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徐馨


[摘? 要]隨著我國財務共享中心數量的快速增加,其逐步成為了對高校畢業生最具吸引力的就業去向之一。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使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人才培養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提升財會人才就業率、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的突破口。本文從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設計理念、課程設計前瞻性、課程設計預期受眾定位及課程發展前景等方面具體闡述了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開發路徑的研究,以期能為其他有需求的院校提供參考。
[關鍵詞]共享服務? 人才培養? 開發路徑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大智移云下基于DES模型的應用型財會人才培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GH20Q290);西安歐亞學院2018年度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共享服務綜合實訓》(項目編號:2018KC020)。
引? 言
隨著我國財務共享中心數量的快速增加,其逐步成為了對高校畢業生最具吸引力的就業去向之一。調查發現,財務共享中心運營實踐中,本科學歷員工成為高性價比首選。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使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人才培養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提升財會人才就業率、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的突破口。因此,高校一定要積極研究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推進高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有效融合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制訂“互聯網+會計”環境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應對互聯網對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沖擊,捕捉財會專業學生和教師能力轉型的契機。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財務共享建設規劃和財務流程設計、內部制度設計、基于數據的管理會計應用分析等核心能力。在人才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現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分離,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體系將財務人才培養定位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類。財務會計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基礎重復的工作;管理會計以財務共享中心提供的數據為基礎,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在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核心能力非常明確,這將有助于培養更多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共享人才。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具體開發路徑
1.課程設計理念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將財務共享理念引入教學,打破企業與高校在共享人才培養中的壁壘。使高校將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進行財務人才培養轉型,培養了解集團所處行業運營模式、集團企業內部復雜的管理運作流程、具備專業的相關財務知識儲備、掌握企業管理信息化操作系統、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協調能力的新型財務類人才。
(1)機會維度——財務共享課程建設過程
第一階段:感知共享。通過一系列的國家政策引導和FSSC應用現狀感知財務共享發展過程及每個階段的特點。包括財務共享服務發展應用現狀;如何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類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施路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制約因素;財務共享中心運營管理;企業共享中心建設案例分析等。
第二階段:財務共享中心籌建認知。涉及共享中心角色測評與團隊組建,需要借助學生對財務共享企業運營流程的感知和認識,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組織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討論設計給定案例背景環境下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規劃和建設方案。在這一過程穿插管理學、博弈論等知識,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企業戰略、組織架構、管理模式、運營規范等,進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分析能力、團隊意識及溝通交流能力。
第三階段:財務共享使用階段。指導學生利用GS財務共享系統模擬財務共享使用全過程,包括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處理流程、產品組成部分、各模塊處理的業務范圍等,使學生能獨立完成產品的安裝與部署。要達到以下效果:在知識層面掌握財務共享基本理論,熟悉財務共享中心業務流程;在技能層面掌握管理學核心方法,熟悉財務共享使用中所需的技能和工具;在思維層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對新商業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戰略分析能力。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第四階段:共享體驗階段。體驗區按照企業組織架構及地理位置劃分為屬地公司、財務共享中心、集團總部等三塊區域,每個區域內按企業實際內部組織架構抽取與共享中心工作相關的業務部門,并明細至相關崗位,在實際體驗時以不同的崗位角色體驗共享中心模式下信息流、單據流甚至資金流的傳遞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更明確流程再造后,共享中心、下屬公司及集團總部三者之間財務工作職責的分工及相互之間的協作關系,異地報賬、異地核算、異地結算、異地檔案等異地業務的管理方式。
