詾椴煌瑢W生規劃學習目標以及方向,使之能夠擺脫不良的學習依賴心理,根據教師的指導來繪制思維導圖,從而理清重難點知識之間的聯系,圍繞中心知識點來構建知識面,不斷增強語文學習能力水平。
(三)理清脈絡,高效梳理課文情節
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利用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幫助其迅速理清課文中的中心思想,使之能夠高效地梳理課文情節,不斷提高閱讀學習質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課文題目或中心詞視為關鍵詞,引導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思維導圖,圍繞關鍵詞來制圖,將中心思想、復雜關系、影響意義等體現于圖中,能夠清晰地呈現全文框架,從而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課文,顯著提高閱讀學習質量。
但在實際的閱讀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容易在繪制思維導圖方面消耗大量的時間。一些教師為了控制課堂節奏和趕超教學進度,會選擇直接板書或用多媒體教具呈現思維導圖,本意是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但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其對教師產生了學習依賴,無法自行梳理課文情節。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平衡制圖與閱讀二者關系,向學生傳授高效的閱讀技巧,使之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課文的主旨思想,從而提高制圖的效率,節省大部分時間用于分析課文。教師則可以在學生繪圖的同時,下場巡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使之能夠根據教師提示來迅速理清知識脈絡,高效梳理課文情節,提高閱讀學習質量。
(四)延伸拓展,開拓文化學習眼界
初中階段學生大多進入了“青春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由于其正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語文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延伸拓展課堂知識,能夠激發其探究欲望,使之將好奇心轉化為內部學習動機,根據教師的指導來開拓文化學習眼界[4]。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在呈現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部分課文知識,具有強化知識儲備、開闊眼界的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但在中考壓力的影響下,部分師生的觀念“高度一致”,都將日常教學活動的終點指向提高學習成績,甚至會盲目地采取“車輪戰”“題海戰術”等低效教學方法,學習成績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但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著眼于初中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頻率,從而幫助學生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繼而開闊文化學習眼界,升華學習境界。教師要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呈現課外知識,融入當前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使之產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從而在不竭動力的支持下,充分吸收知識,不斷開闊眼界。
(五)正確立意,加深作文創作深度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較為重要的教學環節,能夠鍛煉初中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一步培養其語文素養。而利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創作,則可以保證作文立意的正確性,使之在明確寫作結構的基礎上,加深作文創作深度,在不同的訓練活動中找準目標,不斷提升創作能力,提升學習自信心。而部分初中生在課余時間會閱讀大量的名著,其會將名著中的寫作模式直接套用與作文中,此舉非但無益于提升創作水平,而且容易滋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由此可知,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加強引導,發揮思維導圖優勢,幫助學生正確立意,不斷加深其作文創作深度,切實提升其語言應用能力水平??梢栽诮o定作文題目后,引導學生制定寫作提綱,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作文結構,合理控制篇幅內容,以免出現字數不夠或者字數過多的問題。教師可以板書提綱范例,引導學生準確立意,站在全局角度思考作文結構,在完善思維導圖的同時,列出作文中體現的不同素材,學會運用佳詞名句來充實作文,提升作文的文采,不斷加深作文創作深度,有效拓展自我思維,從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六)建立框架,串聯重點難點知識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其中含有作者豐富的情感,隱喻了大量的思想,具有極高的研究、學習價值,而應用思維導圖講解古詩詞知識,則能夠將紛繁蕪雜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建立結構分明、層次清晰的知識框架,有效降低學習難度,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5]。但部分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古詩詞,選擇用直白翻譯的形式來講解重難點知識,鼓勵學生用反復背記的方法記憶重難點知識,其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部分知識,但是隨時間的推移,學生關于重難點知識的記憶會逐漸消失,所建立的知識框架也會倒塌。
為了進一步提高重難點知識的學習質量,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古詩詞知識進行剖解,采用分點、分節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建立完善的知識框架,引領學生共同將知識填入框架內,再鼓勵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圖,激發其記憶、理解的積極性,使之在繪圖的過程中,深刻理解重難點古詩詞知識。要依據學生自行繪制的思維導圖來進行分析,使之能夠在深刻理解的同時,發現圖中的不足并予以修繕,串聯全部重難點知識,進一步完善知識框架,提高語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晨曦.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9(33):56.
[2]楊惠君.初中語文如何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名著教學[J].科技資訊,2020(25):153.
[3]賈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創新探究[J].農家參謀,2019(17):236.
[4]高漢武.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236.
[5]馬存海.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