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莉莉
摘要:定向運動作為幼兒體育活動開展的一種新形式,與一般的運動項目有一定的區別。戶外定向運動是一種需要充分考驗幼兒智力和體力的活動。所以需要科學規劃幼兒戶外定向運動的活動實踐,在保證幼兒得到鍛煉的同時,實現個人綜合性的成長。本文針對定向運動活動與幼兒運動能力發展關系進行分析,在明確運動要求的基礎上提出幼兒戶外定向運動實踐策略,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全面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幼兒戶外定向運動;體育游戲;實踐;策略
以幼兒熟悉的生活環境為背景開展戶外定向運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新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環境,激發幼兒興趣,增強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認知能力,實現智能與體能的綜合提升,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科學開展,以增強定向運動趣味性,激發幼兒興趣,鍛煉肢體協調性等內容為目標,從而推動幼兒各項指標的良好發展。
一、定向運動與幼兒運動能力發展關系
定向運動起源于瑞典,當時屬于一項軍事體育活動,把它簡單化、幼兒化后融合在幼兒體育教育中,不僅能夠增強幼兒體質,還能培養其思維能力。幼兒定向運動是一種以幼兒為參與主體,以幼兒熟悉的環境如幼兒園為活動背景,以幼兒在與其特定年齡特點相適應的特殊地圖(色塊、繪畫、照片)的幫助下開展的特殊的定向運動。在進行定向運動過程中,幼兒在奔跑中鍛煉了身體素質,在閱讀地圖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尋找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體能和智能得到同步發展,所以這一項定向運動對幼兒整體運動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幼兒戶外定向運動的要求
(一)加強對幼兒身體素質了解
幼兒運動的本質在于運動能力,結合研究來看,得到充分發展的幼兒更愿意參與運動活動,更勇于面對挑戰,具備競爭、集體等意識。將定向運動與游戲融合起來,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既體現幼兒教育的理念,也在活動中使幼兒走、跑、跳、爬、鉆等基本運動作得到全面發展,從而提升幼兒的基礎體能素質,增強個人智能和體能的發展。教師在設計定向運動時,要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教育建議,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選擇運動種類。避免選擇強度過高或難度較大的游戲,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二)選擇安全、穩定的游戲項目
幼兒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在身心發育中都較為稚嫩,缺乏思考能力和主動避險能力,且身體素質較低,所以在選擇定向運動游戲中要注重幼兒身心安全的充分考慮。必須選擇安全、可控性強、穩定的游戲活動,以幼兒的人身安全為主。同時要注重定向運動的主題與目標是否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既要鍛煉幼兒的體能,又要利于幼兒智力發育。
(三)積極與家長做好溝通
在開展幼兒戶外定向運動活動時,要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可以構建家園模式,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從而提高幼兒安全的保障性,以及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在幼兒定向運動游戲活動中,還能增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通過定向運動游戲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在戶外運動中的表現及智力和運動能力的發展。
三、以游戲為載體的幼兒戶外定向運動實踐策略
(一)有計劃性的開展定向游戲,提升幼兒地圖認知水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說明,空間認知能力主要是指對物體的空間關系以及對主體自身在空間所處位置的認知。所以我們要注重對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的培養,通過五大領域的有意識滲透教育,引起幼兒的興趣,加強幼兒對空間的理解,從而提升幼兒看圖、識圖、懂圖的能力。
例如,在戶外活動中,包含著大量的空間認知,它是幼兒自主學習的樂園。在運動中,時時都要在空間認知的幫助下進行,如我們熟悉的體育運動游戲:跳房子、走迷宮、投籃等,完成這些活動,兒童必須判斷對方向,以及空間特征和關系。又如運西瓜球接力,組織幼兒成兩路縱隊相對站立,一隊排頭走過平衡木,跨過小河、鉆過鐵圈、穿過小山坡后將西瓜球交給對面幼兒排頭,幼兒排頭以此方式繼續進行,幼兒在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空間認知能力的發展。空間是幼兒發展過程中認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良好的空間能力是兒童認識熟悉環境的前提,當幼兒具備這種能力,就能很好的識圖、理解圖意。
(二)加強師幼間的互動,增加定向運動趣味性
教師要提前做好科學的安排,針對活動時間、活動道具以及鍛煉效果制定活動計劃,為幼兒戶外定向運動提供指導內容。通過將游戲融入定向運動中,加強與幼兒的溝通互動,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意識,增加運動趣味性,從而實現核心素養與身體素質的綜合提升。通過交流,指導幼兒按照順序參加游戲,自覺遵守活動規則,充分激發幼兒參與定向運動游戲的興趣。
例如,定向運動開展前,教師與幼兒溝通喜歡什么樣的游戲,有闖關類、尋寶類、集體類、單人完成與雙人完成類等多種游戲。如果幼兒喜歡集體類游戲,教師可以將“捉迷藏”這個傳統的游戲融入到幼兒戶外定向運動中,既能滿足游戲的互動性,使幼兒在藏、找、走、跑中提升鍛煉效果,讓幼兒感受戶外定向運動的趣味性。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提問“你們聽說過一種運動嗎?只要小朋友藏起來后你就很難找到他。”幼兒“知道!捉迷藏!”老師“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幼兒“好!”然后出示活動地圖展開游戲,按照捉迷藏的規則請部分幼兒藏在指定的位置,再請一個幼兒按指示路線來找,游戲角色交替進行。在游戲中,幼兒能夠充分的體驗你藏我找游戲帶來的樂趣,還能加強在游戲中的互動交流,充分感受游戲的樂趣,將戶外定向運動游戲的趣味性發揮到最大化。
(三)構建合理的定向運動目標,激發幼兒思維能力
多元化的游戲內容,可以培養幼兒不同的能力,例如通過競賽模式可以激發幼兒的勝負欲,培養競爭意識;通過合作模式,可以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與團體榮譽感。在定向運動中,教師要合理構建定向目標,從而培養幼兒圍繞問題探索的意識,激發幼兒思維能力,增強觀察力。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走迷宮”的游戲。活動的目標為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學會反向檢查;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逆向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對地圖的認知能力。幼兒在走迷宮的過程中看似是體能的鍛煉,但實際也是智能的鍛煉。走迷宮的游戲充分的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快速的運轉思維,調整肢體,從而增強大腦與思維的協調性。在定向游戲中,還能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戶外定向運動中,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制定計劃,首先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實際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同時把定向運動的基礎知識融入到各領域教學中,提升幼兒的地圖認知水平,再通過選擇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安全的游戲項目,加強游戲中的溝通互動,結合多元化的定向運動游戲強化幼兒身體素質,從而實現幼兒體能智能的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丁莉.小地圖大智慧——淺談幼兒定向運動中不同年齡段的地圖設計[J].好家長,2018,(36):72-73.
[2]呂金蓮,卜俊俊.巧用定向運動促進幼兒身體移動能力的發展[J].家教世界,2021(13):55-56.
[3]朱珠.在生活情境中開展幼兒定向運動的實踐研究[J].動漫界:幼教365,2016,000(028):68-69.
[4]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