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
【摘 要】隨著我國現階段經濟水平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教育改革速度也在快速推進,幼兒教育改革也逐漸得到重視。低結構材料自由、開放、易收集,幼兒也非常喜歡,他們常常擺弄這些材料,在和這些材料的互動中,能夠無形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行為;班級區域;低結構材料
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材料一直發揮著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橋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進一步成長。其中所運用到的低結構材料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動作技能發展,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通過游戲發展自己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合作和交流,進一步提高協作能力。班級區域中的低結構材料的投放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行為的發展,所以本文通過對該現象的觀察與分析,提出充分發揮材料作用的策略。
一、幼兒與材料之間的關系
(一)材料的形象會直接影響到幼兒行為及發展的顯性功能
對幼兒來說,了解教學活動或者是游戲活動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對材料的運用與互動,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材料的形象會直接影響到幼兒行為及發展的顯性功能。比如,老師在進行區域活動“小小理發師”時,老師為幼兒所提供的小卷發棒和小梳子等材料可以讓幼兒得到一定的引導,讓幼兒可以進行理發師角色的扮演,進而實現材料對幼兒發展的顯性功能。通過材料的形象,可以讓幼兒了解該游戲的特定行為,促進區域活動的順利進行,幫助幼兒得到發展。
(二)材料可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日常的區域活動中,幼兒會根據自身思維的發散自動生成新的玩法,這種幼兒自主生成的玩法,在價值角度來說,不低于老師所設置的活動目標,甚至高于老師所設置的活動目標。在實際活動中,仔細觀察幼兒自主生成的玩法,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發展價值。例如,在我們教室里,我們收集了一些麻將牌、塑料碗、光盤等低結構材料,孩子們經常會將這些材料進行組合,開展一些角色類的游戲,豐富游戲情境。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思維發散,進而創作出具有幼兒特色的活動方式,這不僅可以讓幼兒的思維能力水平可以進一步的提高,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還能將區域活動中的這些低結構材料的價值最大化體現。
總而言之,班級區域中低結構材料和幼兒的發展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二、低結構材料運用現狀
(一)材料使用方式單一
在現階段的幼兒教學中所實行的是小班教學,這樣的教學制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結構材料的進一步投放。在實際的班級區域中,若為幼兒提供多種低結構材料,老師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整理該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老師的教學時間。而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一種材料所使用的方式,往往較為單一,不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比如,在班級區域所提供的粘土材料,幼兒對該材料的反復使用和操作,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幼兒對該材料喪失興趣,甚至會對班級區域材料的參與失去積極、主動性。
(二)材料投放不合理
在班級區域中,若老師獲得了低結構材料,會選擇將該材料直接放入班級區域或材料區域中,老師并沒有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和整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材料缺乏規劃,導致班級區域材料出現雜亂的現象,使得幼兒沒有辦法根據自己的需要及時準確地選擇自己所需的材料,不利于幼兒的發展。
在班級中,我們通常會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低結構的材料,但在對低結構材料的投放上,我們存在一定的誤區。面對這么多的材料時,我們會一股腦地全部投放到班級區域中,幼兒反而不知道選擇什么,玩什么,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甚至還會給幼兒帶來一些錯誤的指引,孩子們會根據教師投放的材料進行選擇游戲。同時,由于幼兒對材料不熟悉,他們在收納整理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他們不知道各種材料整理放在哪,當他們需要材料的時候,也不能很快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
三、發揮低結構材料價值的策略
(一)一物多玩,發展幼兒創造力
幼兒的年齡較小,所以他們對材料種類的需求較少。對于他們而言,多種材料的選擇會讓他們產生一定的選擇困難,如果一時間投放太多的低結構材料,他們對此無從選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玩什么。所以,我們在投放一些低結構材料的時候,要注意適量,投放一種材料后,可以多觀察,多思考,引導孩子用同種材料創意各種玩法,通過同種材料的多種玩法促進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在投放和使用低結構材料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發展的不同特征和需求進行調整和規劃,滿足不同孩子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例如,幼兒園為每個班級區域提供黏土材料的同時,還可以為幼兒提供黏土工具和相關的裝飾物,并將這些材料放在班級區域中,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相關材料的選擇。這樣有的幼兒就會通過黏土來捏出小花瓣的形狀,并將其粘貼在幼兒園所提供的樹枝裝飾物上,就這樣,一枝花就誕生了。作為一種低結構材料,黏土成為了幼兒手中一件件優秀的作品。樹枝也變成了一件漂亮的裝飾物。對黏土這種材料的多種運用,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想象和創造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審美力,進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二)巧妙整合多個區域挖掘幼兒潛力
從低結構材料的角度來說,與高結構材料不同的是,低結構材料在開放性和可塑性上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思維發散和思想探究。幼兒可以通過對材料處理的不同方式來進一步積累和提高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技能水平。比如,班級區域中所出現的卡紙材料,有部分幼兒通過折疊卡紙的方式,為自己折出了不同形狀的小物件,如愛心、千紙鶴等。還有部分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設計,將卡紙剪裁成了不同的圖案,并將這些圖案貼在A4紙上,創作出了一幅剪紙畫,就這樣,剪紙畫成為了班級文化區域的展示品。教師可以讓幼兒運用低結構材料創作的作品與其他區域進行結合,讓幼兒可以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進而充分挖掘幼兒的潛力。
四、低結構材料的指導要求
(一)順應幼兒想法
在幼兒園中,幼兒是游戲的主宰,教師是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他們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材料,根據材料發揮想象,和游戲材料進行有效互動。
例如,在游戲柜中,我們會投放一些光盤、紙牌、紙杯、木片、瓶蓋等材料,幼兒能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有效組合。他們會將紙牌和光盤組合,變成一座座高樓大廈,將木片和瓶蓋變成一個個美味的蛋糕。原本枯燥、單一的材料,在他們的想象中變得異常光彩,非常有趣。
(二)減少說教
在進行班級區域低結構材料投放時,幼兒園所要做到的是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材料,而對材料的實際規劃和使用是老師和幼兒一同完成的。幼兒園可以通過為老師開展與低結構材料規劃相關的培訓課程,開展一些相關的教研活動,進一步培養老師的材料規劃能力,進而減少對老師的說教,提高老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理念。此外,老師在對幼兒進行材料指導時,也要盡量減少說教,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解讀孩子的想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幼兒掌握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三)拓寬范圍
幼兒園為幼兒所提供的大量低結構材料,在實施和展現的范圍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寬泛性和自由性,在實際的區域活動中,老師要對幼兒給予足夠的自由,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和使用班級區域中低結構材料,并對他們給予足夠的幫助,讓他們可以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和積累生活的經驗。讓他們可以通過對班級區域中低結構材料的使用,進一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
五、結束語
現階段,要想使幼兒得到全面健康的教育,教師就要借助區域中低結構材料的正確投放和使用來完成。在幼兒園中,幼兒能從中積累一些生活經驗,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而低結構材料這個特殊的“玩具”,能夠拓寬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彼此之間的交流,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低結構材料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愛群.班級區域活動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與運用[J].赤子,2019(27):66.
[2]劉蕓蕓.淺析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J].中國農村教育,2019(21):133-134.
[3]姜懿玲.童真教育下小班區域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策略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11).
[4]張玉娟.小班幼兒建構區低結構材料投放與使用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師),2020(07):1.
[5]范婧文.低結構材料在中班區域游戲中投放的實踐與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04):166.
[6]許燕萍.教師在幼兒與低結構材料互動中的觀察與指導策略[J/OL].軟件(教育現代化),2019(09):114.