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桂和 劉曉生 陳晶晶 /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策應“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以“大豐倉”品牌為引領,深化農業農村領域開放合作,賦能大豐農業農村“大豐收”。全區現有“豐收大地”“恒喜”兩個農業類中國馳名商標,創成綠色食品91 個、有機食品2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3 個,建有國家級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1 個、省級基地9 個。“恒北早酥梨”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裕華大蒜”為鹽城首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產品,“大豐大米”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榮獲第五屆全國優質大米爭霸賽“科技含量獎”,“寶龍龍蝦”被認定為“中歐10+10”地理標志互認產品,“恒喜菜籽油”榮獲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恒喜食用油”“恒北早酥梨”“東沙紫菜”入選《2020 江蘇省農產品品牌目錄》,品牌數量全省領先。
扎實推進恒北早酥梨“一個品牌”,豐收大地、鹽土大地“兩大載體”,226 省道名特花木、351省道綠色果蔬、228 國道循環種養“三大特色觀光農業經濟帶”農業“123”重點工程,夯實“大豐倉”品牌建設基礎。
做大一個品牌。突出強鏈和融合,圍繞品牌創新、規模擴張、果品深加工、農旅融合,做大恒北早酥梨系列產品。恒北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開發梨系列六級衍生產品,完成創意設計恒北梨文創產品30件,精心舉辦梨花文化節、鄉村旅游節等節慶活動,打響恒北品牌早酥梨系列產品。
做強兩大載體。突出產業和科技,推進豐收大地、鹽土大地形成市場化運作機制。豐收大地圍繞現代種業和精品園藝兩大主導產業,抓好現代種業基地、冷鏈物流、中央廚房等項目建設;鹽土大地圍繞現代種業、特水養殖、海洋科技,編排招商項目,抓好現代種業、海洋生物護膚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項目建設。
做特三大經濟帶。突出高效和休閑,推進“三帶”項目集聚布局、功能拓展、形象提升,推動特色觀光農業經濟帶高質量規模化發展。“三帶”沿線規劃區域累計落戶項目53個,完成投資25.42億元,累計建成面積達9 萬畝。新豐鎮突出花卉苗木產業,重點實施郁金香種球研培基地、花卉苗木集散地等項目;萬盈鎮突出休閑康養產業,實施休閑康養項目建設;草廟鎮突出特色果品,實施圩東梨園、川鹿生態園二期、麋鹿生態小鎮等項目。
因地制宜,完善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功能,不斷塑造“大豐倉”品牌平臺。
大力推進農業園區轉型升級。堅持“一鎮一園”,突出“一園一特”,完善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加快高新技術推廣應用,著力打造一批農業產業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園區。全區建成農業園區23個,其中國家級1 個、省級1 個,園區總面積18.06 萬畝,引進各類農業項目102 個,建成豐收大地精品園藝、荷蘭花海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農業園區,豐收大地創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建成以豐收大地農產品加工區為核心、鹽土大地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光明食品工業園為支撐的“一區二園”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和2 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投入8 億元實施“五通一平”基礎設施,具備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落戶的承載條件。豐收大地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完成投資24.5 億元,入駐企業29 個,其中上市企業1 家、省級龍頭企業4 家。
大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圍繞稻米、蔬果、水產、畜禽等優勢主導產業,組織開展各類農業招商,重點招引中央廚房、凈菜加工等產業化精深加工項目,形成加工、流通、獸藥、飼料等產業聯動發展。全區發展規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0 家。2020 年投入15.94 億元,實施蘇合禽產品加工、沿海冷鏈物流智慧城、光明食品產業園等農業重點項目32 個。
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心將“大豐倉”品牌打造成綠色生態、安全放心的“金字招牌”。
聚焦農業標準生產。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強化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發展循環農業,推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推廣綠色防控、化肥農藥減量使用、測土配方施肥等綠色生產技術運用,強化農產品從品種改良、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到倉儲、精深加工全過程科學管理,提高農業科技化水平。建立健全監管名錄,將蔬菜、水果、畜禽和養殖水產品的生產經營主體納入監管名錄庫。全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追溯體系,確保產品主體可查詢、去向可追蹤。
聚焦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4家。全區發展家庭農場494 家,其中區級示范家庭農場145 家。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育力度,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建設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涉農人才隊伍。
聚焦農村電商發展。全區建有國環地標、農一網、荷蘭花海等農村電商平臺,創成省級“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5 家。圍繞豐收大地、草堰夢幻迷宮·田阿姨等鎮村電商平臺網點,推進農村站點建設、物流體系、網絡平臺等軟硬件的共建共享。建設農業電商孵化基地,支持“荷蘭花海”花卉、海瑞休閑食品、大豐龍蝦、恒北早酥梨等優質農產品資源“引流上線”,2020 年全區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3 億元。
以“大豐倉”品牌為引領,做足品牌文章,強化品牌運營,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效。
實現企村聯建共贏。大力實施“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全區218 個涉農村(居)全部與企業達成意向性聯建協議,達成聯建項目213 個,實現了“村有項目、村企結對”兩個全覆蓋。舉辦專場簽約活動,與南京、常州、無錫等地開展多次合作,取得豐碩成果。2020 年9 月3 日,舉辦大豐農副產品進蘇果暨全區村企項目集中簽約活動,集中簽約企村聯建項目15 個。2020 年9月16 日,在南京舉辦“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2020 大豐(南京)企村聯建共建暨特色農產品推介會,集中簽約企村聯建共建項目18 個。
實現農業休閑有機融合。按照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民房變客房的理念,重點打造荷蘭花海、恒北梨園、東方桃花洲等一批景點景區。創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躋身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發展實力50 強,全區累計創成休閑農業國家級品牌14 個、省級品牌17 個,年接待游客1200 萬人次。
實現農業接軌上海持續發力。舉辦各類產銷對接活動,與江橋市場、西郊國際等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應基地11 個。建成上海農產品直銷窗口80 家,2020 年全區農產品上海銷售額達40 億元。依托區域內上海農場資源優勢,共建10 大品牌基地,共制西甜瓜、鮰魚、禽蛋等產品生產標準。與光明集團全面加強種養加銷合作,投資100 億元開展“一園一廚五基地”建設,為滬豐一體高質量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