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茝冰
摘 要:本文以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為背景,對當前中職院校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途徑進行探析,以期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服務意識,更好地推動寧德市地方產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地方產業經濟? ? 就業? ? 中職院校
近年來,寧德市始終圍繞“環三都澳”發展謀篇布局,構建不銹鋼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鋰電新能源、銅材料四大千億產業集群,城市發展正步入快車道。同時,當地產業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缺口明顯增大。在寧德市當地經濟的迅猛發展與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職院校的本地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旨在努力做大做強寧德市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
一、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概況
目前,寧德市以四大支柱產業為發展重心,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推動閩東經濟走上一條蓬勃發展的道路。作為鋰電新能源的世界級領軍者,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遠銷海內外。在寧德市人民政府和企業的不懈努力下,寧德已經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鋰電新能源生態小鎮。寧德市以上汽集團寧德基地為龍頭,帶動周邊31家一級配套供應商落戶寧德市。2019年9月,項目一期已經正式投產。不僅如此,寧德市還引進不銹鋼新材料產業,以青拓集團為主導,組建了完整的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產品種類多、工藝先進、產量高。寧德市中鋁東南銅業基地項目年產陰極銅40萬噸,生產線不僅規模大,而且工藝水平領先、能耗低。未來幾年,寧德市將向“萬億工業時代”的目標前進。隨著經濟的發展,寧德市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缺口也明顯增大。因此,中職院校應當做好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工作,為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培養出所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做大做強寧德市職業教育,促進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發展。
二、中職院校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寧德市正處于重要發展階段,中職院校應該抓住這個有利契機,為當地產業排憂解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但是,面對如此重大的歷史機遇,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中職院校學生對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認識不足,未能及時轉換角色,無法適應企業的工作模式,從而產生抵觸、對抗等情緒的問題。這說明目前中職院校學生對于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意識不強。不少學生在擇業、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傾向于選擇在一線發達城市就業,而放棄了正在發展中的、充滿機遇的寧德市,這對于寧德市的發展無疑是一種損失,對于學生個人來說是放棄了自身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
三、中職院校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途徑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體會其內涵精神,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筆者分析前期寧德市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總結出中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幾大途徑。
(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更好地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
中職院校學生畢業前要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在企業工作時間固定、制度嚴格的環境下,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讓學生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愉快地適應實習生活,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這就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保持緊密聯系,采取嚴格要求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激發學生潛力。同時要鼓勵學生家長積極配合,對學生的實習進行鼓勵與監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個人綜合能力。
例如,寧德技師學院的學生在上汽寧德基地頂崗實習期間,學校領導與班主任經常去企業看望頂崗實習學生,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工作情況,做好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不斷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領會“勞動無上光榮”的深刻內涵;在寧德技師學院與上汽寧德基地的共同組織下,學生家長實地參觀企業,了解子女的實習情況。
在企業頂崗實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客觀看待實習期薪資待遇,以技能提升、能力培養為目標,不能好高騖遠,要在企業實踐中積攢寶貴的經驗,踏踏實實地學習技能與本領,努力成為未來四大支柱產業中的“技能大師”。
(二)強化中職院校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意識
中職院校在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上要明確任務,確立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通過統一的工作部署和協調一致的工作步驟,同時把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工作納入工作考核范圍,使全校各部門在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工作上形成合力。中職院校全體領導班子與教職工要高度重視,要做到職責明確、認識統一,將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意識的思想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強化學生對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認識。寧德市中職院校需要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就業觀:“寧德市是個好地方,就業不需到遠方”,要鼓勵學生為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服務,助力寧德市地方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加強就業指導,提供升學機會,推行“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共謀地方產業經濟發展
中職院校要對學生就業形勢進行全面分析,深入企業調研用工實際需求,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對在校學生進行就業、擇業、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培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將思政教育融入就業實踐,與寧德市當地四大支柱產業相匹配,推動寧德市地方產業發展,更好地搭建寧德地區營商服務平臺。寧德市中職院校與當地四大支柱產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新生以“訂單班”的形式就讀于學校,在跟崗、頂崗實習期間服務企業,將在校期間所學知識與企業技術相結合。例如,自2018年起,寧德技師學院與上汽集團乘用車福建分公司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開設上汽冠名班;自2019年起,寧德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和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簽約開設校企合作訂單冠名班;自2020年起,寧德技師學院與新能源產業上游企業——寧德思客琦開設數控加工專業冠名班。學校與企業之間密切合作,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所有課程根據企業實際場景進行安排,在課堂上模擬企業實際工作情境,企業派專人負責,并及時更新技術資料與課程內容。此外,校企合作學生畢業后在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同時,還可以享受企業與福建省部分優質高職院校共建的“二元制”學歷提升項目待遇,畢業后取得全日制大專學歷,工作、學習兩不誤。這不僅穩定了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用工需求,還幫助校企合作學生拓寬升學通道。
(四)產教深度融合,加強技能培養
寧德市依托四大支柱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不少知名企業積極與當地教育部門配合,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例如,上汽寧德基地與寧德技師學院共同成立汽車鈑金與涂裝產學研究中心,并捐贈教學用車。這標志著企業與地方教育產教融合格局的形成,將為企業輸送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寧德技師學院與上汽寧德基地共建新能源汽車產學研實訓基地,為當地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學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企業實習中,悉心服務企業,為未來的就業發展夯實基礎,助力寧德市地方產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五)培養愛崗敬業精神,提高服務意識,緩解企業用工壓力
愛崗敬業精神的強化是幫助學生端正職業態度的前提。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每位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將愛崗敬業精神與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意識融入課堂教學,真正讓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意識深入人心。當下,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發展迅猛,企業不僅用工需求大量增加,對于技能型應用人才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但由于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較大,給企業帶來招工、用工方面的困難。寧德市中職院校經過深入調研,通過校企合作“訂單班”形式或開設對口專業,為企業培養所需的技能型人才。2020年9月,上汽寧德基地面對量產爬坡和疫情的雙重壓力,寧德技師學院上汽冠名班馳援一線,學生迅速轉變角色,保證了上汽寧德基地的正常生產運行。通過與企業之間的深入交流和合作,促進企業與學生的共同進步發展,緩解了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的用工壓力。面對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職院校學生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愛崗敬業精神,時刻了解前沿先進技術,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中,早日成為符合企業用工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用實際行動高質量地服務寧德市四大支柱產業,為寧德市早日步入“萬億工業時代”努力拼搏、艱苦奮斗,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小結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發展不能脫離地方產業的實際情況,地方產業同樣需要中職院校輸送技能人才。因此,必須充分認識中職院校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學生提升技能水平、提高服務地方產業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當地產業所需的技能型專業人才,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服務當地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王旭忠.提高中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效果的途徑初探[J].辦公室業務,2017(18).
(作者單位:寧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