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星 吳良風
【摘 要】目的:探討ICU護士職業壓力、職業倦怠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的100名ICU護士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情況,總結ICU護士職業壓力、職業倦怠的關系。結果:(1)ICU護士工作壓力源主要是工作時間量和時間分配、護理專業和工作、病人護理等。(2)ICU護士消極應對方式評分低于常模(P<0.05);積極應對方式評分比較(P>0.05)。(3)ICU護士職業倦怠中情感枯竭、個人成就感評分高,疲潰程度處于高度狀態。(4)ICU護士消極應對職業壓力時,職業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高,積極應對職業壓力時,個人成就感高。結論:ICU護士職業壓力強,多來自工作時間量及時間分配、護理專業以及病人護理等,消極應對的護士職業倦怠感強烈,無良好的個人成就感,疲潰程度較高,積極應對的護士職業倦怠感稍輕,個人成就感良好。
【關鍵詞】ICU護士;職業壓力;職業倦怠;關系
ICU的患者均病情危急重,患者生命風險大,稍有不慎便會喪失生命,護理工作風險高,容易對護理人員的身心狀態造成較大影響。ICU護士的工作量大,護理服務強度高且風險大,長時間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工作,會逐漸消耗護士的情感和態度、行為等,導致其產生不同程度的職業壓力,隨即形成職業倦怠,對其工作狀態和未來職業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1]。護士產生職業倦怠時,常表現出不能順利的應對壓力,呈現出極端反應的狀態,影響其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故而應了解ICU護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的關系,以使護士的職業倦怠情況得到有效解決[2]。本文回顧性分析100名ICU護士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情況,總結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選擇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的100名ICU護士為研究對象;(2)職業壓力、職業倦怠等調查資料完善;(3)能正常溝通交流,愿意配合調查研究。排除標準:(1)ICU工作時間<3年;(2)不具備正常的調入手續和資料等;(3)ICU實習護士。一般資料:100名護士男女占比為9:91,年齡(32.76±6.82)歲;3名副主任護士,6名主管護士,護師52名,護士39名;中專學歷5名,大專學歷32名,本科及以上學歷63名;發放個人信息表給每位研究對象,發放100份,回收100份,量表回收率100.0%。
1.2 方法
(1)個人信息調查:了解每位護士的年齡和工作時間、性別等資料。(2)壓力源調查:用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調查工作壓力源,調查內容主要是護理專業和工作方面、工作量等,著重了解護士的時間分配和儀器設備、工作氛圍、人際關系等,以1級~4級評分法評價35個條目,得分高說明壓力程度大[3]。(3)應對方式調查:用簡易應對方式量表調查ICU護士應對工作壓力的方式,用Liker4級評分法評價20個項目,消極應對評分高說明心理狀態差,積極應對評分高說明心理狀態好[4]。(4)職業倦怠調查:用職業倦怠調查量表調查職業倦怠情況,調查內容主要是情緒耗竭、去個性化與個人成就感,以7點自評方法評價22個項目,得分高說明職業倦怠感強[5]。
1.3 觀察指標
評價ICU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和消極應對、積極應對情況,從去人格化、情感枯竭和個人成就感方面了解其職業倦怠情況,總結ICU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ICU護士工作壓力源
ICU護士工作壓力源主要是工作時間量和時間分配、護理專業和工作、病人護理等,評分見表1。

2.2 ICU護士應對方式
ICU護士消極應對方式評分低于常模(P<0.05);積極應對方式評分比較(P>0.05),見表2。

2.3 ICU護士職業倦怠情況
ICU護士職業倦怠中情感枯竭、個人成就感評分高,疲潰程度處于高度狀態,評分詳情見表3。

2.4 ICU護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相關性
ICU護士消極應對職業壓力時,職業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高,積極應對職業壓力時,個人成就感高。詳情見表4。

