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夫/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
“戴莊經驗”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下產生的,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廣泛的借鑒意義,江蘇省政府于2018年發文在全省范圍內學習推廣“戴莊經驗”,加快推動生態農業建設,形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近年來,戴莊村積極探索實踐,“戴莊經驗”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但回溯過往,不論是1958年一位新四軍老領導,在宜興農林學院開學典禮上語重心長要新入學的新生立志學農,建設老區,幫助農民過上好日子的殷切期盼;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從日本帶20株草莓苗,在句容白兔推廣草莓,出了一大批萬元戶;再到九十年代,在句容春城推廣巨峰葡萄等應時鮮果,累計幫助4萬多戶農民脫貧致富,人均收入達到了1.5萬-2萬元,部分趕上了城鎮居民,影響遍及省內外。當時總結的“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的科技興農做法,為“戴莊經驗”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步入了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時期,農業農村領域正在發生重大歷史變革,必須緊緊跟上形勢,“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放大“戴莊經驗”示范效應,為農民服務再出發,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再立新功。
加強黨對合作社的直接領導。2006年,戴莊村成立了有機農業合作社,合作社依靠基層黨組織,社員代表高票推選了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把農民團結在黨的周圍。在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合作社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操作,對外做生意賺錢,對內為社員服務,提供農田基本建設、新品種新技術指導、生產資料采購供應、產品共同銷售經營、金融信貸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全方位服務。獲得的盈利提留公積金后,按代銷數量的多少返還給社員,返還比例達到80%,遠超《合作社法》規定的60%。資金短缺、勞力短缺,不懂技術,不會銷售等困難,都能在合作社日常運作中得到解決。看到加入合作社的好處,務農村民全都加入了合作社。在黨支部領導下,村民互助合作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社成為社區經濟合作社。
以多元化經營帶動增收致富。除了組織社員大面積種植有機水稻以外,還培養了50多戶種田大戶,發展多種果品、蔬菜、茶葉、綠化苗木、禽畜、有機大米等產業項目,每畝水稻純收入2000元,收益遠遠高于一般村。2019年合作社幫助農民獲得的收益合計達到了25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已從負債80萬元提高到了年收入400多萬元,積累的集體固定資產達2000萬元。戴莊村先后辦起了有機大米加工廠、有機茶葉加工廠和農機服務站,與聯村企業合作的果品加工廠、米制品加工廠及觀光農業項目也已經投產試運行。隨著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社員和集體增收的后勁將越來越大。
生物多樣性農業強調在適宜規模的區域范圍內(如丘陵山區一個小流域或者至少一個行政村),大力培育生物多樣性,修復、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系統,既不同于原來高投入高產量,但是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農業發展模式;又與一般有機農業只是在小范圍內不用農藥、化肥,尋找替代品的做法也不完全相同。
生物多樣性農業的核心內容是豐富生物物種種類。在大力保護當地原生物種,挖掘地方品種潛力基礎上,引進適應的新種質資源,改善當地農業生態系統的物種(品種)結構,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促進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提高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全面增強。戴莊村引進日本的資源節約型水稻品種“越光”,利用它生長期短、病蟲害輕、需肥量少、品質突出的優點,在恢復傳統水稻栽培技術的同時,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栽培,除了少量機械用油以外,充分利用太陽能循環轉化,取得了畝產700斤、畝純收入2000元的高效益,同時地力也有大幅度提高,實現“藏糧于地”的目標,目前正在向畝產1100斤、畝純收入3000元的目標努力。引進的水花生葉甲對入侵雜草水花生有很好的專用抑制作用,目前已遍及寧、鎮、常、泰等地。又如選用有地方品種血統的耐粗性強,母性好、產仔(蛋)率高、特優質的畜禽品種蘇禽1號雞、梅山豬親本的雜交一代豬等。
生物多樣性農業采用多元化種(養)殖,農牧結合、農漁結合,間、套、混、輪作等技術。如山崗分布常綠樹、落葉樹、闊葉樹、針葉樹等多樹種混植的生態林;緩坡地分布茶、果、木本油料及綠化樹等經濟林,樹行間種草(豆科、禾本科),放牧雞、鵝、羊等食草畜禽。山下沖田,夏季生長有機水稻,水稻收獲前后種上紫云英、苕子、黑麥草等綠肥,綠肥田放牧鵝、羊。不同地貌培育不同的農業生態系統類型:有“森林+野生動植物”的仿自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有“經濟林+草+畜禽”為主的旱地有機農業生態系統,還有畜禽(或魚蝦)為主的濕地有機農業生態系統等。
生物多樣性農業采用健康栽培(飼養)技術。合理降低作物種植密度,適當控制作物栽培氮肥,用綠肥或微生物發酵的醋糟有機肥作基肥。采用微生物發酵床養殖,并且合理降低畜禽飼養密度,增大畜禽運動量,注意飼料的清潔衛生,增加粗飼料、控制精飼料用量等,促進農作物、家畜家禽生育健壯,提高生命力,增強免疫力,減輕病害,優質高產。
