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群/江蘇省建湖縣委農辦 徐曉豐/建湖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建湖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學習借鑒邳州、宿遷等地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的成功經驗,總結提煉本地在農村清產核資過程中收回集體資源資產、調整低價合同的實踐做法,2019 年11 月在鹽城市率先出臺了《關于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為中心,從清資源、清資產、清合同入手,全力推進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
三級聯動,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實行三級聯動。縣抓統籌,成立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協調指導、政策設計等工作。鎮擔主責,將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作為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加以部署推進。村為主體,組織對村域各類資源資產開展全面清查,動員群眾共同梳理舉證,細化措施,分類推進,銷號治理。縣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工作指導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開展宣傳發動。各鎮(街道、區)召開工作部署會,出臺治理方案,張貼宣傳標語,宣傳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造濃輿論氛圍。三是嚴格督查考核??h委縣政府將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內容,建立嚴格的督查考核機制,對各鎮(街道、區)的治理進展情況實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
試點先行,優化推進措施。一是堅持試點先行。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落實每個鎮區選擇1 個村開展試點,各試點村居運用國土三調最新成果,對集體機動地、養殖塘口面積進行實測,并對合同、資產進行排查,形成各村治理臺賬。二是細化工作措施??偨Y鄉村公共空間治理試點情況,出臺《建湖縣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規程》,明確了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中排查摸底的范圍、方法和治理的原則、措施。三是明確治理任務。委托第三方用各村承包地確權數據與最新國土三調數據進行疊加,制作村域資源分布圖,得出未確權田塊目前在國土三調圖上的地類面積(水田、林地、坑塘水面等),統計可治理面積,結合村情實際下達治理任務。
邊查邊改,構建長效機制。一是積極開展排查摸底。各鎮(街道、區)按照實施方案和工作規程要求,以村為單位開展清查工作。二是有序推進整治工作。鎮村堅持邊查邊改,收回并重新發包被違規占有的資源資產,糾正不規范合同,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幅明顯,集體經濟強村總數54 個,其中經營性收入超過100 萬元的30 個。三是構建長效治理機制。不斷總結前期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經驗,進一步鞏固提升治理成效,建立健全鄉村公共空間長效管理和開發利用機制,形成了資源發包必須由村集體組織按實測面積招標、溢出面積收益必須歸村集體等制度性規定。
系統謀劃,推進綜合治理。一是與基層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發揮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所有黨員及其近親屬帶頭退出侵占的集體資產資源,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轉化率100%,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率100%,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達65%。二是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以“四治理、四提升”為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村莊規劃管理覆蓋率100%,建成美麗宜居鄉村90 個。三是與農房改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相結合。扎實開展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共搬遷改造自然村莊363 個,實施農房改善26969 戶,建成交付新型農村社區26 個、住房5916套,農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農村形態面貌顯著提升,被評為農房改善績效考核評價優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