(2)素質維度——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的具體目標包括傳授財務共享基本理論,培養財務共享中心所需技能和思維。傳授財務共享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財務共享中心定位、財務共享建設思路;培養技能包括掌握財務共享建設的思路和方法、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合理性評估、共享中心團隊組建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使學生初步形成財務共享思維意識,建立一種“以共享為基礎的全新思維方式”,正確看待企業運營風險并對財務環境變化保持高度敏感等。學生通過學習財務共享基礎知識,建立財務共享概念框架,學習財務共享模式的基本技能。比如通過性格測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通過企業流程設計學會流程與制度設計,通過財務共享評價方法與工具對共享數據進行初步評價以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2.課程設計前瞻性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搭建的“共享生態系統”以財務共享人才培養為中心,不單純是財務共享課程和實訓的體現,共享生態系統將高校、集團公司、第三方共享中心實施企業、政府緊密聯系起來,使高校財務共享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才需求之間產生良性循環。以“共享生態系統”實踐教學為核心,崗位能力培養為突破口,與高校共建財務共享生態系統,對接學生崗位能力,強化學生實踐動手,培養學生職業精神,提升學生溝通與寫作、分析與決策能力等。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的GS共享中心由運營支撐平臺、運營管理平臺兩大支撐平臺及費用預算、網上報賬、財務核算、稅務管理四大業務操作平臺,能實現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管理系統的集成。借助這些平臺實現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轉換。平臺的搭建有助于學生學習如何使財務共享中心通過規范化、體系化的財務組織與流程進行重組,更好地支撐企業發展戰略,以及通過戰略財務、共享中心、業務財務的信息化為客戶建立完整的財務戰略體系。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借助多種媒介實現財務流和信息流的共享。通過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引導學生轉換傳統財務觀念,培養學生流程意識和戰略思維,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提出了財務共享引導師的培養,主要包括基于信息化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能力,面向成果的項目管理能力。根據以上再結合一定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財務共享引導師成長路徑。
3.課程設計預期受眾定位
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的受眾定位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滿足學生需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財務共享建設規劃和財務流程設計、內部制度設計、基于數據的管理會計應用分析等核心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就業層次,拓展學生就業渠道。另一方面是通過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的學習,使企業員工體會到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規劃的前瞻性,為企業實現“精細管控、業財一體”奠定良好基礎。
4.課程發展前景
(1)財務服務的一體化和融合化使財務共享人才呈現多樣性發展
隨著共享中心發展的深入,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與其他共享中心從多共享中心演變成單個綜合中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內容除傳統的交易性流程工作之外,正在延伸到更多的高價值流程工作,而這些高價值流程工作更需要與管理會計和業務相融合。
(2)財務共享中財務人員五層能力素質培養持續加快
第一層,財務人員實踐財務的七個流程。企業的七個流程是:銷售及收款流程、采購及付款流程、費用報銷、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以及計提折舊、成本核算與管理、總賬到報表流程、資金收付流程。財務人員就是完成七個流程的會計報表。
第二層,財務人員關注企業的七個比率。企業的七個比率是:增長率、盈利率、費用率、利率、稅率、匯率、負債率。財務人員開始轉向支持企業的業務和管理。
第三層,財務人員深入參與企業的七個環節。企業的七個環節是:戰略、規劃、計劃、預算、過程、績效、激勵。財務人員轉變為企業的管理人員。
第四層,財務人員全面關注企業的七個方面。企業的七個方面是:市場、銷售、技術研發、采購、生產、交付、服務。財務人員從關注企業管理轉為關注企業經營。
第五層,財務人員服務企業的七個利益相關者。企業的七個利益相關者是:企業的客戶、供應商、員工、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機關、媒體。財務人員和所有利益相關者溝通。
結? 語
共享服務是財務轉型不可或缺的發展基礎,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業務財務、戰略財務應具備的良好商業洞察及追根溯源能力的基礎。開發共享服務綜合實訓課程,培養學生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去理解財務共享,掌握財務共享對企業戰略轉型、加強財務管控的途徑和方法;學會應用分析和設計的思維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正確理解和評價財務共享所使用的信息系統,為不斷完善和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方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虎,孫彥從.GBS全球共享服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2]姚美娟,董必榮,王瑤瑤.“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業會計,2017(6):115-117.
[3]谷增軍.財經類專業開設財務共享服務實訓課程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7):265-268.
[4]王純杰.財務轉型背景下高校財務共享課程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20(1):124-126.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