ICU是搶救危急重者的重要場所,護理工作特殊性強,患者的病情危重復雜,不能有效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致使護理工作量大且綜合性強。ICU護士通常要為患者提供治療護理、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倒班頻繁,對護士的生活影響較大,且高強度的護理工作使護士長時間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從而對其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工作壓力逐漸加大,隨即產生強烈的職業倦怠感,不能正常的投入工作和生活,影響其未來職業發展。
3.1 ICU護士職業壓力轉為職業倦怠的機理
職業倦怠是心理學常見的名詞,主要是個體因為工作重壓而出現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這是臨床護士常見的一種職業危害,常見護士不能正常或有效應對持續不斷的壓力,隨即產生心理綜合征,主要特點是護士的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以及人格解體,尤其是ICU護士,其上述情況更為明顯,對其職業發展的影響較大,且明顯危害其身心健康,護理工作質量隨之顯著降低,甚至造成較為嚴重的護理不良事件。
職業倦怠感產生與個體職業壓力有關,成振江[6]指出護士負性情緒嚴重,職業緊張、職業倦怠明顯,心理健康素養與護士負性情緒、精神壓力緩解有關。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職業壓力與護士職業倦怠的程度有關,ICU護士的工作壓力表現為中高度水平,多數護士自覺工作量和時間分配等情況容易引起職業壓力。由于ICU患者病情特殊,患者需要封閉式管理,致使護士工作量明顯大于其他科室,常需要為患者提供治療護理、日常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等,加上每項護理工作的要求高,致使護士在展開護理服務過程中,其精神高度集中、緊張,且多數ICU護士不具有正常的規律生活,職業壓力逐漸增大,職業倦怠感明顯增強[7]。
3.2 不同應對方式對ICU護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的影響
應對方式與個體負性情緒和心理狀態調節能力密切相關,主要是個體用意識與行為,評估個人能力,從而有效調節并減輕內外壓力。積極應對方式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問題,通常能增強護士的心理適應力[8];消極應對方式則是以消極心態應對各種問題,容易加重護士的負性情緒和不良心理,致使護士的身心耗竭加重,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ICU護士雖面對較多的工作壓力源和工作量,而消極應對比常模少,劉納等[9]指出工作時間長的護士,其工作經驗豐富,遇到問題時大都會選擇積極應對。說明多數ICU護士的自我調節能力良好,可以較好地調適自己的不良心態,在應對工作壓力時,并不會逃避或退縮,能及時處理各種ICU護理問題,能有效地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
ICU護士職業壓力減輕,其職業倦怠可以明顯改善,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ICU護士職業倦怠調查指出,護士的情感枯竭、個人成就感維度處于高度疲潰狀態,去人格化則呈現出中度疲潰狀態,這主要與ICU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質有關。ICU患者大多數是危急重癥,這種病情的患者病情變化快且復雜,護理工作量大且涉及諸多內容,再加上ICU工作時間分配不適宜,許多護士需要較長時間的連續倒班工作,致使ICU護士較長時間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逐漸產生身心疲憊的心理,隨即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襲來[10]。ICU的工作環境緊張復雜,護士長時間處于特殊環境下工作,比如患者需要護士全權護理和負責,護理工作稍有不慎便會致使家屬誤解,隨即將不良情緒發泄給護士,致使護士感覺不到患者與家屬的尊重,對自己的工作產生較大的質疑,甚至不愿意繼續工作。ICU護士每天面對著瀕死患者的掙扎和痛苦、絕望,心情常遭受重大的打擊,情感沖擊明顯,致使護士自覺心理壓力增大,職業壓力明顯增大,逐漸產生職業倦怠的情況[11]。如果ICU護士自我情緒調節能力較差,導致其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平衡實際問題,明顯影響其身心狀態,隨即產生明顯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從而較明顯的影響護士的去人格化評分[12]。
綜上所述,ICU護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關系密切,消極應對職業壓力的ICU護士職業倦怠感明顯,尤其是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積極應對職業壓力的ICU護士職業倦怠感較輕,可獲得較高的個人成就感,身心狀態更為穩定。ICU護士要注重自我身心狀態的調整,工作中積極應對職業壓力,適當的調整負性情緒,以樂觀的心態面的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工作中彼此溝通交流,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多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采用適宜于自己的方法減輕工作壓力,避免長期處于氛圍緊張的工作環境中,維持身心狀態穩定。
參考文獻
[1] 孟微,馬新利,黃紫琪,等.臨床護士職業獲益感與組織氛圍現狀及其相關性[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1,38(3):256-259.
[2] 鄒輝煌,胡玉娜,葛高琪.外科ICU護士同情心疲乏現狀與社會阻抑和工作投入情況相關性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3):177-180.
[3] 孫華悅.心理健康素養在護士職業壓力與職業倦怠關系中的調節作用[J].職業與健康,2020,36(19):2593-2595,2599.
[4] 郭一峰,劉金榜,郭愛敏,等.170名ICU倒夜班護士睡眠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21,28(7):59-63.
[5] 張筱,楊陽,劉軍燕,等.“二胎風暴”對ICU護士壓力轉變與應對方式影響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28):3567-3569.
[6] 成振江.醫生職業緊張、職業倦怠和抑郁傾向的研究[J].醫學信息,2021,34(10):72-74.
[7] 曹丹萍,王麗娟,王秀華.心理減壓法對手術室護士職業壓力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20,46(5):400-402.
[8] 李鑫,王雪,王瑩,等.不同科室護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與職業倦怠水平及其關系的研究[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20,46(5):412-416.
[9] 劉納,張子豪,王琳,等.工作壓力在護士職業倦怠與工作特征的中介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21,20(1):1-7.
[10] 周雁榮.系統性壓力管理對心臟外科ICU護士職業壓力及職業倦怠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10):1432-1436.
[11] 張愛蓮,張秀英,孫奎立.護士職業壓力與護患安全相關性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7):36-38.
[12] 張艷楠,張志英.ICU護士共情疲勞與職業壓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5):1764-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