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朱彩云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改善剖宮產患者應激反應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8月選擇在本院進行剖宮產的產婦9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產婦分為研究組48例與對照組48例。對照組在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兩組護理觀察時間為14d,測定應激指標-腎上腺素(Adrenaline,ADR)、皮質醇(Cortisol,COR)變化情況。結果:研究組術后3d與術后14d的血清ADR與COR值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14d的產后感染、產后出血、靜脈血栓、盆腔疼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8%(P<0.05)。結論:心理干預在剖宮產婦術后護理中的應用能緩解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心理干預;剖宮產婦;應激反應;并發(fā)癥;腎上腺素
剖宮產是一種常見分娩方式,在保障產婦與新生兒安全的基礎上,對產婦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術后容易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同時剖宮產對產婦是一個強烈的應激事件,很多產婦在術后可表現(xiàn)為生命體征的波動,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為此也需要加強術后護理[2-3]。心理干預是當前優(yōu)質護理的主要內容之一,能夠在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家庭成員之間形成一種互動式溝通,從而促進患者康復[4];特別是網絡社交平臺的發(fā)展和普及為產婦的跟蹤性心理護理提供了可能[5-6]。本文具體探討了心理干預對改善剖宮產患者應激反應的效果,以促進產婦產后康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2019年3月至8月在本院進行剖宮產的產婦96例,納入標準:①單胎妊娠,順利完成剖宮產,術中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②年齡25歲~45歲,孕周≥37周;③新生兒Apgar評分≥9分;④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⑤產婦知情同意本研究;⑥意識清楚能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②新生兒存在先天性疾病或畸形者;③不愿參與研究者,中途退出者;④合并內分泌疾病產婦;⑤心、肝、腎、造血、神經系統(tǒng)等疾病產婦。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每組各48例的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為生命體征監(jiān)護與日常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以自薦或推薦的方式選取心理護理干預人員,心理護理干預人員應為本院護士,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組織能力,為人熱情、時間充裕,且自愿充當心理干預者。由本研究人員對心理干預者進行系統(tǒng)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同伴支持的目的及意義、產后護理相關知識、飲食指導及溝通技巧等。(2)依據(jù)每位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心理護理計劃,由心理干預者現(xiàn)場說教。讓其結合自身經驗演示術后如何完成哺乳,有利于提高產婦依從性和自信心,提高自我護理依從性。也可讓心理干預者單獨說教,指導產婦進行運動鍛煉。(3)出院時與出院后心理干預者與產婦進行面對面溝通,解決不同產婦在產后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建立微信群,可把8名~10名產婦歸為一組,每名心理干預者擔任組組長。本研究人員統(tǒng)一向各小組長推送4條~6條與產后護理相關的信息鏈接,由各小組組長根據(jù)本小組情況自進行共同學習,推廣有效的經驗,引導產婦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護理意識。
兩組護理觀察時間為14d。
1.3 觀察指標
(1)應激指標測定:分別在術后3d與術后14d采集靜脈血標本各5ml,3000r/min分離上層血清,采用免疫熒光法測定腎上腺素(Adrenaline,ADR)、皮質醇(Cortisol,COR)含量。(2)記錄兩組產婦產后感染、產后出血、靜脈血栓、盆腔疼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應激指標變化對比
研究組術后3d與術后14d的血清ADR與COR值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14d的產后感染、產后出血、靜脈血栓、盆腔疼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8%(P<0.05),見表3。

當前我國剖宮產率逐年遞增,雖然保障了母嬰安全,但是也使得產婦產后恢復比較困難。特別是部分高齡剖宮產后產婦由于存在疼痛、感染等并發(fā)癥,易使產婦對術后護理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失去信心,也容易出現(xiàn)產后抑郁癥[7-8]。
應激反應是機體受刺激時興奮交感神經系統(tǒng),剖宮產術對產婦是一種特殊的創(chuàng)傷,可引發(fā)一系列生理改變,給產婦帶來嚴重的代謝和內分泌紊亂,導致產婦心率加快、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血壓升高等狀況[9]。剖宮產產婦的應激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產婦對手術麻醉和疼痛的恐懼、對新生兒健康等的擔憂,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心理干預能夠在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家庭成員之間形成一種互動式溝通,該護理模式可通過科學的方法,讓產婦通過群體式管理模式,學到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有利于產婦產后康復[10]。
剖宮產產婦常產生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緊張、焦慮、恐懼等應激反應,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可降低產婦的生活質量[11-12]。要針對產婦應激反應產生的原因,運用對待親人般的態(tài)度,增強產婦信心和自我控制感,提高產婦對手術麻醉等相關知識認知度,產生被重視和滿足感,并使產婦獲得心理和社會支持。護理人員要積極運用精湛的技術和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使產婦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了信心,建立身心之間的良好循環(huán),避免給產婦增加心理負擔[13-14]。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術后14d的產后感染、產后出血、靜脈血栓、盆腔疼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較低(P<0.05)。不過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也沒有具體分析心理干預的相關作用機制,且隨訪時間短,將在后續(xù)研究中深入分析。
總之,心理干預在剖宮產婦術后護理中的應用能緩解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曹麗華.產房助產護理中應用舒適服務理念的優(yōu)勢探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4):151-152.
[2] 魏艷琴,何百花.舒適護理在剖宮產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36):117.
[3] 楊蓮芳.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況及生理應激的影響[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9,33(2):147-150.
[4] Goldthwaite L M,Shaw K A.Immediate postpartum provision of long-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J]. 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15,27(6):460,4.
[5] Hoban R,Bigger H,Schoeny M,et al.Milk Volume at 2 Weeks Predicts Mothers Own Milk Feeding at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Discharge for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J].Breastfeed Med,2018,13(2):135-141.
[6] 何丹,汪莉霞.手術室全程無縫隙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生理應激、心理狀況的作用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13):106-107.
[7] Heller R,Johnstone A,Cameron S T.Routine provision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on at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in a national public health service: a service evaluation[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7,96(9):1144-1151.
[8] 柳青,施美蓉.手術室舒適護理對剖宮產術產婦應激反應及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3):160-161.
[9] 梁培蘭.舒適護理對剖宮產患者疼痛及應激水平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yī)藥,2019,32(2):494-496.
[10] 方曉紅.手術室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況及生理應激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7):2828-2830.
[11] Alderdice F,Henderson J,Opondo C,et al.Psychosocial factors that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e of birth and maternal postnatal adjustment: finding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J].BMC Womens Health, 2019,19(1):42.
[12] Aregawi A,Terefe T,Admasu W,et al.Comparing the Effect of Spinal and General Anaesthesia for PreEclamptic Mothers Who Underwent Caesarean Delivery in A Tertiary,Addis Ababa,Ethiopia[J].Ethiop J Health Sci,2018,28(4):443-450.
[13] Barros A J D,Victora C G,Horta B L,et al.Antenatal care and caesarean sections: trends and inequalities in four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s in Pelotas,Brazil,1982-2015[J].Int J Epidemiol,2019,48(Suppl 1):i37-i45.
[14] 孫宗琪,黃紅霞,韋迪霞.全程心理管理對二次剖宮產產婦生理與心理應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8):72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