生物多樣性農業強調建設生態型高標準現代化農田。在環境友好前提下采用現代先進農業機械、裝備、設施、生產資料等,提高效率,提供作物、畜禽及各類天敵更適宜生存條件,顯著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
十多年來,戴莊村認真落實以上措施,農業自然生產力和農業整體生產力不斷提高。水稻已經14年不用大面積化肥農藥(包括生物農藥);每年水田、旱地種植綠肥牧草4000畝;每年稻田、果茶園施用醋糟微生物發酵有機肥4000畝。已經有8500畝農林用地采用了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加上村莊綠化和苗木種植,全村林木覆蓋率已經超過50%,水域面積已占10%,稻田濕地占20%。有山有水有森林,加上發展多元化種植、養殖,為培育生物多樣性,修復、改善、繁榮農業生態系統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蜘蛛、青蛙控制了稻飛虱等稻田蟲害,鳥基本控制了果樹害蟲,鼬、蛇控制了田野鼠類。土壤中小動物、微生物增多,豐富了土壤生物多樣性,加速了土壤改良,大幅度提高了土壤地力和農業自然生產力。對比數據表明:戴莊村水田連續5年有機栽培較常規栽培土壤有機質增加了24.4%,土壤氮、磷、鉀也有9%-16%的增加。隨著年份的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增速還會加快。在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以很低的成本,全面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市場主流還是個低端市場,但是局部已經開始向中高端的優質放心農產品市場轉換。中高端的優質放心農產品,一方面是需求增長較快,不能滿足;一方面又是市場開拓難度大,制約了中高端農產品的生產。目前,中高端農產品不僅量少,而且大多尚未形成品牌,農產品商標和知識產權保護又剛剛起步,優質放心中高端農產品消費者不易識別,“買的找不到要賣的,賣的又找不到要買的”成為正在求解的難題。
發展中高端的高效農業。江蘇,尤其是蘇南、蘇中的農業本來就是人多地少的農業,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加快,土地價格大幅上升,勞動成本大幅提高,農民對農業產出效益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如果仍然生產大路貨農產品,與外地大產區相比,必然缺乏市場競爭力,導致市場占有率大幅降低,農業效益越來越低,農民也就會失去務農的信心。江蘇,尤其是蘇南、蘇中的農業一定要發揮科技優勢和經濟優勢,生產中高端消費者需要的優質放心農產品,就近占領本地正在快速成長中的中高端市場。戴莊村開創的生物多樣性農業,專門生產優質放心生態農產品,非常符合現階段中高端農產品消費者的需求,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但是因為前期環境治理的投入很高,優質放心生態農產品的生產成本目前還比較高,價格自然也比大路貨農產品要高,“三高”的現狀導致生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高。怎樣才能調動農民從事生態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怎樣幫助農民銷售好優質放心生態農產品?成為江蘇從源頭上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和糧食、食品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實現農民大幅度增收,建設強富美高新農村的大難題。為此,我們大力開展科研攻關,采用了再生稻等新技術,已經把不用農藥化肥的有機“越光”水稻畝產量提高到了1100斤,有機“越光”大米的銷售終端價格已經下降,在大面積推廣新技術以后,預計價格可能降至每斤10元左右。
采取“地產地銷、就近直銷”的銷售策略。對接好南京、鎮江中高端消費群體,大力提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句容自古以來就是秦淮農耕、飲食文化圈的核心地帶,現在又是寧鎮揚一體化的重要連接點,句容草莓、葡萄、有機大米等多年暢銷南京,深受南京消費者歡迎。戴莊村是江蘇第一個“盒馬村”,成為南京“盒馬鮮生”優質放心生態農產品特約供應基地。省供銷社系統各大超市集團如蘇果、常客隆、崗山、宏信隆、茅山人家等與戴莊村也開展了全面合作,幫助銷售句容優質放心生態農產品,受到了南京等地中高端消費者的歡迎。
辦好合作聯社促銷售。隨著中高端市場開拓,戴莊村周邊及鎮江各地的農業重點村,通過推廣“戴莊經驗”,辦好村合作社和鎮合作聯社,生產的生態農產品力爭常態化的穩定對接南京、鎮江中高端消費群體,如村與黨政機關合作,村與企事業單位合作、村與街道社區合作、村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村與商業集團合作等等,走城鄉融合發展互利共贏道路。茅山鎮組建了丁莊葡萄合作聯社,句容白兔鎮草莓聯社、天王鎮戴莊有機大米聯社正在積極籌建。如丁莊葡萄合作聯社為全鎮2000多種植戶、2萬多畝面積葡萄產業發展,提供農田基本建設、技術指導、生產資料供應、產品銷售、協助金融信貸和三產融合發展等全方位的服務,多方位引導小農戶有效銜接現代農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農民歡迎。收獲季節,聯社農產品分揀中心每天向南京、無錫、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發送葡萄,順豐物流在聯社設有辦事處,南京“盒馬鮮生”各門店設有丁莊葡萄專柜。2020年聯社幫助社員銷售葡萄合計1950多萬元,比上年增加近一倍。
生產者為消費者健康擔責任,消費者為生產者增收盡義務。從源頭抓起,以很低的成本從根本上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及食品安全問題,這是“戴莊經驗”的2.0版,也是放大“戴莊經驗”示范效應的重要內容。隨著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的正式批復,南京、鎮江、句容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也按下了快進鍵,居民、農民互利共贏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共同富裕”“綠色發展”“城鄉融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堅持做下去,農業必將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必將過上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日子,農村的明天必將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